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人参黄精杏麦饮化学成分群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黄精杏麦饮抗疲劳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人参黄精杏麦饮化学成分,并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疲劳靶点,利用韦恩图绘制平台获取共有靶点,并将信息导入Cyto-scope3.7.1 软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UPLC-Q-TOF-MS分析鉴定出35 个药物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对药物和疾病靶标集进行拓扑分析,获得 14 个关键成分和39 个核心靶点;通过KEGG富集到癌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I3K-Akt、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等信号通路.结论 人参黄精杏麦饮的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靶标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免疫介导的炎症和感染以及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细胞功能发挥抗疲劳作用,初步阐明人参黄精杏麦饮抗疲劳的作用,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颈痛飞行人员颈肌训练前后颈肌强度及弹性应变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颈痛飞行人员颈部肌肉训练前后颈肌弹性应变值及颈肌强度的变化,探讨飞行人员颈肌强度与弹性应变值的关系。方法:使用CME-1颈肌强度训练器,以等长和可变阻力及速度训练模式(changeable velocity and resistant,CVR)对56名飞行人员进行2周颈肌训练,比较训练前后颈肌强度及弹性应变值。结果:飞行人员颈肌训练后颈长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弹性应变值较训练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54、2.348、2.745, P<0.001、 P=0.040、0.006)。颈长肌、头夹肌、肩胛提肌训练后的平均弹性应变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3.75%、4.18%、2.8%。颈肌训练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各方向平均最大颈肌力、平均10 s最大冲量的均值比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64~8.284, P值均<0.01);各方向肌群的平均最大颈肌力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39.3%、34.6%、35.2%和28.4%,平均10 s最大冲量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1.4%、33.6%、42.7%和34.5%。肩胛提肌、颈长肌弹性应变值与前屈肌平均最大肌力呈负相关( r=-0.281、-0.387, P=0.036、0.004)。 结论:颈肌训练可有效提高颈部各肌群的力量及部分肌群的弹性应变;肩胛提肌及颈长肌弹性应变值与前屈肌平均最大肌力呈负相关。颈肌训练对增强前屈肌肌群活性以及保持颈椎生理性前凸具有一定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飞行模拟器病研究进展及防护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综述有关飞行模拟器病(flight simulator sickness,FSS)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模拟飞行训练涉及的疾病预防与医学临时停飞等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0篇。资料综合:回顾了外军和我军在飞行模拟器训练中发生的FSS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探索与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FSS属于模拟器诱发综合征之一,是由飞行模拟器训练引起类似运动病的生理功能紊乱症候群。FS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晕动病的感觉冲突理论、躯体不稳定理论有关。外军重视FSS的发病调查、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我军对于FSS的系统调查较少,医学预防意识和措施与外军有一定差距。结论:初次使用模拟器者无论是否发生FSS,24 h内均不应参加飞行;对于严重或反复发生FSS者,可以在不影响实际飞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用药。应在我军航空兵部队中开展FSS调查和相关研究工作,提高飞行员、训练人员、航卫保障人员和工业设计者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制定相应的医学预防措施和提高模拟器人体感知觉仿真设计,加强对FSS的控制与预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的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UPLC-Q/TOF-MS鉴定刺五加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Omicshare平台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析鉴定了刺五加注射液中53种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得到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靶点189个及10个核心靶点,反向筛选发现刺五加注射液中的25个成分可能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KEGG富集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可能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促进血管新生和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夜间进场着陆任务的飞行员眼动特征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测飞行员在经历黑洞错觉时的注意加工特点,了解飞行成绩高分飞行员的眼动模式,为开展眼动注视点引导的飞行模拟训练提供量化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参与改装训练的飞行员作为受试者,将原始飞行成绩转换成百分等级,以飞行成绩的前10名为高分组,后10名为低分组,记录其在飞行错觉模拟器上完成夜间进场着陆任务时的眼动数据,分析模拟任务中眼动数据和飞行成绩的关系,并比较不同飞行成绩飞行员的眼动模式差异。结果:选取有效受试者36人。共计12个眼动指标与飞行成绩相关( r=0.334~0.398, P均<0.05),其中平显地平信息区的扫视脱离速度、平显速度信息区的注视总时长占任务总时长的百分比、地平仪完全注视的平均时间3个眼动指标可与飞行成绩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R2=0.422, F=7.77, P<0.001)。高分组飞行员对平显中的速度显示信息的完全注视总时长占任务总时长的百分比[(4.38±3.48)%]高于低分组[(1.7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5, P=0.045);高分组飞行员从平显地平信息区的扫视平均脱离速度[(358.85±171.40)°/s]高于低分组[(221.14±92.6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4, P=0.038)。 结论:夜间进场着陆任务中的眼动指标可作为飞行员在黑洞错觉模拟体验任务中的注意能力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47名飞行员血清胱抑素C与肾血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飞行员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肾血流参数的关系,为飞行员早期肾损伤提供预警信息。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空勤科行年度体检的347名军事飞行员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同年龄段347名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定性分析飞行员肾动脉血流,包括主肾动脉、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最大收缩期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 index,RI),测定所有受检者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指标。飞行员组与对照组按照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组;按照血清Cys-C水平的中位数,将飞行员分为高Cys-C组和低Cys-C组。比较2组的Cys-C水平和肾血流参数,分析飞行员Cys-C水平与肾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年龄段飞行员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各年龄段飞行员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8.24, P=0.045),各年龄段对照组受检者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Cys-C组飞行员肌酐清除率、尿酸水平高于低Cy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17、-2.98, P<0.001、=0.003)。高Cys-C组飞行员主肾动脉EDV小于低Cy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2, P=0.021);高Cys-C组飞行员肾叶间动脉EDV小于低Cy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48, P=0.030)。相关性分析显示,飞行员Cys-C水平与年龄、飞行时间和尿酸呈正相关( r=0.381、0.165、0.359, P=0.001、0.002、0.003);Cys-C水平与主肾动脉、叶间动脉EDV呈负相关( r=-0.306、-0.321, P=0.048、0.024),与主肾动脉RI呈正相关( r=0.417, P=0.029)。 结论:飞行员血清Cys-C与主肾动脉、叶间动脉EDV及主肾动脉RI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功能的基础信息,有望为其早期肾损伤提供预警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民航飞行员心肌桥对心室复极影响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民航飞行员心肌桥的检出情况及心肌桥飞行员心室复极是否存在异常,探讨心肌桥对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40岁的民航飞行员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资料。排除患有影响心室复极的心血管疾病者。测定飞行员运动前静息心电图及运动结束后1 min QT间期,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 d)。根据是否检出心肌桥分为心肌桥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心肌桥组与对照组飞行员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对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者,统计分析QT/RR斜率。 结果:共有243例飞行员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2例,女性1例。243例民航飞行员中检出心肌桥27例,主要见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5/27,92.6%);17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心肌桥组6例,对照组11例。心肌桥组飞行员总飞行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9, P=0.022);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率或可疑阳性率及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74、5.78, P<0.001、=0.016);平板运动试验恢复1 min后QT d延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0, P=0.028);24 h室性早搏的平均发生次数、QT e/RR斜率和QT a/RR斜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7、4.26、2.51, P=0.034、<0.001、=0.024)。 结论:飞行员心肌桥可能导致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平时航空卫生保障工作中应重视心肌桥飞行员的体检和飞行适应性评定,尤其要加强对心室复极异常飞行员的日常健康管理,以确保飞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GFβ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陕西省克山病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陕西省汉族人群克山病(KD)的相关性。方法:2000年选择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KD病区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黄陵县6个行政村(腰坪乡段家湾村、桃曲村、腰坪村、建庄村、案角村和店头镇厚子坪村)的52户KD家庭,对全部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我国《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标准确定KD患者(病例组)79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206例,共计285例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分型技术对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χ 2检验、 t检验对基线资料进行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D的影响因素,应用拟合优度χ 2检验分析基因频率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应用χ 2检验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关联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再次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心脏是否有杂音情况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7.03、χ 2 = 9.66, P均<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对KD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0.72, P < 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 2 = 0.02, P = 0.900)。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病例组(GG、GA、AA分别为6.3%、38.0%、55.7%)与对照组(GG、GA、AA分别为10.7%、43.7%、4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2.78, P = 0.249);经年龄校正后,病例组与对照组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基因型、显性模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adj = 5.43、4.86, P均< 0.05),隐性模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adj = 2.12, P = 0.145)。 结论: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与陕西省汉族人群KD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342例飞行员体检资料,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进行评分,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及HPLP-Ⅱ得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91%。按年龄分为≤30岁组(159人)、31~40岁组(110人)、≥41岁组(59人)。飞行员HPLP-Ⅱ评分等级为一般,评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87例(26.52%);评为良好的202例(61.59%);评为优的39例(11.89%)。飞行员的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和HPLP-Ⅱ总分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 r=-0.230~-0.143, P<0.01);营养状况评分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0.112, P=0.043);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健康职责、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以及HPLP-Ⅱ总分均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r=-0.221~-0.134, P<0.01或0.05);营养状况、体育运动评分与动脉硬化指数呈负相关( r=-0.147、-0.114, P=0.008、0.039)。不同年龄组飞行员的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动脉硬化指数、γ-谷氨酰转肽酶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59~18.81, 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压力处理、HPLP-Ⅱ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08~5.08, P<0.05或0.01)。 结论: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相关。建议督促飞行员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并进行相关指标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试飞员选拔年龄和飞行时间及人格特征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和飞行时间及人格特征,为制订试飞员选拔技术规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36名试飞大队试飞员,从中选取飞行时间≥2 500 h的30名试飞员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编码整理,形成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及飞行时间。36名试飞员完成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16PF)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估,按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试飞员16PF和MMPI得分。结果:歼击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飞行时间为1 000 h以上;轰炸机及运输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无飞行时间限制;两类试飞员选拔均应符合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格要求。MMPI得分中,30~39岁组试飞员的校正量表得分显著高于40~49岁组( U=97.50, P=0.040),精神分裂量表得分则显著低于40~49岁组( U=95.50, P=0.035),其他人格特征量表得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不同机种试飞员选拔对飞行时间的要求不同。不同年龄段试飞员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试飞员选拔的年龄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