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和RhD血型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2021年度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型检测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ABO、RhD血型的分布,为血液招募、临床用血及稀有血型的应急保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Metis150-8血型全自动分析仪及手工盐水法、抗人球及凝聚胺法,检测2021年度符合献血条件的24 484例无偿献血者的ABO和RhD血型,并对血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度淮南地区24 484例无偿献血者的ABO血型系统中,血型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型(7 463例,30.48%)、O型(7 444例,30.40%)、B型(7 056例,28.82%)、AB型(2 521例,10.30%)。共检出RhD阴性143例,RhD阴性频率为0.58%(143/24 484);在RhD阴性样本中,A型、B型、O型和AB型RhD阴性分别为43例、41例、46例、13例,分别占30.07%、28.67%、32.17%和9.09%,淮南地区不同ABO血型人群RhD阴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6, P=0.948)。2021年度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布与广州地区、岳阳地区、新疆博州、漳州地区、柳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其中岳阳地区A型献血者占比高于其他地区,淮南地区、新疆博州和漳州地区B型献血者占比高于其他地区,柳州地区O型献血者占比高于其他地区,淮南地区和新疆博州AB型献血者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结论: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和RhD血型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特征,中心血站和各医疗机构应根据无偿献血采集情况和临床输血需求合理做好血液贮存和供应,防止造成血液过期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疆博州地区低龄儿童重度龋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新疆博州地区3~5岁汉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低龄儿童重度龋病的流行病学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儿童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博州地区8所幼儿园中3~5岁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儿童1089名,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口腔检查,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的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等,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更大、早产儿、甜饮摄食频率越高、刷牙后/睡前进食或夜间喂食越频繁、定期拜访牙医间隔越久均是低龄儿童重度龋病的危险因素,而人工喂养、家长辅助刷牙频率和家庭收入越高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博州地区儿童龋病发生与饮食习惯,口腔保健习惯,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看电视时间长短有关,此外婴幼儿时期贫血病和佝偻病会增加乳牙龋病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在新疆潜在分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明确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及入侵风险区对入侵种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人侵物种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 Dunal)为研究对象,以其扩散蔓延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物气候、土壤、地形等60个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强度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构建了现代气候情景及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黄花刺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因子对黄花刺茄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干扰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均大于无人类活动干扰的AUC值,无人类活动干扰下黄花刺茄在新疆的总适生面积为327784.36 km2,人类活动干扰下总适生面积为445619.96 km2;阿勒泰地区北部、塔城中部和南部、博州中部和东部、伊犁州中部、克州西部、五家渠市、阜康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为高危入侵风险区;影响黄花刺茄潜在分布的主导变量为年降雨量、人类活动强度、海拔、下层土沙含量、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平均温,黄花刺茄在新疆的扩散与人类活动强度呈正相关;黄花刺茄在新疆的分布未达到饱和且处于逐步扩散态势,呈现以昌吉州和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向天山以北和新疆以西的区域辐射状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气候变化情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在新疆的潜在分布格局模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明确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种的潜在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入侵种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为研究对象,以其扩散蔓延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开发的BCC-CSMI-1模式下的将来气候条件,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RCP4.5,8.5)下2050s和2070s的刺苍耳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定量的展示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刺苍耳在新疆的扩散趋势及其适宜生境的面积空间变化和分布区中心移动轨迹.结果 表明:年降雨量、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层土壤pH值、年温度变化范围、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平均温度是影响刺苍耳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博州、塔城、阿勒泰西北部、哈密中部、巴州北部、克州中部、阿克苏北部、奎屯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喀什市等地为高危入侵风险区;两种气候模式下刺苍耳的各级适生区面积和总适生面积均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在RCP8.5情景(最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响应更为敏感;总体上看,刺苍耳在新疆的分布未达到饱和,呈现以塔城中部为中心,向天山北麓和塔克拉玛干北缘方向辐射状扩散,且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至2070s分布区中心均向伊犁州奎屯方向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分布及其与龋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3~5岁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以及基因型与儿童龋病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博州地区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样本库中分层随机抽取9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高龋组(龋失补牙数≥5)45名,无龋组(龋失补牙数=0)45名,每组中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儿童各15名,收集牙菌斑样本,用轻唾-杆菌肽琼脂培养基和脑心浸液培养基培养变形链球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进一步分离鉴定临床分离株,并通过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基因型分布.结果 在90名受检儿童中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为75.5%,高龋组变形链球菌的梭出率为86.7%,高于无龋组的64.4% (P=0.014).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间比较时,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本实验共获得549株变形链球菌临床菌株,发现113种不同的基因型.高龋组中61.5%的个体携带超过一种以上的变形链球菌基因型,无龋组有37.9%的个体具有一种以上的基因型,高龋组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高于无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三民族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与龋敏感度呈正相关(r=0.258,P=0.034).结论 博州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在高龋组与无龋组间分布有差异,在民族间无差异,高龋组群体中存在的变形链球菌比无龋组拥有更多的基因型数量,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能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2019年新疆博州农村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新疆博州地区农业用地中重金属Pb、Cd、Cr、As、Hg的监测,掌握农村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判断新疆博州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方法 2017—2019年选取博州地区博乐市所辖的5个乡镇中的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采集5~20cm深表层土壤,共采样60份.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评价,采用单项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Pb、Cd、Cr、As、Hg的污染程度.结果 2017—2019年博州地区土壤重金属中Pb、Cr、As、Hg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而Cd含量的超标样本为13份(超标率21.67%),Pb、Cd、Cr、A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5,P=0.007,P<0.001,P=0.027),而H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Pb、Cr、As、Hg的单项污染指数Pi<1,为无污染状态,但元素Cd在2017—2018两年内出现单因子污染指数Pi>1,最大值为2.33.2017和2018年农村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67和1.06,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而2019年农村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2,评价结果为尚清洁.结论 新疆博州地区部分农村环境土壤质量整体尚可,但部分地区重金属Cd污染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