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拓展与相关问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在临床应用之初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主,主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完善,UBE的适应证不断拓展,治疗的部位从腰椎逐渐过渡到颈椎和胸椎,治疗的病种也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逐步拓展到颈椎病和胸椎管狭窄症等,并且能与经皮椎弓根螺钉、斜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等微创技术搭配使用,在椎体间融合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内,目前UBE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及进一步研究。故本文就UBE的技术优势、UBE技术的临床拓展应用、UBE技术弊端与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后路单侧两个小切口分别建立经皮观察和操作通道,观察通道内放置内窥镜监视手术视野,操作通道内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内外手术操作。双通道分离的特点使该技术区别于同轴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开阔、操作灵活方便、手术器械要求相对简单等优势。近年有关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在脊柱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报告逐渐增多。手术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内镜下椎体间融合以及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的切除等;手术节段也从腰椎逐渐扩展到颈椎和胸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手术效果而受到关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和康复过程快等优点,镜下手术视野范围大,结构辨认清晰,接近开放手术,学习曲线相对平缓。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优势,但神经损伤、术后下肢麻木等并发症仍屡见报道。熟练单边双通道技术操作流程、掌握镜下局部解剖层次、把握镜下椎管内手术操作细节等对成功应用单边双通道技术治疗各种腰椎疾患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干预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干预模式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echnique,UB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接受UB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干预模式,于入院当日、出院前1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应用腰椎功能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入院当日,两组临床指标、腰椎功能及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指标水平及HADS评分均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JO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实施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干预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UBE手术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改善其腰椎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9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36例接受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7例;L 5~S 1 11例;L 4~L 5 19例,L 3~L 4 6例;年龄(70.0±3.9)岁,年龄范围55~82岁。评估手术前后腰椎核磁横断面硬膜囊面积的改变,评估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的改善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手术前后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术后核磁显示黄韧带切除,横断面硬膜囊面积由术前的(65.5±6.7) mm 2增大至术后(173.5±5.5) m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6例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VAS评分由术前的(8.5±0.6)分减少至(1.3±0.5)分,ODI由术前的(59.3±12.3)%减少至(13.6±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52±21) min,术中出血量为(70±15) mL。36例患者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上症状改善明显,椎管硬膜囊面积增大,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显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显微内镜下减压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月UBE与MED治疗LSS的所有研究。获取文献的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受试者特征、样本大小、手术方案、年龄、性别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早期、末次随访时的腰部、下肢VAS评分、ODI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其中6篇为英文文献,1篇为中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5篇为病例对照研究。UBE组纳入251例患者,显微镜组纳入224例患者。相较于MED组,UBE组住院时间更短( MD=-2.28, 95% CI: -3.42~-1.14, P<0.001),术后早期腰痛VAS评分更低( MD=-0.80, 95% CI:-1.44~-0.16,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腰部VAS评分,术前、术后早期和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硬脑膜扩张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较于MED,UBE治疗LSS术后早期腰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更佳,但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常需要手术治疗。既往开放手术减压彻底,但存在创伤大、出血多以及脊柱不稳等缺点,融合手术在解决脊柱不稳问题的同时易导致邻近节段退变、腰椎失败综合征等。尽管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已应用于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创伤小、恢复快,但椎管内的满意减压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UBE使用两个通道进行操作,工作器械和内镜互不干扰,操作灵活性更好,减压范围和程度更加彻底。既往研究显示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椎管狭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这种方法在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中尚未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椎间孔镜手术全麻术中类脊髓高压综合征麻醉处理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单侧双通道椎间孔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技术是近年新兴的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是其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围手术期安全。报道1例全麻UBE术后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快速发展。继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和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之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在国内蓬勃发展,凭借其手术创伤小和操作空间大的优点,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兴技术。随着UBE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并发症的种类和例数也相应增加。硬膜外血肿、减压不充分、硬膜囊损伤和神经根损伤可造成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患者满意度。因此,本文综述了UBE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手术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脊柱外科医生对该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并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与单通道内镜下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单通道内镜(uniportal endoscopy,UE)下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通过UBE或UE进行ULBD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男36例、女46例;年龄(63.3±7.5)岁(范围47~81岁)。UBE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3.2±7.6)岁(范围47~81岁);UE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3.5±7.5)岁(范围48~8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和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计算手术前后的硬膜囊面积、入路侧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盘黄间隙减压率和骨性侧隐窝减压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手术时间为(63.1±7.0)min、住院时间(3.9±0.9)d;UE组分别为(61.2±6.2)min、(3.7±0.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31, P=0.195; t=1.24, P=0.217)。UBE组的腰腿VAS由术前(7.19±0.97)分降至术后第1天(3.43±0.63)分、第7天(1.71±0.60)分、1个月(1.33±0.48)分和6个月(1.36±0.48)分( F=352.29, P<0.001);UE组的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85±0.89)分降至术后第1天(2.45±0.75)分、第7天(1.75±0.59)分、1个月(1.33±0.47)分和6个月(1.28±0.45)分( F=291.44, P<0.001)。术后第1天UBE组的腰腿痛VAS高于UE组( t=6.41, P<0.001),术后第7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7, P=0.786)。UBE组的ODI由术前66.62%±4.98%降至术后1个月21.81%±2.61%和6个月11.62%±2.31%( F=1991.35, P<0.001);UE组由术前64.35%±5.16%,降至术后1个月22.85%±3.26%和6个月11.15%±2.86%( F=1931.18, P<0.001)。术后UBE组的硬膜囊面积为(135.1±10.0)mm 2大于UE组的(120.9±10.4)mm 2( t=6.30, P<0.001)。术后UBE组的入路侧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为69.3°±4.9°小于UE组的94.3°±4.1°( t=-25.00, P<0.001)。两组同侧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分别为39.0%±3.0%和38.7%±3.3%( t=1.52, P=0.134),对侧分别为41.6%±3.3%和22.8%±3.2%( t=26.32, P<0.001)。两组同侧的骨性侧隐窝减压率分别为70.0%±4.8%和59.3%±3.9%( t=15.64, P<0.001),对侧分别为73.0%±3.4%和48.4%±4.3%( t=28.86, P<0.001)。UBE组同侧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侧隐窝减压率与对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 P=0.174; t=-1.72, P=0.096),而UE组同侧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侧隐窝减压率均大于对侧( t=28.51, P<0.001; t=13.95, P<0.001)。 结论:通过UE和UBE行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UB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优于UBE;而UBE能够更好地保留关节突关节,在影像学上减压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对术后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采用UBE治疗的109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7例,女性62例,年龄(53.3±8.2)岁(范围:21~80岁)。手术节段为单节段80例,双节段25例,三节段4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行腰椎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并测量关节突关节保留情况和关节突关节切除内侧角(β角);术后12个月行过屈、过伸位腰椎X线片检查,观察腰椎稳定性。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广义估计方程。 结果:10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4.5±37.1)min(范围:56~245 min),术中透视(6.8±4.0)次(范围:4~16次),住院时间(5.3±3.7)d(范围:4~14 d)。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4例,短暂性下肢麻木4例,硬膜外血肿2例。患者术后随访(19.6±7.2)个月(范围:12~36个月)。术后3个月、12个月随访时,患者腰部VAS、腿部VAS、JOA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值均<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依据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88.99%(97/109)。1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椎间盘再次突出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影像学方面,采用UBE手术侧的关节突关节面积保留率均超过60%,β角均小于90°;术后12个月复查过屈、过伸位腰椎X线片,未见手术节段不稳定或滑脱。 结论:UBE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较满意,术后患者的腰椎稳定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