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静观分娩训练法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静观分娩训练法在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改善产妇情绪,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日—2019年1月23日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的12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名,研究期间脱落10名,最终纳入研究者为110名,对照组56名,试验组54名。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采用课程形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静观分娩训练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DASS-21)评价产妇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压力状况,采用VAS评价其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干预1个月后DASS-21量表中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产后1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静观分娩训练法应用于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中可有助于改善产妇情绪,缓解疼痛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医学博士后是医学科研领域重要的青年人才,其管理和培养对促进医学研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博士后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方法:针对博士后来源、培养模式、压力情况及满意度等应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2016—2020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7名博士后开展调研。结果:博士后来源局限,交叉学科少;经科研训练,较多博士后能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大部分博士后压力大,科研和经济压力是主要来源,重点学科、合作导师是科研人才的,对博士后学术要求高;多数博士后对薪酬较满意;合作导师普遍发挥科研、临床指导,缺少心理健康指导;大部分博士后归属感低。结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三级管理,提升归属感,加强合作导师管理,重视心理疏导,缓解压力,从而提高医学博士后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认知及管理现况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PMV)的认知及临床管理现况,为提高PICU医护人员对PMV的认识、规范PMV患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12日至9月12日以全国儿童PMV协作组中PICU医生、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表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统一发放、收集和审核。结果:(1)PMV相关资源配置:11家医院中,已成立PMV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有9家,开展呼吸评估技术如膈肌超声、气道峰流速监测的PICU分别占72.7%、36.4%;开展肺康复技术如气道廓清、诱发性肺量计训练、体外膈肌起搏仪刺激、转移床锻炼、吹气球、高压氧治疗的PICU分别占100.0%、9.1%、9.1%、9.1%、27.3%、27.3%。(2)儿童PMV疾病认知现况:认为PMV是指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周的医护人员最多(41.3%),60.0%医务人员认为PMV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62.7%的医护人员认为导致PMV患儿撤机困难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功能异常。(3)儿童PMV在PICU内管理认知现况:被调查者认为PMV患儿在疾病稳定期最常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92.0%的医护人员撤机时会实施自主呼吸试验。58.7%的被调查者接受在机械通气3~4周时为患儿实施气管切开术。超过半数的医护人员会对PMV患儿实施膈肌功能评估、床旁康复训练、营养评估及镇痛镇静评估。(4)PMV患儿医院-家庭过渡管理认知现况:54.5%(6/11)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前对其家属提供家庭护理培训,1家中心设立了PMV专病门诊,45.5%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论:目前国内PICU医务人员对于儿童PMV相关问题存在认知差异,儿童PMV缺乏系统化诊疗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父亲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策略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父亲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针对患儿父亲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检索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NICU患儿父亲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文献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国家、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变量、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其中,11篇文献报道了NICU患儿父亲的心理健康状况。父亲在患儿入住NICU后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心理变化,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压力、悲伤以及创伤后成长。14篇文献涉及了患儿父亲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内容包括增强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同伴支持)、进行压力管理培训(书写表露、放松训练、正念疗法)、信息支持、家庭参与式护理(陪同探视、袋鼠护理)。结论:新生儿入住NICU给患儿父亲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但目前针对患儿父亲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仍然比较缺乏,仍需医务人员针对患儿父亲的需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压力管理和韧性训练对爱尔兰某校护理学专业留学生心理韧性及焦虑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和韧性训练(stress management and resilience training,SMART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护理学专业留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选取在爱尔兰特拉立理工学院留学的13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序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试验组学生进行SMART,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干预,每周1次,共12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对两组学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估。结果:CD-RISC评分,干预前试验组[(65.43±5.58)分]和对照组[(64.22±5.07)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85, P=0.238);干预后试验组[(73.97±6.19)分]高于对照组[(66.45±4.9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7.064, P<0.01)。SAS评分,干预前试验组[(47.18±6.80)分]和对照组[(48.85±5.39)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29, P=0.156);干预后试验组[(27.91±6.54)分]低于对照组[(34.55±6.8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214, P<0.01)。 结论:SMART可以提升护理专业留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降低其焦虑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主导压力接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及血糖监测恐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压力接种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及血糖监测恐惧的影响,为糖尿病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护士主导压力接种训练。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和自我监测恐惧量表(D-FISQ)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MB-O)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研究中试验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试验组54例,对照组55例。干预后,试验组胰岛素注射恐惧、血糖监测恐惧、D-FISQ得分分别为(13.15 ± 3.02)、(15.67 ± 3.59)、(28.81 ± 5.08)分,低于对照组的(15.25 ± 3.18)、(17.56 ± 3.92)、(32.82 ± 4.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5、2.63、4.19,均 P<0.05);试验组DSMB-O量表中积极锻炼、目前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处理问题、积极应对、降低风险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37 ± 1.17)、(2.39 ± 0.49)、(2.20 ± 0.81)、(4.41 ± 0.92)、(4.70 ± 1.13)、(5.06 ± 0.79)、(25.28 ± 2.57)分,高于对照组的(3.95 ± 0.85)、(2.11 ± 0.85)、(1.51 ± 0.50)、(3.95 ± 0.78)、(4.13 ± 1.43)、(4.38 ± 1.16)、(22.09 ± 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0~6.90,均 P<0.05)。 结论:护士主导的压力接种训练可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及血糖监测恐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由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收治的12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类型、部位及护理干预等信息,分析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特点。按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皮肤损伤,分为皮肤损伤组(33例)和对照组(87例)。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损伤和功能情况、合并症、康复和护理措施等资料,比较上述因素的组间差异,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时发生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33例(27.5%)发生皮肤损伤,共发生46次皮肤损伤,其中擦伤发生27次(58.7%)、压力性损伤10次(21.7%)、撕裂伤5次(10.9%)、烫伤4次(8.7%)。皮肤损伤发生部位多集中在肢体(65.2%),其次是臀部和骶尾部(34.8%)。47.8%的皮肤损伤护理干预时间达到7 d以上。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功能障碍、入院方式、压力性损伤风险、营养和辅助排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未发现脊髓损伤节段和严重程度分级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皮肤损伤与住院时间[OR=1.015,95%CI(1.005,1.025), P=0.003]、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OR=15.129,95%CI(1.370,167.066), P=0.027]、营养水平[OR=6.181,95%CI(1.185,32.243), P=0.031]有关。 结论: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长、有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和营养水平差是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住院时间较长、入院评估有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和营养差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皮肤管理的宣教,减少皮肤损伤对康复训练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得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知觉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中的情绪控制、合理休息、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非手术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有效防治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循证检索资源的"6S"分类模型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各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非手术管理的研究,包括临床决策、循证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4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筛查与评估、生活行为管理、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4个方面共计27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非手术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务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指导,医务人员可结合我国国情和患者自身情况应用本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Omaha理论下目标导向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家属照护压力、肢体功能及SS-QOL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工作中,Omaha理论下目标导向训练对其家属照护压力、肢体功能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顺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Omaha理论下目标导向训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家属照护压力(Zarit Caregirer Burden Interview,ZBI)、自我管理行为(Stroke Self-Management Scale,SSMS)、肢体运动功能(Fugle-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SS-QOL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家属照护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康复锻炼、疾病管理、社会功能、情绪各维度SS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④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⑤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各维度SS-QOL评分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⑥观察组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Omaha理论下目标导向训练有助于减轻中风后偏瘫患者家属照护压力,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