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骑跨伤急诊手术治疗方法探讨(附2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尿道骑跨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29例因尿道骑跨伤导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行开放性手术(开放手术组),另外14例患者有13例行内镜下尿道会师术,1例在外院行膀胱造瘘2周后,再转本院行内镜下尿道会师术(尿道会师组)。术后常规行尿道扩张4~6次,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尿道会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均 P<0.01)。尿道会师组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66.67% vs. 11.11%, 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勃起障碍及尿失禁发生。 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骑跨伤导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且疗效相同。尿道完全断裂患者尿道会师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高,早期实施一期尿道吻合术,进行彻底清创,不仅可减轻术后尿道瘢痕狭窄,而且还能有效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后尿道断裂术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CCM)在小儿后尿道断裂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对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后尿道断裂重建术的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医院-家庭CCM;分析2组患儿术后疼痛及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5.89 ± 0.71)、(4.50 ± 0.51)、(2.42 ± 0.50)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6.92 ± 0.87)、(5.89 ± 0.85)、(4.31 ± 0.4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23、8.904、16.525, P<0.05);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2/36),对照组患儿为22.22%(8/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181,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分别为(34.6 ± 5.36)、(31.67 ± 6.11)、(8.65 ± 2.40)分,对照组患儿家属分别为(41.09 ± 6.44)、(39.64 ± 7.31)、(11.64 ± 3.10)分,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647、5.019、4.576, P<0.05)。 结论: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后尿道断裂术患儿康复,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道球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内镜下会师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球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内镜下会师术(ER)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126例尿道球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9岁[(45.1±12.5)岁]。根据ER术后是否并发尿道狭窄,分为狭窄组(43例)和非狭窄组(83例)。比较两组年龄、致伤原因、阴囊血肿、尿道损伤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导尿次数、术前是否行膀胱造瘘、内镜会师术方式、尿道镜探查时长、术后导尿管是否牵拉、术后中段尿培养结果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ER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R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道损伤程度、术前导尿次数、术前是否行膀胱造瘘、尿道镜探查时长、术后中段尿培养结果阳性与ER术后尿道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 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尿道完全断裂( OR=4.54,95% CI 1.74,11.86, P<0.01)、术前导尿次数≥3次( OR=2.72,95% CI 1.41,5.25, P<0.01)、尿道镜探查时长≥35 min( OR=1.06,95% CI 1.03,1.09, P<0.01)、术后中段尿培养结果阳性( OR=42.99,95% CI 5.91,312.92, P<0.01)与ER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显著相关。 结论:尿道完全断裂、术前导尿次数≥3次、尿道镜探查时长≥35 min、术后中段尿培养结果阳性是尿道球部闭合性损伤患者ER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急诊治疗行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会师组)33例,膀胱造瘘(造瘘组)27例。会师组和造瘘组的年龄分别为(42.2±13.8)岁和(44.1±15.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5)。会师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20例(60.6%),高处坠落伤11例(33.3%),挤压伤2例(6.1%);造瘘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15例(55.6%),高处坠落伤12例(44.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36)。两组均于B超引导下行膀胱造瘘。膀胱造瘘后,会师组顺行置入膀胱软镜,经膀胱颈口至后尿道断裂处近端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由尿道外口逆行进镜寻找输尿管支架管,用异物钳夹持并拉出尿道外口。沿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斑马导丝,沿斑马导丝置入F16硅胶尿管。比较两组术后尿道狭窄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后尿道吻合成形术的复杂程度。后尿道吻合成形术中仅行单纯吻合切除的定义为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需采用阴茎海绵体纵隔劈开、耻骨部分切除等辅助技术的定义为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 结果:会师组手术时间为(24.5±7.0)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尿道出血4例(12.1%),泌尿系感染发热2例(6.1%),对症处理保守治疗后均好转。会师组术后发生尿道狭窄28例(84.8%),狭窄段长度(3.10±1.20)cm;造瘘组术后发生尿道狭窄27例(100.0%),狭窄段长度(3.83±1.18)cm,两组的尿道狭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会师组接受后尿道吻合成形术24例(85.7%),其中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8例(33.3%),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16例(66.7%);内镜下切开和扩张各2例(7.1%)。造瘘组接受后尿道吻合成形术25例(92.6%),其中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6例(24.0%),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19例(76.0%);内镜下切开2例(7.4%)。两组的后尿道吻合成形术复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38)。 结论:采用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安全、可行,术后尿道狭窄需行后尿道成形手术,膀胱软镜下尿道会师术较单纯膀胱造瘘能够缩短尿道狭窄长度,有降低后尿道吻合成形术难度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能量冲击波治疗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低能量冲击波治疗(LI-ESWT)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2例外伤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吻合术后诊断为外伤性ED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6±11)岁。其中骨盆骨折尿道断裂46例,骑跨伤尿道断裂16例。患者均诉外伤后即出现ED,病史(12.2±4.7)个月。62例中30例采用LI-ESWT(冲击波组),年龄(33±11)岁,病史(12.7±5.1)个月,阴茎勃起硬度评分(EHS)(1.50±0.51)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8.57±3.98)分,其中轻度(12~21分)6例、中度(8~11分)9例、重度(≤7分)15例。32例未接受任何治疗,仅与冲击波组同时间点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年龄(39±12)岁,病史(11.7±4.4)个月,EHS(1.47±0.51)分,IIEF-5评分(8.50±5.24)分,其中轻度(12~21分)8例、中度(8~11分)9例、重度(≤7分)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冲击波组对3个不同部位(阴茎干和左右侧阴茎脚),发射3 000次冲击波,能量强度为0.09 mJ/mm 2;每周2次,治疗全程共6周。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和冲击波治疗后4、8、12周评价观察指标,包括IIEF-5、阴茎夜间勃起测试(NPT)和EHS、性生活日记(SEP2)。 结果:治疗后冲击波组和对照组的IIEF-5分别为(15.67±3.89)分和(9.41±4.66)分,IIEF-5增加值分别为(7.10±3.79)分和(1.03±0.97)分,EHS分别为(2.60±0.62)分和(1.53±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EP2问题2回答"是",即阴茎勃起后能成功插入阴道的比例分别为67%(20/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按照IIEF-5增加5分计算有效率,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21/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按照EHS评分为≥3分计算有效率,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20/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NPT监测冲击波组治疗后符合正常有效勃起16例(53%),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 P<0.01)。冲击波组和对照组随访至治疗后8周和12周,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冲击波组治疗过程和治疗后均未发现并发症。 结论:LI-ESWT能显著改善外伤性ED患者的勃起功能,是外伤性ED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直肌外侧入路结合Pfannenstiel入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Pfannenstiel入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Pfannenstiel入路治疗的20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患者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为18~55岁,平均42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1例,C型9例。12例患者合并髋臼骨折。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平卧位进行,先联合泌尿外科医师采用Pfannenstiel入路一期行尿道会师术,再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复位固定髋臼或骨盆骨折。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240 min,平均140.5 min;单纯尿道会师手术时间为20~30 min;术中出血量为400~2 000 mL,平均730 mL。术后按照Mears和Velyvis复位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6例,复位不满意1例。20例患者术后获12~68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0~4.5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18/20)。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1例患者出现腰骶干神经牵拉伤;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满意;3例患者尿道狭窄;5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未见腹壁疝及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结合Pfannenstiel入路能有效复位固定骨盆及髋臼骨折,并可一期修复尿道,腹壁疝及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对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存在分歧,本文系统回顾了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方面的文献,总结了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骨盆骨折发生时,球膜连接部尿道受到剪切力而发生部分损伤或断裂。对于可疑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男性患者应首选逆行尿道造影检查,女性患者可以通过尿道镜来鉴别尿道损伤与阴道损伤。同时超声、CT和MRI可帮助鉴别是否存在其他器官损伤。后尿道损伤的治疗包括耻骨上膀胱造瘘、一期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和延迟尿道成形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海绵体和人工括约肌同期植入术治疗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术后重度勃起功能障碍和重度尿失禁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同期行人工阴茎海绵体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术后重度勃起功能障碍和重度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3例,年龄分别为42,32,28岁。均为外伤后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狭窄,例2左下肢缺失,例3右下肢缺失。患者均表现为排尿困难,自述无勃起感觉。术前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示后尿道狭窄,长度分别为2、2、3 cm。夜间勃起功能测试均无勃起反应,均为重度勃起功能障碍。后尿道狭窄经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治愈,尿道通畅。术后再次行夜间勃起功能测试提示仍为重度勃起功能障碍,予西地拉非和他达拉非治疗3个月。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评分为1、2、2分,阴茎夜间勃起功能测试仍无有效勃起,为重度勃起功能障碍。术后控尿功能差,每日应用尿垫数量分别为6、6、8块,采用盆底康复训练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均提示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 h尿垫试验结果分别为30、32、82 g。3例均行人工阴茎海绵体和人工尿道括约肌同期植入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蛙式位。于阴囊上部做横切口,首先分离尿道,将人工尿道括约肌袖套套入。再分别行左右两侧阴茎海绵体窦扩张,测量海绵体长度,选择合适的人工阴茎海绵体分别植入。将水囊分别置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将控尿开关置于阴囊上方,勃起开关置于阴囊下方。测试控尿和勃起功能正常后关闭切口。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人工阴茎海绵体和人工尿道括约肌同期植入手术时间分别为270、260、240 min。术后1周拔除尿管,术后2周开始训练使用勃起开关,1周后3例均可自控达到充分勃起。术后6周激活控尿开关,3例均控尿正常,无需尿垫。随访12~18个月,2例勃起和控尿功能正常;1例术后2个月出现尿道腐蚀,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行原人工括约肌全套取出、尿道修复,同期植入新的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顺利,再次术后随访1年,控尿和勃起功能正常。结论:同期行人工阴茎海绵体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治疗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术后重度勃起功能障碍和重度尿失禁,可以缩短手术周期时间,减少费用,减少创伤,效果确实,但对患者的经济、心理、身体情况,以及术者的技术条件要求高,手术复杂、风险大,仅合适有条件的单位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经会阴尿道吻合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骨盆骨折尿道损伤(PFUI)后尿道断裂行经会阴尿道吻合术的病例,探讨影响其术后狭窄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收治的33例PFU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影响其术后狭窄进展的危险因素[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围手术期感染、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机)、尿道病损长度等],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失效时间分析),将Log-rank检验存在差异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患者的尿道病损长度( χ2=4.843, P=0.028)、手术时机( χ2=4.286, P=0.038)、围手术期感染( χ2=5.022, P=0.025)是导致术后狭窄进展的危险因素。将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三个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手术时机对应的 P值为0.428,为不重要变量,从模型中去除,分析剩余的尿道病损长度及围手术期感染两项指标,结果显示:预后指数(PI)越大,患者预后越差(均 P<0.05)。 结论:经会阴尿道吻合术前评估伤情,准确测量尿道病损长度,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积极控制围手术期感染,对延缓患者术后的狭窄进展、减少复发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和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端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和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端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腹腔镜切开取石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上端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成功率及术后2个月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输尿管断裂、肾周积液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2组患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机体创伤较小,取石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