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透析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目前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利尿剂抵抗的HF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其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HF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主要机制为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对利尿剂的反应降低、水钠潴留,腹膜透析因其具有超滤、排钠、改善心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势是治疗HF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该文简介腹膜透析治疗HF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托伐普坦致代谢性碱中毒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86岁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因长期使用利尿剂出现利尿剂抵抗,加用托伐普坦3.75 mg口服、1次/d,利尿效果明显;次日加量至7.5 mg口服、1次/d,患者尿量增加、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第3天患者出现口干口渴,一过性烦躁不安,四肢抽动,实验室检查示pH 7.51、血氧分压(PaO 2)67.4 mmHg(1 mmHg=0.133 kPa)、标准碳酸氢根(SB)28.4 mmol/L、实际碳酸氢根(AB)28.5 mmol/L、血钾3.0 mmol/L、血钠143 mmol/L、血氯104 mmol/L。考虑为托伐普坦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停用该药,给予精氨酸注射液、0.9%氯化钠、补钾等对症治疗,同时不限制患者饮水。停药当天,患者口干口渴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好转,无四肢抽动,下肢及颜面水肿消退;停药1 d后,pH 7.49,SB 31.1 mmol/L,AB 31.4 mmol/L,血钾3.6 mmol/L;停药3 d后,患者嗜睡、精神差,呼吸较前减弱,考虑患者继发Ⅱ型呼吸衰竭,予尼可刹米静脉泵入;停药5 d后,患者24 h尿量3 285 ml,AB、SB、pH值均稍有下降,但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停药13 d后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持续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危重患儿液体超载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液体超载(fluid overload,FO)与儿童危重患者的生存率相关。过多的液体蓄积于体内,引起组织水肿,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急性肺水肿等,影响住院时长、再入院率及预后。根据FO的原因,主要治疗方式有液体限制、利尿剂、超滤。临床上常使用利尿剂治疗FO。国际指南推荐对于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利尿剂抵抗时,或者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使用超滤去除体内多余水分。但目前对于超滤中净超滤强度的设置尚缺乏定论,尤其是在危重患儿中。随着超滤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FO患儿治疗中将进一步得到应用。该文对危重患儿的FO及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滤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超滤对射血分数降低伴利尿剂抵抗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利尿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入选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14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按1∶1的比例分为超滤组( n=74)和对照组( n=74)。所有患者均依据相关指南给予利尿剂、强心、扩血管等综合药物治疗。分组后对照组继续原先的治疗方案,超滤组则进行超滤治疗,超滤期间不使用利尿剂,超滤结束即刻、结束后24 h分别给予呋塞米针剂40 mg静推。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心衰病程、呼吸困难难度评分、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双下肢水肿、合并症和基础用药情况等。有效性指标包括尿量(使用利尿剂后第1个12、24 h尿量以及第2个24 h尿量)、体重和呼吸困难难度评分。安全性指标包括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血肌酐、血Na +浓度、血K +浓度以及死亡病例数。 结果:该研究共纳入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148例,但因对照组2例患者病情加重死亡而未纳入统计学分析。研究最终纳入患者146例(对照组72例,超滤组74例),男性93例,年龄(68.3±11.2)岁。超滤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呼吸困难难度评分、NYHA心功能Ⅲ/Ⅳ级占比、双下肢浮肿重度患者占比、合并不同疾病患者占比及基础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使用利尿剂后超滤组患者第1个12和24 h尿量以及第2个24 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5)。超滤组患者超滤治疗后体重较干预前有所下降( P<0.05)。与对照组比较,超滤组患者呼吸困难难度评分较高( P<0.05),且超滤组患者呼吸困难难度评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 P<0.05)。超滤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肌酐水平、血Na +浓度以及K +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照组2例男性患者死亡,死因均为基础疾病加重并发急性心衰、心原性休克。超滤组无死亡病例,超滤期间及超滤后无明显临床不良事件。 结论:超滤治疗可提高射血分数降低伴利尿剂抵抗的心衰患者对利尿剂的敏感性,且治疗过程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超声评价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血液滤过治疗预后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重症超声(CCUS)评价老年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CCU)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行IVVH治疗的HF(NYHF Ⅲ~Ⅳ级)合并AKI (2~3期)体液负荷过重且对利尿剂抵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IVVH前、IVVH后7 d临床生化及重症超声监测指标的变化,按照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和肾功能未恢复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IVVH治疗后30 d和90 d时肾功能恢复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患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8例患者,IVVH开始治疗后30 d肾功能恢复143例、未恢复35例,90 d时肾功能恢复138例、未恢复40例。30 d和90 d恢复组中NYHF Ⅲ级的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β 2-微球蛋白(β 2-MC)下降幅度、胱抑素C(CysC)下降幅度、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升高幅度、心排血量(CO)升高幅度、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下降幅度高于未恢复组(均 P<0.05);30 d和90 d恢复组中IVVH总治疗时间少于未恢复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VH总治疗时间( OR=1.067, P<0.001)、VTI( OR=0.652, P=0.024)、CO( OR=0.037, P<0.001)、肾叶间动脉RI( OR<0.001, P=0.010)在IVVH治疗7 d内变化幅度是AKI患者30 d和90 d肾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30 d肾功能恢复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V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0(95% CI:0.513~0.707),CO的AUC为0.760(95% CI:0.656~0.864),肾叶间动脉RI的AUC为0.694(95% CI:0.589~0.799);ROC曲线显示90 d肾功能恢复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VTI的AUC为0.654(95% CI:0.564~0.744),CO的AUC为0.697(95% CI:0.605~0.789),肾叶间动脉RI的AUC为0.605(95% CI:0.495~0.715)。 结论:CCUS监测的VTI、CO、肾叶间动脉RI不仅是评价老年HF合并AKI患者行IVVH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且在患者IVVH治疗7 d之内的变化幅度对老年患者30 d和90 d肾功能是否改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阴阳双补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临床上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利尿剂抵抗.终末期心力衰竭,水肿日久,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是终末期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病机之本.宣阳汤和济阴汤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阴阳两虚的代表方,全方阴阳双补共奏宣阳以助气化,济阴以利小便之效,或可为治疗慢性终末期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系统评价真武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利尿剂抵抗(Diuretic resistance,DR)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数据库中真武汤加减治疗CHF合并DR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1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真武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组患者在24 h总尿量[n=1058,MD=397.30,95%CI(269.44,525.16),P<0.01]、临床总有效率[n=625,RR=1.24,95%CI(1.15,1.34),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n=697,MD=4.32,95%CI(2.51,6.112),P<0.01]、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n=282,MD=734.4,95%CI(828.93,639.87),P<0.01]、外周血 IL-6水平[n=170,MD=-5.70,95%CI(-7.23,-4.16),P<0.01]、外周血 TNF-α 水平[n=170,MD=-12.79,95%CI(-15.53,-10.04),P<0.01]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而左室舒张末内径未见明显改善[n=266,MD=-4.50,95%CI(-9.36,0.35),P=0.07].药物安全性良好,加载中药治疗可显著降低低钾血症发生率[n=177,RR=0.32,95%CI(0.18,0.57),P<0.01].结论 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予真武汤加减可改善CHF合并DR患者24 h尿量、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参芪益心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参芪益心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益心汤,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指标[N 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磷化脢同功脢(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LVDD、LA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LVDD、LA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T、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NT-proBNP、CTnT、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悸、气短、气喘、胸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心悸、气短、气喘、胸闷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参芪益心汤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用药规律,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相关文献.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提取方药信息,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SPSS Statistics 27.0.1等软件对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药物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 65 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方剂,涉及中药 114味.高频药物有茯苓、黄芪、白术、附子、桂枝等.药性多温,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肺、心、肾为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多见.关联规则获得"白术-茯苓""附子-茯苓"等多个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归为4类,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 8个.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原则以温阳健脾、泻肺利水、活血化瘀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利尿剂抵抗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2例AH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利尿剂抵抗发生情况分为抵抗组与非抵抗组.查阅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A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A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风险预测模型对A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 住院期间,102例患者中38例发生利尿剂抵抗,发生率为37.25%;抵抗组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高于非抵抗组,低钠血症、入院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占比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抵抗组,血清B型钠尿肽(BN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醛固酮水平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入院时血清BNP、NT-proBNP、醛固酮水平高是AHF患者利尿剂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AHF患者利尿剂抵抗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通过上述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显示,模型C-index值为0.967,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Y与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 入院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入院时血清BNP、NT-proBNP、醛固酮水平高、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低均为AHF患者利尿剂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