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期重点号为慢性鼻窦炎(CRS)内在型与精准诊疗。CRS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之一,即使采取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出现复发,可能与CRS复杂的发病机制和高度的异质性有关,因此对CRS的精准分型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突破口,而内在型的研究则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述评《加强国人慢性鼻窦炎内在型研究 推进精准诊疗》从国内外CRS内在型研究最新进展入手,探讨了内在型同临床疗效之间的联系,以期通过加强国人内在型研究推动CRS精准诊疗策略的构建。基于内在型对CRS进行个体化治疗已取得国内外鼻科专家的普遍共识,但如何根据CRS的内在型进行内镜术式选择目前仍没有结论。专家论坛《基于内在型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通过介绍CRS内在型的分型标准、国人CRS内在型的区域异质性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重点阐述基于内在型的CRS内镜鼻窦术式的选择,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RS个体化治疗的理解。近期,随着数字信息化在CRS临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WSI)的深度学习技术在CRS内在型的精确诊断中展露了重要的作用。论著《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的人工智能鼻息肉分型及JESREC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基于WSI的人工智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发现基于人工智能和WSI诊断的嗜酸性CRSwNP患者的过敏症状和哮喘比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血清总IgE水平较高,鼻息肉中炎性细胞百分比与非嗜酸性CRSwNP患者存在差异,且日本难治性嗜酸性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ESREC)诊断标准在该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述《基于人工智能的慢性鼻窦炎内在型诊断助力精准医学》概括了近期有关国人CRS内在型和人工智能在CRS内在型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论著《CD8 +Treg细胞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研究》旨在明确CD8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CRS患者鼻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鼻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关系。发现CD8 +Treg细胞在CRSwNP患者尤其是嗜酸性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所占比例降低,与细胞毒性T细胞(Tc)2、Tc17趋势相反,与Eos计数呈负相关。提示CD8 +Treg比例降低可能与CRS患者鼻黏膜免疫失衡及Eos浸润有关。论著《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与鼻息肉内在型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发现尽管高嗜酸和低嗜酸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综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整体评估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结合表型和内在型,分析总结“病”和“人”的整体评估以及如何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为下一步精准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治疗CRS的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CRS的生物靶向治疗正逐渐走入临床。继续教育园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生物靶向治疗》介绍了CRS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讨论了生物靶向治疗的患者选择和疗效评估,并展望了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除了重点号内容外,本期还推出了《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新指南在《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近5年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更新了较多内容,特别添加了环境控制、抗IgE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策略,详细扩充了免疫治疗相关内容,与当前变应性鼻炎研究热点和临床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旨在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严谨、细致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富马酸伏诺拉生在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门诊就诊的8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44例,年龄18~77(45.54±13.53)岁。根据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上述患者拟诊为LPRD。其中富马酸伏诺拉生组患者45例(口服富马酸伏诺拉生,20 mg,qd),艾司奥美拉唑组患者44例(口服艾司奥美拉唑,20 mg,bid),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分别评估其RSI、RFS,比较其变化。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RSI及RFS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有明显缓解。富马酸伏诺拉生组:治疗前RSI为(12.62±7.18)分,治疗后RSI为(4.74±3.87)分, t=6.91, P<0.001;治疗前RFS为(10.78±2.29)分,治疗后RFS为(8.24±2.45)分, t=7.06, P<0.001。艾司奥美拉唑组:治疗前RSI为(13.27±6.95)分,治疗后RSI为(6.02±4.28)分, t=7.50, P<0.001;治疗前RFS为(10.59±3.14)分,治疗后RFS为(8.14±3.30)分, t=5.41, P<0.001,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富马酸伏诺拉生组86.7%,艾司奥美拉唑组77.3%, χ2=1.443, P=0.486)。 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能有效缓解LPRD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其治疗效果不劣于艾司奥美拉唑,可以作为PPI的补充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踔厉前行 推进咽喉反流性疾病研究的深入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咽喉反流性疾病在定义、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取得很多进展,国内学者对《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进行修订,以提高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同时提出当前该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国内学者不懈努力,深入研究,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贡献出创新性的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x-pH监测与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试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4 h咽喉Dx-pH监测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试验(简称PPI试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60例经临床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疑似诊断LPRD且从未接受过PP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6~72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患者先行24 h咽喉Dx-pH监测,再接受8周的PPI试验治疗,根据治疗后RSI评分评估疗效。数据统计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和一致性检验。结果:(1)60例患者中Ryan指数阳性13例,阴性47例,阳性率21.7%(13/60);PPI试验结果阳性33例,阴性27例,阳性率55.0%(33/60)。13例Ryan指数阳性患者中PPI试验结果阳性13例,阴性0例;47例Ryan指数阴性患者中PPI试验结果阳性20例,阴性27例。若以PPI试验阳性作为确诊LPRD的金标准,Ryan指数的敏感度为39.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7.4%。Ryan指数与PPI试验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69( P<0.01)。(2)选择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作为诊断指数,60例患者中阳性34例,阳性率为56.7%(34/60);34例患者中PPI试验阳性29例,阴性5例;而在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的26例患者中,PPI试验阳性4例,阴性22例。以PPI试验阳性作为确诊LPRD的金标准,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指数的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81.5%,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84.6%。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与PPI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96( P<0.01)。 结论:24 h咽喉Dx-pH监测以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作为LPRD诊断指数时与PPI试验结果相关性较好;24 h咽喉Dx-pH监测技术可作为疑似LPRD患者的确诊手段,临床尚需完善更灵敏准确的诊断指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的基本心理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h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187例LPRD患者(研究组)和75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心理人格特征,其中研究组男性102例,年龄20~71(45.42±10.67)岁,女性85例,年龄18~65(40.97±11.53)岁;对照组男性41例,年龄18~67(41.08±12.03)岁;女34例,年龄20~65(42.55±12.78)岁。LPRD患者按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8周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组(79例)和有效组(108例),分析各组MMPI调查结果。采用SPSS 24.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RD患者在Hs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Hy癔病量表、Ma轻躁狂量表及外显性焦虑量表(Manifest Anxiety scale,MAS)的T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值分别为6.304、4.293、5.750、2.694、5.178, P值均<0.05)。对比79例治疗效果显效LPRD患者和108例治疗效果有效LPRD患者的MMPI测试结果,Hs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Pt精神衰弱量表、附加量表中的Ma轻躁狂量表、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显效组患者的T分值均低于有效组患者。相关性分析显示,反流症状指数(RSI)评分与Hs疑病量表、Hy癔病量表、Ma轻躁狂量表、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值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21,0.402,0.393,0.581, P值均<0.05);反流体征评分(RFS)与Hs疑病量表、Hy癔病量表及MAS外显性焦虑量表的T分值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15,0.321,0.375, P值均<0.05)。 结论:LPRD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人格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于自己、夸大病情、抑郁、敏感、心理问题躯体化、易怒狂躁等。LPRD患者无论是主观症状(RSI)还是客观体征(RFS)上的严重程度均与其心理人格特征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教练技术在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教练技术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14例LPR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练技术进行延续护理。采用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SI)、咽喉反流体征量表(RFS)、LPR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RFS、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RFS、R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健康教练技术应用于LPRD患者术后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7—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电子喉镜检查的咽喉部不适患者181例。其中男51例,女130例,年龄20~71(45.6±10.0)岁。依据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及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LPRD组95例与非LPRD组86例。纳入性别、年龄、Hp感染、吸烟、饮酒、甜食、辛辣饮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其中 P<0.05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Hp阳性与Hp阴性LPRD患者的RSI、RFS评分差异。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是LPRD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34, 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LPR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190,95%可信区间1.184~4.059, P=0.012)。LPRD组中,Hp阳性患者的RSI、RFS评分分别为(25.28±2.81)、(16.47±2.96)分,Hp阴性患者分别为(17.56±2.69)、(12.70±2.05)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45、7.04, P值均<0.001)。 结论:Hp感染是LPRD发病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加重LPRD患者的症状及体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对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特征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咽喉嗓音外科就诊的具有LPRD症状的141例患者资料,男性118例,女性23例,年龄28~75(56.72±10.04)岁。被纳入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24 h-HEMII-pH)监测、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24 h-HEMII-pH监测结果中有一次咽喉部反流事件作为LPRD的诊断标准,24 h记录食管下段pH<4.0的时间大于4.0%或DeMeester评分>14.7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其中,LPRD和GERD均为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L&G组,LPRD阳性而GERD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L组,LPRD阴性而GERD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G组,LPRD和GERD均为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N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反流的临床特征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24 h-HEMII-pH结果,116例(82.3%)患者被诊断为LPRD,45例(31.9%)患者被诊断为GERD,其中IL组有82例(58.2%),L&G组有34例(24.1%),IG组有11例(7.8%),N组有14例(9.9%)。基于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共有106例患者结果为阳性,L&G组的总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94.1%)、晨起检测的阳性率(70.6%)均显著高于IL组(75.6%,26.8%)、IG组(63.6%,27.3%)和N组(35.7%,28.6%), χ2值分别为19.01和20.81, P值均<0.001。L&G组患者的RSI评分(14.0)显著高于IL组(7.0)、IG组(1.0)和N组(0), H=52.26, P<0.001。L&G组和IL组在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2, P>0.05)。 结论:合并GERD使LPRD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咽喉不适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其中由咽喉反流性疾病引起的不适占据一部分,此类患者咽喉部的感觉异常及感觉过敏可能与其咽喉部感觉神经高敏感性相关。酸敏感离子通道是位于中枢及外周神经元上对胞外组织酸高度敏感的离子通道,并介导伤害性感觉的产生,可能参与咽喉部的感觉高敏。目前,关于酸敏感离子通道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酸敏感离子通道所介导的伤害性感觉研究做一综述,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反流症状评分-12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汉化反流症状评分-12(reflux symptom score 12,RSS-12)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和诊断能力。方法:采用Brislin模式对RSS-12量表进行系统性翻译,量表包括耳鼻咽喉、消化道和呼吸道三个维度的症状,共12个条目,并从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影响三个方面评估。用中文版RSS-12随机抽查2021年3月至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门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432例患者,其中413份为有效问卷,年龄17~78(40.8±13.3)岁,女性203例,男性210例。采用SPSS 26.0、AMO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量表性能的分析。结果:量表各条目之间区分度高、与维度之间相关性较强。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67~1.00,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1;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58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适配度良好,与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效标相关系数为0.796;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4,重测信度为0.939,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为0.892,均表现出较高的信效度水平。以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pH(24 h MII-pH)为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诊断标准,RSS-12量表诊断符合率79.4%,敏感性0.768、特异性0.857,总分大于20分判断为LPRD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结论:中文版RSS-12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诊断能力,可作为LPRD诊断的筛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