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瘤控效果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SPERP)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瘤控效果,探讨影响RA-SPERP瘤控效果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RA-SPERP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共94例,患者中位年龄及PSA中位数分别为70岁和49.8 ng/ml,所有患者均为高危前列腺癌(PSA>20 ng/ml或GS>7或cT2c;任何PSA,任何GS,cT3~4或cN+)。建立腹膜外通道后,安置Lagiport套件,连接da Vinci Si系统后进行前入路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以根治病理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6周PSA是否达到根治水平作为RA-SPERP的瘤控效果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瘤控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A-SPERP,无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病理报告提示切缘阳性11例(11.70%),术后6周复诊检查PSA未达根治标准(PSA≥0.2 ng/ml)共14例(14.89%)。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切缘阳性事件与术前较高的T分期有关,其OR=2.450;术后6周PSA未达根治标准事件,则与初诊PSA、前列腺穿刺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且各自变量的OR值均>1,由此建立预测术后PSA无法下降到根治水平的列线图。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实施RA-SPERP安全可行,手术的瘤控效果可靠。术前细致评估个体的肿瘤部位与肿瘤负荷是降低切缘阳性率及避免术后PSA无法降至根治水平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级面纱法3D腹腔镜下经腹膜外途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超级面纱法3D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前列腺切除术在基层医院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进行3D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88例临床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技术差异分为超级面纱组(3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纳入排除标准相同,术前排尿正常、规律性生活,术前临床分期cT1~2N0M0.超级面纱组采用既往报道的超级面沙法完成手术,保留前列腺周围组织结构并重建,对照组采用其他手术技术.记录并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理情况、术后随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尿失禁恢复及性功能恢复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无二次手术、中转开放、中途改变手术方式或术后非计划再次入院等记录.超级面纱组的手术时间、预计手术失血量高于对照组[(177.3±56.3)min、(130.5±69.7)ml 比(159.9±44.4)min、(117.9±65.4)ml,t=1.621、0.87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控方面,超级面纱法组在即刻、1个月及3个月的尿控恢复率高于对照组(33.3%、71.8%、87.2%比 14.3%、32.7%、57.1%,x2=6.075、13.308、9.4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功能恢复方面,1个月及12个月IIEF评分≥12分的患者比例在超级面纱法组中高于对照组(30.8%、64.1%比10.2%、42.9%,x2=5.893、3.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级面纱法3D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应用可行,有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对高级医疗资源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芒硝外敷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普外科疾病,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相比传统无张力修补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途径之一[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克氏针辅助双钩注水疝针在儿童复杂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借助克氏针辅助双钩注水疝针行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在儿童复杂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6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普通钩针组(309例,行单孔腹腔镜下双钩注水疝针术)与克氏针辅助组(57例,行克氏针辅助单孔腹腔镜下双钩注水疝针术),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秩合检验比较2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与普通钩针组相比,克氏针辅助组患儿手术年龄更小[(2.87±1.88)岁比(4.91±2.39)岁],疝囊体积更大[17 303.89(8 622.49,37 295.42) mm 3比9 650.97(3 849.24,17 539.51) mm 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07、 Z=-4.218,均 P<0.001);2组患儿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疝囊体积>10 000 mm 3为巨大疝标准,克氏针辅助组中巨大疝占比70.18%(40/57例),普通钩针组中巨大疝占比47.25%(146/309例)。克氏针辅助组总体手术时间较普通钩针组长[20(15,20) min比15(15,20) min]( Z=-2.842, P<0.05),但对于疝囊体积>10 000 mm 3的巨大斜疝,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16个月,2组均无复发病例。 结论:对于儿童巨大疝或内环处后腹膜皱襞明显,疝囊和腹壁之间瘢痕黏连较重的复杂性腹股沟斜疝,置入克氏针辅助有利于疝钩针顺利跨越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且作为单孔腹腔镜手术,无需增加Trocar孔数目,手术瘢痕较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人脑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老年人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义乌復元私立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积水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开腹V-P分流术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辅助下V-P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脑积水分级评分,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77.05±18.54)分]、ADL评分[(84.83±17.75)分]均高于对照组[(63.25±16.18)分、(63.76±15.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17, P=0.002; t=5.12, P < 0.001);研究组治疗后脑积水分级评分[(3.77±2.41)分]低于对照组[(6.61±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9, P < 0.001)。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6, P <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低于对照组的40.63%(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33, P < 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V-P分流术可对导管位置精确定位,治疗老年人脑积水的效果更佳,可加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肾移植取-植一体术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开放肾移植手术的效果确切,但创伤大,术后切口出血、感染发生率高。普通腹腔镜只有二维视野、长直腹腔镜器械无法弯曲,用于肾移植术血管吻合的难度较高。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能提供高清三维的视野、灵活可自由旋转的机械臂和减震滤颤功能;2010年Giulianotti等 [1]报告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手术(robotic-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RAKT),2011年Boggi等 [2]实现了腹膜外化RAKT。为验证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腔镜供肾切取-移植术中的可行性,为优化肾移植技术开拓新思路,2020年8月我们进行了2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肾移植取-植一体术,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下肢大面积难愈性创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植皮修复下肢大面积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多处骨关节、肌腱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5~50岁,平均32.6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2 cm~53 cm×21 cm。手术分2期进行,一期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覆盖创面,术后待大网膜移植成活后,二期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对大网膜及皮片成活情况、并发症、下肢外观和功能等进行观察、随访。结果:1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大网膜切取面积25 cm×10 cm~35 cm×5 cm,术后移植大网膜全部成活,未发生肠粘连、肠扭转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皮片切取面积36 cm×8 cm~45 cm×22 cm,16例患者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例移植皮片局部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下肢外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对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多处骨、关节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创面,行腹腔镜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二期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愈合后外观、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手术清除感染性胰周坏死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白求恩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胰周感染性坏死(IPN)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对照组(传统剖腹坏死组织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淀粉酶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但两组术后胰瘘、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病死率、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肺复苏后原发性直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男,62岁,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治疗后6 d,胸闷、憋喘2 d”就诊,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6 d前因心源性猝死于外院行心肺复苏,复苏成功后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提示心肌梗死并置入冠脉支架。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28%,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高敏肌钙蛋白17.400 ng/ml,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35 000 pg/ m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77×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入院8 d后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术后第9天出现下腹痛,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04×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6%。行腹部CT检查提示直肠扩张,腔内大量内容物(图1)。术后第10天患者下腹痛加重并出现高热、腹膜炎体征。腹部CTA检查提示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图2,3)。急诊行腹腔镜下探查发现直肠上段前壁坏死(图4),行Hartmann手术(切除坏死直肠,远端直肠封闭,近端结肠造口)。术后病理检查示:直肠壁组织急性化脓性炎,部分组织坏死。术后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经积极治疗,于术后第35天治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囊性神经母细胞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囊性神经母细胞瘤(cystic neuroblastoma,CNB)的诊治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6例囊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6例均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囊性包块切除术;收集患儿术后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均于产前经B超发现腹腔囊性包块;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腹腔囊性包块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年龄8~38 d,中位年龄12 d;手术时长60~120 min,平均87 min;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5.6 mL;无一例术中输血病例。术后住院时间7~11 d,平均9.5 d。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均未行化疗。随访6~71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囊性神经母细胞瘤有良好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为避免其早期恶化转移,可尽早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囊性神经母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