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后路单侧两个小切口分别建立经皮观察和操作通道,观察通道内放置内窥镜监视手术视野,操作通道内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内外手术操作。双通道分离的特点使该技术区别于同轴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开阔、操作灵活方便、手术器械要求相对简单等优势。近年有关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在脊柱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报告逐渐增多。手术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内镜下椎体间融合以及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的切除等;手术节段也从腰椎逐渐扩展到颈椎和胸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手术效果而受到关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和康复过程快等优点,镜下手术视野范围大,结构辨认清晰,接近开放手术,学习曲线相对平缓。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优势,但神经损伤、术后下肢麻木等并发症仍屡见报道。熟练单边双通道技术操作流程、掌握镜下局部解剖层次、把握镜下椎管内手术操作细节等对成功应用单边双通道技术治疗各种腰椎疾患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Q-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进入21世纪以来,腰椎微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广泛,腰椎融合技术层出不穷,包括前路腰椎椎间孔融合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脊柱内镜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ndo-P/TLIF)、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BELIF)、V形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VBELIF)等,其中Endo-P/TLIF、UBELIF、VBELIF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后外侧入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式.然而,目前所有术式均无法实现在椎间盘内直接进行椎间盘处理、植骨床准备和融合器植入,因此无法避免这些操作所致的神经根损伤风险.本研究团队研发一套经皮腰椎融合器械,可实现直接Kambin三角撑开、直接椎间隙撑开、直接椎间盘切除、直接植骨床处理、直接植骨及植入融合器这些关键手术步骤.基于经皮腰椎融合器械的5个"直接"优势,提出一个创新术式——快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单边双通道内镜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采用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CSR患者7例;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上肢、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关节活动度(ROM)变化.结果: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0±3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3± 14.0)mL;平均住院时间(4.3±0.8)d.术前平均VAS由(6.7±0.8)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的(1.7±0.5)分,术前平均NDI由(59.7±7.0)%降至术后末次随访的(10.7±1.7)%,(P<0.05).颈椎曲度、手术节段ROM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标准,本组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优4例、良3例,优良率10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脑脊液漏、肌力下降、术口感染、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UBE下滑移技术是治疗双节段CSR疗效理想且安全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微创手术目前发展迅速,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与机器人辅助下单边双通道内镜下微创腰椎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后路微创手术方法,但是何种术式更具有优势,值得探讨.目的:比较不同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检查,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8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应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A组),30例应用机器人辅助单边双通道内镜下微创腰椎融合治疗(B组),另选择26例传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分布及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辐射次数、辐射剂量以及辐射时间.以Gertzbein-Robbins分级标准判断经皮螺钉的精度;评估手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方案的优良率.结果与结论:①A组手术时间短于B、C组(P<0.05),但是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A组,A组少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C组的辐照次数、辐照剂量及辐射时间明显高于A、B组(P<0.05);③3组患者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A、B组的置钉精度优于C组(P<0.05);⑤Macnab手术优良率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在并发症上,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⑦结果说明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机器人辅助单边双通道内镜下微创腰椎融合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相较于传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的腰椎微创融合手术效率高,术中辐射更少,内固定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一组特定术中C型臂透视术语在脊柱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研究一组特定术中C型臂透视术语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BE)镜下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从业5年及以上的专业脊柱外科医生和透视技师进行一组特定术中C型臂透视术语的培训,对上述人员在培训前后进行5点Likert量表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上述医生和技师在培训前后完成的行UBE镜下融合手术的患者60例,比较分析接受特定术语培训前后的透视次数、有效透视率、透视时间、重复穿刺率等指标.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术者和透视技师在培训后的术中沟通等级明显改善(P=0.017)、沟通障碍等级明显下降(P<0.05),重复透视次数明显减少(P<0.05),同时,透视时间、重复穿刺率均明显缩短/下降(P<0.05),有效透视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术者和透视技师通过特定术语沟通可明显改善二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提高有效透视率,减少术后患者透视次数,是一种改善UBE镜下融合手术中透视效果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度游离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度游离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行UBE治疗,对照组18例行经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ID).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UBE与PEID治疗高度游离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相仿.术后伤口愈合均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的术野更广,观察通道不受管道限制,神经探查和松解便捷,是治疗高度游离椎间盘的上佳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于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计划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1例,行UBE手术.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62.8±8.1)岁(38~75岁).手术节段为L3/L43例、L4/L516例、L5/S112例.记录31名患者术前、术后2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手术时间、术中硬膜破裂例数、平均住院日.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病例.手术时间为(55.1±11.7)min(43~87 min).术中硬膜破裂1例(3.2%).3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5.2±3.1)d(3~10 d).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2.9)个月(3~9个月).患者VAS评分术前为(8.1±1.1)分,术后2 d为(3.5±1.3)分,术后1个月为(2.3±1.1)分,术后3个月为(0.5±0.4)分,术后各时间节点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ODI评分术前为(66.2±12.8)%,术后2 d为(37.4±9.9)%,术后1个月为(24.2±8.3)%,术后3个月为(11.1±2.5)%,术后各时间节点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优良率为90%,其中优64%(20例),良26%(8例),可6%(2例),差3%(1例).结论 UBE技术具有微创、视野清晰、操作灵活、减压彻底、学习曲线平缓的特点,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方法,值得临床医生借鉴与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2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摔倒后易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有时会导致椎体后方后凸畸形,并继发腰椎椎管狭窄,尤其对于一些本身已经存在椎管狭窄的患者,往往会加重病情.对于单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已经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1].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传统腰椎后路椎板间扩大开窗减压术对脊柱两侧肌肉软组织剥离较多,对关节突关节破坏较大,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且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内固定钉棒把持力不足,容易导致椎弓根螺钉拔出、松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管狭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当患者合并老年退变、病程长、重度椎管狭窄、两节段及以上病变等情况时,手术效果可能会不理想[2-4].笔者对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老年患者,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进行椎管减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与开放手术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的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对比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开放手术行腰椎融合术的短期疗效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2020年6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BE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其中UBE手术组21例、开放手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治疗费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BE手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较传统手术高;但在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方面,UBE手术组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UBE手术组较开放手术组术后早期疼痛感低.在6个月的随访中,两组患者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UBE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视野开阔、手术器械要求简单、学习曲线平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神经根袖囊肿切除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神经根袖囊肿是一种位于神经根的良性病理病变,其特点是神经根的内膜与束膜之间形成内含脑脊液的囊性结构,是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即Tarlov囊肿)中的特殊类型[1],最初是由Tarlov[2]在尸体解剖研究时首次发现了脊柱囊肿并进行了报道,后来有更多的学者发现并报道了不同类型的脊柱囊肿,后经Nabors等[3]的总结及完善,最终将脊柱囊肿分为三型,即:Ⅰ型(硬膜外脊膜囊肿,无脊神经根纤维);Ⅱ型(硬膜外脊膜囊肿伴脊神经根纤维);Ⅲ型(脊髓硬膜内脊膜囊肿).神经根袖囊肿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和后天继发创伤、炎症等有关.对于神经根袖囊肿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手段,但对于最佳手术方式尚未达成共识.随着脊柱微创理论知识的完善和相关手术器械、手术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单边双通道技术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本院收治1例腰椎神经根袖囊肿的病例,行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