-
宁波市鄞州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建设是构建分级诊疗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践为例进行SWOT分析,对医共体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条件的机会、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DRG的新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综合评价新疆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水平,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自新疆医院质量与绩效评价平台提取2022年三级综合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参照《自治区级医疗机构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实施方案(1.1版)》中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并邀请专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新疆2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DRG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8家医院的1 045 458例病案首页数据。选取医院业务能力、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效率、外科能力、重点专科能力和医疗安全6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病例组合指数(20%),三、四级手术占比(15%)和重点监控病种占比(15%)。加权TOPSIS法评价排名前3的医院是A4、A6和B11, Ci值分别为0.914、0.811和0.591,其他25家医院的 Ci值均<0.5,而且 Ci值最低的B5医院仅为0.070。 结论:新疆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不高且差异较大。建议通过加大援疆帮扶力度,推进各类医疗联合体建设与远程医疗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同时应强化三级医院功能定位,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并结合医院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绩效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城市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疗共同体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实现海南省各医疗集团一体化、同质化、一张网和一中心的目标,2022年2月,海南省基于省三医联动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省级城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和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平台整体构架分为系统对接层、数据中心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服务层包含统一运营管理平台、业务中心、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和综合监管子系统4大系统,是连接数据中心层和应用层的核心枢纽,是医联体和医共体统一运营和闭环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11月,平台覆盖海南省19个市县的31个医联体或医共体,实现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资源互享、业务协同和数据融合,缩小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差距,初步实现全省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同质化管理,为我国区域范围内医联体和医共体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院区同质化医疗服务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受自身发展空间限制、城郊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医共体、医联体、分级诊疗等)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通过多院区发展来拓展医疗辐射范围。在多院区发展过程中,医疗质量同质化是核心难点,关乎医院整体运营和发展。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构架、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质控系统、统一培训、统一人员资质管理等举措,解决了院区间医疗质量发展不均衡、医务人员能力有差别、科室人力资源分散等问题,增强了院区间凝聚力,实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区域整合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村落特征与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改革传统的以行政区划分为基础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模式以实现配置公平和效率提高,更好地满足农村基层的卫生服务需求。作者在梳理当前村级卫生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区域整合理念,根据地理、人口、健康需求及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提出乡-村协同、村域整合、村级组织协助3种区域整合理念下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及其选择策略,以期为更好维护和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类风湿关节炎的慢性病管理已在中国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对包括慢性病照护、慢性病自我管理、延续性护理、社区慢性病管理、"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等不同慢性病管理模式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比较不同干预模式的优缺点,为探索不同区域医疗资源下的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系统论、博弈论及协同论视角下医疗与医保体系的关系及优化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疗和医保体系的良性互动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很难使用单一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解释。作者应用系统论、博弈论、协同论对医疗与医保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医疗和医保联动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医保立法和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推进跨区域医疗与医保信息互联互通以及完善医疗与医保协作机制、谈判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以更好地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大传染病AI辅助下远程影像诊断体系的建立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针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等烈性传染病暴发,建立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影像诊断系统,提高疾病诊断的效率、减少一线医生负荷、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方法: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及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对烈性传染病患者的影像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结果:提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影像辅助数据处理系统,结合多模态医疗数据协同诊断,有效、准确地分割出患者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的病变区域,并生成规范化报告。依托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引入多专家远程会诊机制,提高重症患者的诊断质量。结论:通过分割出病理区域、生成规范化报告和引入多中心机制,该系统能够缓和医疗资源严峻的现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杨浦区基于社区上转人群分析的区域卫生协同转诊疾病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至三级医院的上诊人群的疾病谱变化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疾病诊疗和预防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接收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患者数据信息,了解上转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和特点,包括各年度上转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不同特征人群的高发疾病系统的频数和构成比特点。结果:(1)4年间社区就诊人次数及上转人次数均逐年增加,前者从2016年的4 684 938人次上升到2019年4 776 921人次;后者从3 125人次增加到6 853人次。(2)社区上转男性患者8 012人次(43.8%),女性患者10 296人次(56.2%);年龄范围分布广泛(1~99岁),其中≤18岁53人次(0.3%),19~39岁927人次(5.1%),40~59岁2 831人次(15.5%),60~79岁4 424人次(62.2%),≥80岁1 209人次(17.0%)。(3)男性与女性的疾病谱变动均不大,排名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眼和附属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疾病构成比男性和女性均在 60%以上。相较男性,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上转人次更多。结论:4年间社区上转的转诊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上转人群涵盖了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段为60~79岁;男性和女性的疾病谱不尽相同,应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人群的疾病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