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皮肾镜术中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本院收治的1例行PCNL术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为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术中穿刺顺利,通道扩张后出血汹涌,视野不清,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术后当日复查CT提示左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结果:根据CT测量结果,立即将左肾造瘘管退出肾静脉,并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肾造瘘管拔出后肾静脉自行愈合,患者恢复良好,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不恰当的扩张手法可导致腔静脉损伤,及时复查CT并退出肾造瘘管可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FURL结合可视穿刺式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及术后结石残余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结合可视穿刺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对术后结石残余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118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可视穿刺式MPCNL治疗,研究组采用可视穿刺式MPCNL结合FURL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86%(7/59) vs. 32.20%(19/59),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截面积、结石累计盏数、既往结石手术治疗史、先天解剖结构异常、肾功能不全、术中出血均为影响肾盏憩室结石术后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相较于单一可视穿刺式MPCNL,FURL结合可视穿刺式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结石最大截面积、结石累计盏数、既往结石手术治疗史、先天解剖结构异常、肾功能不全以及术中出血均是影响肾盏憩室结石术后结石残余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结石合并脓肾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期输尿管软镜(FURS)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合并脓肾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一期FURS联合PCNL治疗的13例鹿角形结石合并脓肾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52.5(33~68)岁。临床表现为间断发热9例,腰部不适6例,肉眼血尿1例,2例无明显临床表现。8例合并糖尿病。CT检查示完全型鹿角形结石6例,部分型7例;结石位于左侧7例,右侧6例;4例伴中/重度肾积水,9例伴轻度肾积水。影像学检查评估结石负荷(1 070.9±397.0)(507.4~1 809.5)mm 2。13例术前均行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4例住院时有发热症状者术前留置患侧输尿管支架管≥1周。所有病例术前应用抗菌药物≥1周,待感染症状及感染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取改良Valdivia体位。先经尿道置入FURS到达患侧肾盂,B超及FURS引导下在患侧腋中线和肩胛旁线之间、12肋下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单通道PCNL下采用负压吸引装置吸出脓液并处理视野范围内的结石,再联合FURS处理其他肾盏结石。术中PCNL穿刺成功后,均可见肾内浑浊脓性尿液排出,留取肾内尿液送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本组13例均经术中肾盂尿细菌培养结果确诊为脓肾。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肾造瘘管,继续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3天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结石清除率,残留结石≥4 mm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 结果:本组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4.2±21.8)(65~135)min。一期结石清除率76.9%(10/13)。术后6例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无脓毒血症及≥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12(3~24)个月,4例患侧结石复发,2例患侧轻度肾萎缩,随访期间无患侧上尿路感染复发。结论:FURS联合PCNL是治疗鹿角形结石合并脓肾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严重胸腹腔积液并肾动脉损伤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4/7/6
报道1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严重胸腹腔积液并肾动脉损伤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该患者术中气道压升高、持续性低血压,术中超声提示胸腹腔积液,术后胸腹部CT提示胸腹腔积液并肺水肿、肾动脉损伤.予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靶动脉栓塞、血液滤过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及超声可视化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并发症的识别,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3 年 1 月我院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3 例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4 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通道数量、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平均碎石时间、Ⅰ期和Ⅱ期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VAS 评分、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以及术后 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碎石时间长于对照组(P 均<0.05),通道数量、Ⅱ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 评分、血红蛋白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清除碎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可视化穿刺的极微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的现状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增高,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肾结石发病率为7.54%,且在过去的20多年里呈上升趋势[1].结石治疗最理想的目标应是通过一次手术即可达到清石率最高且手术并发症最低,但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方法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各种治疗模式在不断被改进和完善以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对于肾结石的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omy,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L)和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造影技术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单中心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引导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患者的人口学基线数据、临床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情况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综合病例数据库.全身麻醉后在超声造影技术实时监控下由同一泌尿外科医师进行经皮肾穿刺,再利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进行碎石,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结石特征以及手术过程,最后,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均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成功行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并完成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入肾集合系统并建立良好的工作通道,仅1例患者接受了二次肾穿刺,并且所有患者均为通过肾中盏穿刺.中位穿刺时间3.9 min(四分位数:2.9~4.6 min),而中位手术时间是112 min(四分位数:98.5~ 134.5 min).术后48 h的泌尿系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显示初步结石清除率为95.0% (19/20),而中位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为10 g/L(四分位数:5.5~14.5 g/L).2位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发热,并且对抗生素反应良好,除此之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学习曲线中的泌尿外科医师,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该技术使肾穿刺过程更加可视化且简单化,可获得相比于普通超声更为清晰的高质量图像.经皮肾镜取石术初学者可能从该项技术中获益从而缩短学习曲线,但是这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加以明确和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蹄肾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双侧肾包膜下出血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31岁.2016年8月19日因反复间断血尿10年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泌尿系CT检查诊断为马蹄肾伴有左侧肾盂结石,结石最大径2.0 cm.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首选左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中发现输尿管上段扭曲狭窄严重,软镜无法通过,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改俯卧位,在左侧腋后线第11肋问隙B超定位下经肾中盏穿刺成功,沿穿刺针道插入导丝,顺利建立F14工作通道.沿工作通道置入F8/9.8输尿管镜,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可见1枚金黄色结石,约2.5 cm ×2.0 cm,直视下用钬激光将结石粉碎,沿导丝置入F6输尿管内支架管.术中出血少,碎石时间30 min,未留置肾造瘘管.患者术后无明显肉眼血尿,无腰酸、腰痛等不适.术后第1天复查KUB示结石无残留,术后第3天拔除导尿管.术后第6天,患者自诉恶心、呕吐,伴右侧腰痛,无明显肉眼血尿.复查CT:两肾包膜下及肾周积血.血常规:白细胞21.0×109/L,血红蛋白79 g/L.肌酐273.5 μmol/L.考虑两肾包膜下及肾周积血伴感染可能,肾功能不全.予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术后第7天白细胞9.9×109/L,血红蛋白69 g/L,肌酐211.7 μmol/L,输注红细胞悬液1.5U.术后第8天,超声引导下行肾周积液穿刺引流并留置F10肾周穿刺引流管,抽出100 ml血性液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可视穿刺技术联合球囊扩张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我院泌尿结石微创中心采用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PC-NL治疗12例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单发结石1例,肾下盏单发结石1例,肾脏多发结石10例;左侧3例,右侧9例.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建立F24穿刺通道,其中5例采用16G(1.5 mm)康鸽穿刺针鞘下结合UMP肾镜(F3)可视观察,7例采用铂立可视穿刺肾镜(F4.8).10例患者(83.3%)术后选择无管化处理;平均手术时间为(64.9±18.1)min;平均可视化疼痛评分(VAS)为(2.3±0.7)分;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5±0.8)d.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标准通道PCNL碎石手术方式,有助于保障穿刺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的精确度,促进PCNL术后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