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基层综合医院的中医药辨治及防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及医务人员服用中药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3日-2月9日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COVID-19患者结合中医证候特点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同时该院411名医务人员服用1~4号协定处方加以预防,分别观察疑似COVID-19患者中医药辨治情况及医务人员服用中药预防感染情况。结果:服用中药后,25例痰热郁肺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6例,住院留观4例,确诊5例;15例痰湿蕴肺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7例,住院留观3例,确诊5例;18例脾胃不和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5例,住院留观1例,确诊2例;4例气虚湿困证患者,出院居家隔离观察1例,住院留观1例,确诊2例。服用中药时间从入院至出院居家隔离分别为1~20 d。该院医务人员服用1~4号协定处方12~15 d,零感染。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疑似COVID-19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且预防效果明显,基层综合医院可加大中医药在COVID-19防控工作中的使用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冠疫情初期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及重症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疫情防控期间新冠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核酸转阴及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5日-4月3日武汉某新冠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新冠患者19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核酸转阴时间及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中位年龄60岁,男性44.8%;相较于非重症患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基础疾病负担、首发症状呼吸困难与胸闷和氧气支持治疗的比例均更高,核酸转阴时间也更长;核酸转阴时间延长与首发症状发热和磷酸氯喹治疗相关,男性、清肺排毒汤和泰康克冠复元饮(协定处方)治疗与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相关;患者重症风险随基础疾病数量增加而升高,此外,首发症状发热和呼吸困难、男性及高龄是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重症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关注和预防,同时清肺排毒汤等中成药对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新冠患者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李可古中医流派用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研究李可古中医流派的用药特点.方法 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等统计工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李可古中医流派代表性协定处方.结果 李可古中医流派临床处方,高频用药有炙甘草、人参、附子、茯苓、乌梅等48味,以甘味、平性药为主、整方药味多<13味,剂量集中在100~300g之间.结论 李可古中医流派参悟经典理论及李可思想,结合临床实际,具备药少力专、药量范围宽、重用甘味药等特点,其用药经验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针刺治疗阳痿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通过阐述"脑-心-肾-精室"轴的理论内涵,认为阳痿是由于脑、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致精室失用引起;提出解郁宁神、补肾益气的治疗原则,总结协定针刺处方治疗阳痿的经验和体会.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泻肺利水中药协定处方心衰3号方,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TNF-α、IL-6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明显改善(P<0.05),血清BNP、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NP、IL-6、TNF-α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肺利水法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住院患者中药处方配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我院妇科住院患者疾病病种分类及用药情况,发现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寻找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方剂,为协定处方提供依据,为制剂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本院妇科部分患者出院病历,对其中1825张中药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患者各病种构成、用药情况等.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妇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4个病种,并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这4个病种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基础方.结论:确定了排气汤、安胎汤、妇人腹痛汤、通瘀沐足汤4个基础方,可作为协定处方,为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掌侧巴尔通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掌侧巴尔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掌侧Barton骨折患者51例,其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9.27±12.46)岁;左侧29例,右侧22例.采用掌侧改良Henry入路进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平均(3.45±1.51)d.术后1~2周服用本院协定处方骨一方,术后3~4周服用续骨活血汤,术后4~5周服用本院协定处方骨九方.术后予石膏托固定2周,4周后采用本院制剂洗一方浸洗,连续使用4周,并指导腕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等,随访观察骨折脱位复位、骨折愈合情况,测量掌倾角及尺偏角,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49±3.88)个月,未发生感染及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并发症,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情况.术后1个月随访时,骨折骨性愈合0例;术后3个月随访时,骨折骨性愈合37例,占72.55%;术后6个月随访时,骨折骨性愈合51例,占100.0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评分各项目评分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2.16%.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络通散配方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络通方主要由老鹳草、淫羊藿、红花等药味组成,作为协定处方在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使用多年,其外用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显著改善化疗引起的病理性神经疼痛[1~3].根据临床需求,拟将其开发成院内制剂通络通散,方便患者携带.为控制其质量,笔者结合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4],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处方中老鹳草、淫羊藿、红花所含的柯里拉京、淫羊藿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了定性鉴别,为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其中以柯里拉京为对照品对老鹳草进行薄层鉴别尚未查到相关文献,本文方法为首次提出,为今后老鹳草的鉴别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盗汗方治疗乙型肝炎盗汗46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乙型肝炎作为一种肝脏慢性炎症病变,具有发病时间长,病情反复,治愈率低等特点,给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临床发现乙型肝炎患者在患病后肝功能受损,会出现严重的疲倦和乏力、肝区不适以及厌油腻等症状;除见上述症状外,部分患者还伴有盗汗现象,但报道少见.笔者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集乙型肝炎盗汗病例69例,应用本院协定处方盗汗方及中医治盗汗经典方一当归六黄汤治疗[2].比较两者止汗效果及对其他相关症状的改善,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复兴辨治日晒疮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复兴教授认为禀赋不耐是日晒疮发病的基础,光热毒邪为发病的诱因,湿、热、毒邪为致病因素,应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临证时结合地域特点给予自拟中药协定处方分型论治:湿热蕴毒型给予化裁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热风燥型给予自拟荆芩汤加减;热毒炽盛型予以黄连解毒汤加减.刘复兴教授在诊治日晒疮中善于运用土茯苓、青蒿、昆明山海棠等特色药物,同时强调皮肤病的治疗除辨证准,用药精之外,忌口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如光敏性皮肤病忌食芥蓝菜、灰菜、油菜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