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桥襻梗阻的诊断和处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桥襻梗阻的病例,桥襻梗阻在术后6~60 d出现症状,2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后治愈,另2例患者通过二次手术治愈出院。笔者认为由于术后桥襻梗阻可导致胰肠吻合口破裂、出血、危及生命,需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以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降低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婴幼儿环状胰腺并发胃气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男,年龄为8个月6天。因"呕吐12小时"于2021年10月6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小儿外科。体格检查:体重为8.9 kg,体温为37.0 ℃,脉搏为104次/min,呼吸为28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可,眼距正常,鼻梁无塌陷,无明显脱水貌,心律齐,两肺呼吸音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饱满,肌软,未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4~6次/min,未及包块,四肢无皮疹,肛检:阴性。双手未见贯通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为9.89×10 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4.4%,血红蛋白为126 g/L,血小板总数为162×10 12/L。C反应蛋白检查:1.53 mg/L。生化检查:总胆红素为12.5 μmol/L,总蛋白为62.5 g/L,白蛋白为45.7 g/L,丙氨酸转氨酶为28.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8.0 U/L,钾4.03 mmol/L,钠138.6 mmol/L,氯99.0 mmol/L,镁1.10 mmol/L。染色体检查:46,XY。尿便常规、凝血功能、心肌酶谱等化验结果未见异常。2021年10月6日腹部平扫CT提示胃壁多发积气,十二指肠球部扩张,局部肠壁增厚水肿,肠腔狭窄,梗阻可能。(图1A、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十二指肠癌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十二指肠癌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现报道1例十二指肠癌术后复发致恶性肠梗阻患者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病例,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中心4 255例减重代谢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诊治经验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减重代谢外科4 255例施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 125例,女3 130例;手术年龄为(31.3±4.5)岁;体质指数(BMI)为(36.5±6.4)kg/m 2。手术方式包括袖状胃切除术(SG)2 397例、胃旁路术(RYGB)489例、袖状胃切除+空肠旁路术(SG-JJB)1 028例及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流术(SADS)341例。研究纳入标准:(1)因肥胖或2型糖尿病接受减重手术;(2)手术方式为SG、RYGB、SG-JJB及SADS;(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接受修正手术和同期接受其他手术的患者。早期严重并发症的诊断标准为术后1个月内发生且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级的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转归,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1)减重代谢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4 255例患者中有22例(0.52%)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症,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41.1±9.9)岁;术前BMI(36.9±8.2)kg/m 2。7例术前合并高血压,10例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1例术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例术前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Ⅲa级9例(0.21%)、Ⅲb级11例(0.26%)、Ⅳa级1例(0.02%)及Ⅴ级1例(0.02%)。不同手术方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SG手术0.17%(4/2 397)、RYGB手术0.61%(3/489)、SG-JJB手术0.58%(6/1 028)及SADS手术2.64%(9/341)。常见严重并发症为漏0.28%(12例)、出血0.14%(6例)及梗阻0.05%(2例)。(2)早期严重并发症的转归:Ⅲa级并发症:包括8例漏和1例不明重症感染,经抗感染、介入下放置胃管、空肠营养管及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后痊愈。Ⅲb级并发症:包括5例出血,再次手术后痊愈;4例漏,其中3例修正为RYGB、1例行漏口缝合修补后痊愈;2例肠梗阻均行松解后痊愈。Ⅳa级并发症:为1例SG术后呼吸衰竭伴呕吐误吸,经重症监护治疗后痊愈。Ⅴ级并发症:为1例SG-JJB术后腹腔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术中死亡,术中证实出血部位为胃短血管断端活动性出血。(3)减重代谢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减重代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1.3岁(OR=5.423,95%CI:1.004~29.278, P=0.049),手术方式(SADS:OR=19.758,95%CI:5.803~67.282, P<0.001;RYGB:OR=9.752,95%CI:2.456~38.723, P=0.001;SG-JJB:OR=5.706,95%CI:1.966~16.559, P=0.001)是减重代谢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减重代谢手术安全性高,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漏、出血及梗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提高诊治效果。患者年龄及手术方式是减重代谢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转流术后Petersen疝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35岁,上腹痛8 d,进食后疼痛,不剧烈,呈持续性,无放射,能耐受,无发热,无皮肤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7.3 mg/L,总蛋白61.6 g/L,前白蛋白0.15 g/L,葡萄糖6.89 mmol/L,血红蛋白88 g/L,平均红细胞体积63.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9.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3 g/L。当地医院CT检查怀疑胆囊结石收入我院微创外科,临床医生要求腹部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可见一大小约21.2 cm×8.2 cm×6.5 cm巨大囊性结构占据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外形呈不规则囊袋状,内透声差呈点状低回声,循其走行方向移动探测其右上为盲端,而左下似与扩张的肠管结构相延续,扩张的肠管可见"琴键征"(图1)。该囊性结构位于胆囊左下,胰腺前方,脾脏右下(图2,3)。以上发现提示该囊性结构可能为高度扩张的胃腔,但询问患者并无呕吐。为查明该巨大囊性病变的来源,嘱患者少量饮水,超声实时观察饮水后该囊性结构的变化以确定其与胃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并未进入该囊性结构内而是进入其浅侧的狭小管道内(图4),该简单试验说明最初胃扩张的推测是错误的。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有腹腔镜下Roux-en-Y胃-空肠吻合胃转流减重手术史,推测该囊性结构可能为旷置胃扩张,结合病史及超声表现认为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内疝(Petersen疝?)造成的胆胰袢梗阻不能除外。CT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扩张积液,但X线钡餐造影显示上消化道通畅(图5)。根据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医生考虑Petersen疝不除外,决定进行腔镜下探查及治疗手术。术中发现了上腹部巨大囊性结构为扩张的旷置胃,循其出口即十二指肠端探查发现Roux-en-Y术式的胆胰端肠袢经Petersen间隙疝出形成了内疝伴不完全梗阻,但梗阻位于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近端,所以并不影响胃转流手术的新建通路,因而患者并未出现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腔镜下将疝出的肠管复位(图6)并缝合Petersen裂孔(图7)。术后患者排出大量墨绿色稀便,症状减轻,复查CT显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积液消失,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rey手术治疗儿童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Frey手术治疗儿童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扩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6例采用Frey手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扩张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经过、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效果及胰腺形态和功能。结果:16例患儿中男5例,女11例;中位手术年龄7岁10个月。14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1例因消瘦于体检发现,1例为低血糖发作;血清淀粉酶143.5~678.8 U/L;胰管扩张,直径2.6~12.2 mm;胰腺彩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增强CT提示胰管扩张、扭曲,胰腺萎缩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16例均接受Frey手术,平均耗时186.1 min。10例术后第7天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其中1例出现胰瘘,2周后自愈;1例出现梗阻性黄疸,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黄疸消失;1例出现胰尾部假性囊肿,行二次手术内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11个月至5年,平均42个月。10例腹痛症状消失,5例术后腹痛逐渐缓解,1个月后腹痛消失;血清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发育较满意;1例术前胰腺严重萎缩,术前低血糖发作,术后腹痛仍有反复,血清淀粉酶时有升高,生长发育稍差,但血糖控制满意。所有患儿术后未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恶化,无一例术后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Frey手术治疗儿童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扩张症安全,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海拔地区老年男性胆囊结石穿孔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分析高海拔地区1例老年男性胆囊结石穿孔十二指肠瘘患者的诊疗经过,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和诊断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该患者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多发结石数年,现急性发作后致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后形成肠瘘导致胆石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后,成功开腹手术取出结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就诊的ERCP治疗的MOJ患者30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胰胆管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随访患者ERCP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 n=47)和对照组( n=25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是否具有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结石数量、术中出血、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手术预切开的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M (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ERCP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患者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结石数量、术中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血组患有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手术预切开的百分率分别为12.77%、17.02%、19.15%、51.06%、59.57%、14.89%,对照组的百分率分别为3.92%、5.10%、9.02%、19.22%、17.65%、5.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患者术后是否出血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胰腺癌( OR=1.838,95% CI:1.524~4.613, P=0.041)、胆管癌( OR=2.548,95% CI:1.870~5.116, P=0.015)、结石嵌顿( OR=3.078,95% CI:2.374~6.012, P<0.001)、十二指肠乳头憩室( OR=1.140,95% CI:1.045~1.628, P<0.001)、手术预切开( OR=1.640,95% CI:1.321~1.928, P<0.001)是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的预测能力最大;结石嵌顿和胆管癌的预测能力次之,且相互间无太大差别;胰腺癌、结石直径、预切开对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预测能力较小。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预切开的积分分别为42、63、28、65、76、34分,总分308分对应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为61.6%,总体而言,列线图预测效能良好。采用Harrell concordance index分析法和ROC曲线对模型区分度进行评价,C-index计算结果为0.826(95% CI:0.771~0.847),ROC曲线AUC为0.843(95% CI:0.801~0.884),ROC预测值和C-index计算结果较为接近,模型区分度应用于本次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Calibration曲线中列线图模型预测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结论:ERCP对大多数MOJ患者安全可行,但对于患有胰腺癌、胆管癌、结石直径较大、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的患者,应谨慎操作,且要避免手术预切开的情况,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另外,列线图模型预测MOJ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预测能力较强,临床研究中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外伤性十二指肠壁血肿九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9例外伤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病史及胆汁性呕吐症状,其中6例行禁食、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等常规保守治疗,3例采用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保守治疗。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常规保守治疗患儿平均住院(18.3±2.6)d,放置营养管后行肠内保守治疗患儿平均住院(9.7±0.6)d。根据腹部外伤史、右上腹疼痛、B超及CT检查所见可以明确诊断小儿外伤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对于伴有十二指肠梗阻的患儿采用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保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禁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十二指肠巨大隆起伴梗阻及出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十二指肠巨大隆起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不明显,多以十二指肠梗阻、反复消化道出血为首诊原因。本文报道1例十二指肠巨大隆起伴梗阻、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