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思考——海军单中心527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体检的418例海军飞行学员和109例海军飞行员,对其年龄、心律失常的种类及飞行结论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其疾病构成比。结果显示418例飞行学员改装不合格91例(21.8%),因心律失常不合格27例;109例飞行员改装不合格19例(17.4%),因心律失常不合格2例。因此,对于尚处于发育年龄的海军飞行学员分配选拔时需要动态地、发展地看鉴定指标;虽在低限附近也应综合全身情况进行医学鉴定,适当放宽至飞行员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员创伤性脑脊液鼻漏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飞行员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经影像学检查排除外脑挫裂伤,未发现明确颅底骨折及漏口。诊断:创伤性中型颅脑损伤:①脑脊液鼻漏;②颅底骨折。经保守治疗,脑脊液鼻漏停止,地面观察半年后,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飞行员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航空医学鉴定,需充分考虑病情的轻重、治疗方式、是否有后遗症,结合飞行机种、经验、职别及相关标准做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员麻痹性斜视二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分析2名年度体检初步诊断为麻痹性斜视的海军飞行员的发病原因、诊疗经过及体检鉴定结论。2例麻痹性斜视飞行员病因:1例病因不明,1例为颅脑外伤。初步诊断:右上隐斜、内隐斜1例,右眼内直肌不全麻痹性斜视1例。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经会诊治疗观察1年后,最终结论均为飞行不合格。笔者建议斜视、隐斜视治疗后有功能障碍影响飞行者不合格;内隐斜不超过10棱镜度、外隐斜不超过5棱镜度、上隐斜不超过2棱镜度者合格;超过上列棱镜度应个别评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招飞初检学生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招飞学生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高航空医师和体检医师对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和航空医学鉴定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招飞初检学生PCA的临床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PCA的诊断和治疗。结果:2022年1月招飞初检学生中检出1例PCA。该患者右下肢及右足背皮肤散在浅褐色斑疹,否认瘙痒等不适症状。患者曾于2007年因右下肢红褐色斑疹3年就诊,行右下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出真皮乳头层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物,诊断为PCA。本病属于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体检结论为不合格。结论:PCA患者不适合飞行职业,招飞学生诊断为PCA者应予以招飞不合格结论。现役飞行人员明确诊断为PCA者,在治愈后或皮损面积减小、色素沉着消退、瘙痒减轻且随访期内无复发时可鉴定为合格或特许合格,航空医师应注意密切随访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航空医学鉴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航空医学鉴定中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若干问题,为日后飞行员医学鉴定提供借鉴。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及专著。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文献47篇。资料综合:现役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航空医学鉴定,需要综合考虑疾病治疗的时间及方法,还要评估治疗后出现的隐源性脑卒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精神障碍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以及导致空中失能的风险。尽管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相关,但目前航空医学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可以给予飞行合格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会合并各种心律失常,是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停飞的三大原因之一,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心内膜炎的心脏瓣膜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功能变化,导致心功能恶化,预后不良。此外,飞行员需要有更强的心理素质,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会避免不必要的停飞。结论:现役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及航空医学鉴定需要心脏科医师与航空医学鉴定委员会共同协商制定,保障飞行安全和部队战斗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民航飞行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航空医学鉴定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民航飞行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pulmonary artery fistulas,CPAF)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航空医学鉴定,旨在提高其诊断及鉴定水平,保障民航飞行安全。方法:回顾2例民航飞行员CPAF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及其航空医学鉴定。结果:2例飞行员均因参加年度体检行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确诊CPAF,但均不需干预治疗。最终经特许飞行医学鉴定,飞行合格。结论:CPAF是航空医学领域中一种极少见疾病,目前主要依靠CAG确诊。如飞行员心肺功能良好,无需干预治疗的,可经特许医学鉴定为合格,并定期复检、追踪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康复治疗新技术治愈直升机飞行员前庭神经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直升机飞行员长航时飞行后出现头部眩晕、疼痛,伴恶心、行走不稳、视物模糊。根据该飞行员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专科检查确诊为前庭神经炎。通过全身振动治疗、虚拟现实技术平衡训练、蹦床训练等康复治疗新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2周后,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缓解,前庭功能明显恢复。6个月后随访,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基本消失,前庭功能检查已达复飞标准,但由于其还在进行抗焦虑治疗,不能进行驾驶和高空作业,航空医学鉴定:暂时飞行不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军事飞行人员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军事飞行人员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探讨该病的航空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患肝内胆管结石军事飞行人员的诊疗过程及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结合新技术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系陆航直升机空中机械师,男性,40岁,检出胆囊结石12年,肝内胆管结石8年,间断右上腹痛3月余。B超及CT检查示胆囊多发结石、肝右后叶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扩张。行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腹腔镜肝Ⅵ段精准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和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复查,恢复良好,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特许飞行合格。截止投稿日已安全飞行50 h。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的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军事飞行人员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性好,效果佳,术后恢复良好者可特许飞行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1例飞行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止血,尼莫地平静点缓解脑血管痉挛,以及纤维蛋白溶解剂、改善神经细胞代谢、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间断行腰穿置换脑脊液。绝对卧床治疗4周后,无不适症状及体征出院。飞行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地面观察3~6个月。反复查头部CTA、MRI正常。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民航招飞体检211例鼻窦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民航招飞体检鼻窦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检查结果,为民航招飞和航空医学鉴定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参加华东地区民航招飞耳鼻喉科体检,在民航上海医院行鼻窦HRCT检查的211例招飞学生的医学影像学资料。根据体检不合格原因分组,并比较招飞体检标准修改前后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慢性鼻窦炎学生体检不合格情况。结果:211例招飞学生中合格112例(53.08%)。不合格学生所患疾病排第1位的是慢性上颌窦炎+筛窦炎,构成比为37.37%。执行新招飞标准后鼻窦HRCT检查的不合格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10, P<0.001)。37例既往有慢性鼻-鼻窦炎史的招飞学生中,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不合格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中/下鼻甲肿大组、单纯鼻道积涕组和鼻甲水肿+鼻道积涕组不合格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88, P=0.004)。鼻中隔高位偏曲组不合格人数多于鼻中隔低位偏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值=0.08, P=0.040)。 结论:鼻窦HRCT检查仍是民航招飞耳鼻喉科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在招飞体检中应正确掌握检查适应证以期提高招飞体检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