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宫茯神与茯神木药材文物性状鉴定 及史料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茯神与茯神木药用历史悠久,现在茯神仍是大宗药材商品,而茯神木已在药材市场消失。清宫医案收载的临床案例中有“茯神”“云茯神”“白茯神”“抱木茯神”等多种茯神类药物,故宫博物院尚珍藏有“白茯神”“茯神木”标本。通过对这两件药材文物进行性状鉴定,并结合史料分析,发现清宫“白茯神”与明清本草记载茯神去皮及松根相一致,可以推断清宫医案中的“茯神”“云茯神”“白茯神”等均为茯神(菌核中抱有松根)加工时去除皮与松根,“抱木茯神”“抱茯神”应指含有松根的茯神,“茯神木”则为茯神加工时去皮与白色菌核。当今临床所习用的“茯神”即清代“抱木茯神”。“茯神木”与“茯神”的功效差异很大,应明辨历史商品的本来面目,为传承和发扬清代宫廷医学,深入开展本草学研究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剪刀式切口去皮术提升眉、睑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探讨剪刀式切口去皮术在眉、睑提升的效果。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对眉睑松弛下垂的52例患者(男7例,女45例,年龄45~65岁,平均52.5岁)实施剪刀式切口去皮术,重新调整眉部形态,改善上睑松垂。5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全部患者眉毛形态、位置保持在比较理想状态;患者对眉形、重睑线宽度、外眼角提升度、鱼尾纹减轻情况满意度高。剪刀式切口去皮术用药提升眉、睑时,手术风险低、效果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成因睑袋修复术式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下睑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收治下睑袋修复患者102例,其中男20例,女82例,年龄21~65岁,平均45.2岁。单纯下睑内容物膨出(1类术式)用减容手术,内容物膨出伴下睑皮肤松弛(2类术式)用减容+提升术式,眼轮匝肌肥厚(3类术式)用提拉术式,眼轮匝肌肌力减弱(4类术式)用重塑术式,皮肤松弛、皱纹、皱襞形成(5类术式)用去皮术式。结果:Ⅰ类术式32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改善明显。2类术式8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明显改善,下睑皮肤较术前紧致;3类术式19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改善明显,静态及动态表情下未见局部膨出;4类术式34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畸形及下睑皮肤松弛得到较大改善,除1例可见轻度膨出外(未处理),其余效果较好;5类术式9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皮肤皱褶消失,皮肤平整紧致,效果较好。结论:可个性化采取手术方法,恰到好处地去除睑袋,最大程度上实现患者眼部年轻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力学优先原则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力学优先原则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初次眼整形女性患者96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的双侧单睑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对合并内眦赘皮者行改良Park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对存在轻度上睑下垂者行提肌腱膜松解或提肌腱膜折叠术。通过手术进行松解粘连、组织复位、减轻负荷、加强提睑板力量等方法,减弱影响重睑皱褶形成的力学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上睑形态及皮肤松弛情况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因术后重睑线弧度欠佳,1例因去皮量不足重睑较窄,2例因双侧不对称。其余患者睁闭眼位上下睑形态较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力学优先原则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睑皱褶变浅、消失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保留眼台的皮瓣法外路眼袋整复术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保留眼台的皮瓣法外路眼袋整复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行保留眼台的皮瓣法外路眼袋手术患者资料。术中紧贴睫毛根部切开皮肤,肌肉浅面锐性分离皮肤和眼轮匝肌,形成下睑皮瓣后在眼台沟下方对应位置部分劈开肌肉,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和眼台沟的完整性,然后经眶隔前间隙暴露眶隔脂肪和弓状缘,对合并泪沟或中面部凹陷者常规做泪沟韧带松解和眶隔脂肪重置,眼轮匝肌切缘对位缝合,保守去皮,缝合切口。术后记录并发症情况。采用Face-Q量表进行手术决策及术后满意度评价,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越不后悔做此手术或满意度越高。根据手术前后的照片观察患者无表情和微笑时眼台的变化。结果:共纳入256例患者,其中女性233例,男性23例,年龄(43.0±10.2)岁。24例因下睑张力不足同时行外眦锚定手术,22例同期行切开重睑手术,21例同期行切提眉改善上睑松弛问题。术后随访(3.7±4.1)个月,绝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211例患者眼台保留良好,45例眼台消失,眼台保留率为82.4%。Face-Q满意度评分为(75.8±18.6)分,手术决策评分为(80.3±15.4)分,表示大部分患者不后悔做此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8例眼袋残留,其中4例行二次手术切除残余眼袋脂肪;7例脂肪重置时平铺欠均匀形成隆起或不平,2例接受二次手术修复;4例血肿,均行血肿清除手术后痊愈;其余并发症包括睑外翻3例,轻微泪沟残留2例,其中1例行外翻矫正手术。结论:保留眼台的皮瓣法外路眼袋整复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长沙爱思特医疗美容医院行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沿上睑设计的2条去皮线切开皮肤,去除皮肤后沿去皮上线从眼轮匝肌下分离,于睑板上缘呈楔形适量修薄睑板前眼轮匝肌,从睑板上缘沿睑缘方向剥离睑板前眼轮匝肌;将睑板前筋膜或上睑提肌腱膜与重睑线位置的眼轮匝肌做内固定,确认重睑形态及对称性后缝合皮肤。术后对手术切口愈合、眼睑肿胀、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重睑形态进行随访;术后6个月,调查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并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上睑瘢痕情况进行评分(包括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越高说明瘢痕越严重。结果:共纳入78例单睑或隐性重睑患者,男6例,女72例,年龄18~40岁。所有患者均行改良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术,其中29例同时行上睑下垂矫正术,47例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78例获得1~6个月随访,术后上睑有轻微肿胀,71例术后10~15 d消除,7例术后25~30 d消除。其中有61例获得6个月随访,患者重睑弧度均自然流畅,双侧基本对称,无重睑变浅、无睑板前组织堆积等不良表现,无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发生;57例对手术效果满意,4例比较满意。61例患者闭眼时切口瘢痕不明显,VSS评分均接近0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平均分分别为0.29、0、0.31、0分。结论:该术式基本保留了全部睑板前眼轮匝肌,有利于眼部淋巴循环;选择眼轮匝肌做内固定,既可以更简单的操作来保障睑缘切口内固定法重睑术的效果,又可加速术后眼睑的恢复,减少眼睑闭合不全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天麻产地加工方法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归纳总结天麻道地产区的历史变迁、产地加工方法及古今对天麻评价指标的历史沿革.天麻的道地产区从河南和山东等地,逐渐变迁至云南和四川等地.古代天麻产地加工方式主要为"曝干"或"刮皮后蒸煮曝干",现代各地方中药志关于天麻产地则多以刮皮后蒸煮透心,晒干或烘干为主.1963年版和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天麻产地加工均为"去皮后蒸煮,干燥",1985-2020年版简化为"洗净,蒸透,低温干燥".天麻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变化,古代天麻质量评价中以"个大"者为佳,现代本草中在延续古代体积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质地、颜色和气味等多方面评价准则,同时以天麻中浸出物、酚类成分、多糖等有效成分,指纹图谱及药效学研究评价其质量.现阶段关于天麻产地初加工没有法定标准,造成各地产地加工方法不一,天麻品质参差不齐,亟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现代产地初加工工艺及指导标准,以规范天麻产地加工,保证药材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炮制撷英
编辑人员丨2024/6/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药物炮制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药物的净制方面,主要有麻黄去节、桂枝去皮、蜈蚣去头、竹茹的入药部位等;在药物的切制方面,主要有茯苓切片、用隔纸焙代替植物叶片使乳香、没药去油、五味子捣碎、石类药物轧细等;在矿物药炮制方面,主要有石膏、代赭石、赤石脂均宜用生品不需煅制,朱砂人工合成者不宜入药,并列举了玄明粉与黑锡丹的制作方法;动物药的炮制方面,龙骨、牡蛎、石决明、水蛭、全蝎均主张用生品,并列举了血余炭的制作方法;毒性药物的炮制方面,主要有鸦胆子不可使皮破并宜装入龙眼肉中吞服,市售半夏要漂去矾味并阐述了制作半夏的方法,拟定了马钱子新的减毒增效炮制方法;药物炒炭方面,除血余炭外,鲜用炒炭药物;药物发酵方面,认为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酒曲调气破癥的作用较神曲强,但是神曲性更平和,更适于健胃消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姜制半夏传统制作工艺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洗后半夏研粉与生姜汁或去皮生姜混合制成的饼状物,再经炙、煨、炒等法而成.半夏曲始于宋代,当时半夏曲有制饼与发酵两种,均以生姜为辅料.制饼者并没有发酵的过程,实为半夏饼.半夏曲的配方众多,生姜必不可少.地方炮制经验中将生半夏水浸泡,生姜煮取汁,再共同煮制为主流.地方炮制规范中多为生半夏水浸透,姜汤矾水共煮.现代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优选与炮制原理两方面.建议恢复姜半夏的传统汤洗姜制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低温沙藏及外源激素添加对唐古特瑞香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沙藏处理揭示唐古特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种子在沙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休眠特性,并探索解除其休眠的方法,为其种苗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唐古特瑞香种子进行基础生物学指标测定,沙藏后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外源激素处理后测定其发芽指标.结果 唐古特瑞香种子千粒重为 59.40 g,种皮硬度为3.66 kgf,未去皮种子可在 22h吸水饱和;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分别在沙藏 60 d、120 d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 9.33、1.27 mg/g;GA含量在沙藏 120 d时达到最大值 116.66 ng/g,GA/ABA值在 40d时急剧上升,60 d和 80d时均保持在较高值,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 21.33%、17.33%.结论 唐古特瑞香种子种胚形态健全,吸水率良好,不存在形态休眠和吸水障碍;GA3 与ABA含量的比例关系可能是解除唐古特瑞香种子休眠的关键.4℃沙藏60d时以 20 mg/L 6-BA浸种 24h或沙藏 80d时以 300 mg/L GA浸种 24h可有效破除生理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