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医师职业精神研究前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聚焦医师职业精神文献的外部特征和研究前沿,为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与评价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科学计量学工具HistCite和CiteSpace对发表于2013至2022年的医师职业精神文献进行外部特征描绘和共被引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 825篇,发文量年均增长率为5.5%,刊载于1 008本期刊,作者分布于105个国家或地区的4 056家研究机构。研究前沿主题聚焦于医师职业身份形成、医师职业精神培养、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与非专业行为、医师心理品质、社交媒体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医务人员管理能力培养、理论域框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等7个主题。结论:医师职业精神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研究前沿主题集中于医师职业精神的主体研究(内涵、培养和评价)和相关研究(影响因素、相关能力和基于理论域框架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品质管理圈活动对人工气道管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提高人工气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气道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意外脱管情况、每日吸痰次数、湿化效果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呛咳、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及黏膜出血,且研究组患者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为4.00%,每日吸痰次数为(3.22±1.08)次,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湿化满意率为96.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6.00%;另外,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0.26±4.2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的(60.61±5.28)分,且其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采取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且该模式对提高湿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徐汇区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发展现状访谈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徐汇区为例,了解上海市家庭医生团队工作现状,包括高效优质程度、对整合型服务的理解与实践程度。方法:该研究为定性访谈。于2021年4月29日至6月2日,对上海市徐汇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11名)、分管副主任(12名)以及家庭医生团队成员(30名)开展半结构化与结构化相结合的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围绕整合型、高品质工作模式发展程度及实现该模式可采取的方式和面对的挑战,共通过2个阶段4场次完成。在访谈对象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录音,转录形成原始资料,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区均以大团队模式开展签约工作,主要签约老年人,多数签约对象并未被纳入健康管理和后续服务中。团队由家庭医生及助理组成,工作形态仍以常规门诊、慢性病随访、老年人体检为抓手,提供常态化服务。在如何输出高质量整合型服务问题上,大部分医生(12/13)认为应以签约对象个体作为精细化服务的单位,可开展全面健康状况评估、优化用药方案、生活方式指导、医院内一站式服务等;仅1名医生提出以家庭为管理单位。在升级工作模式和服务质量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不足是主要阻碍,公共卫生工作占据大量时间,但并未转化成健康管理和服务中的有利资源和便利条件;其次工作流程中非必须家庭医生承担的工作,交由专业助理担任是重要突破方法;而信息化、服务空间和药品供应也是保障可输出整合型、高品质服务的关键。结论:徐汇区家庭医生团队组织结构相对成熟,但整合型、高质量服务输出尚未达到。需区域统筹、加大力度来实现医防融合,为家庭医生开展高质量服务赢取时间。同时还需培育得力的家庭医生助理,提供与家庭医生工作属性和目标相匹配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开辟整合式健康管理的服务空间,保障药品的全口径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氮处理对玉米早期发育胚乳中氨基酸水平和转录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氮素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形成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为挖掘早期发育的玉米胚乳响应低氮胁迫的关键基因,揭示玉米胚乳抵御低氮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在低氮和足氮处理下,对授粉后第6天的自交系B73玉米胚乳进行氨基酸含量、氨基酸衍生物含量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生理测定表明,低氮胁迫下,玉米胚乳中10种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含量升高,其中苏氨酸、β-氨基异丁酸、组氨酸、β-丙氨酸、赖氨酸含量升高程度最大,其升高范围介于71.1%~153.1%;而其余21种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含量降低,其中鸟氨酸、胱氨酸、天冬酰胺、苯丙氨酸、α-氨基丁酸含量下降程度最大,其下降程度范围介于51.6%~65.8%.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足氮处理相比,低氮胁迫下玉米胚乳中鉴定到3185个显著上调和2612个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检测到参与氮代谢途径和氰基氨基酸代谢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2和9个,AP2/ERF-ERF、bZIP、WRKY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别为20、10和21个.这些候选基因可能是玉米胚乳抵御低氮胁迫响应的重要基因资源,其为玉米胚乳应答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及耐低氮玉米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病毒病害对滇黄精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明确病毒侵染对滇黄精生长发育、根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滇黄精主产区曲靖和玉溪种植的4年生滇黄精田间抗病和感病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毒侵染后滇黄精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氧化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块茎生物学性状和药用有效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滇黄精遭受病毒侵染后,叶片细胞质中散布线状病毒粒子及其聚集形成的大量内含体,细胞内叶绿体结构严重受损,部分已发生解体;(2)感病滇黄精叶绿素发生降解,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了 22.97%和35.38%,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分别降低了 49.75%、11.25%和5.79%,光合作用效率明显减弱;(3)感病滇黄精叶片细胞膜发生强烈的脂膜过氧化反应,MDA含量升高了 117.17%,SOD、POD、PPO、PAL活性极显著升高,其中PPO活性平均升高了 61.81%;(4)感病滇黄精地下根茎的膨大和嫩芽的生长受阻,单株鲜质量降低了49.47%,根茎中多糖的相对含量减少了 6.97%,皂苷、黄酮、总酚含量分别减少了 23.31%、15.32%、11.07%.[结论]滇黄精遭受病毒侵染后,抗氧化酶防御反应虽然被激活,但细胞膜仍严重受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最终导致根茎产量和药用品质显著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特种稻黑米和红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黑米和红米特种稻是一类由于色素沉积而导致种皮表现出黑(紫)色或红色的特殊稻种资源,其营养物质丰富,除了含有比白米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外,还富含花青素(原花青素)、黄酮类、萜类等生理活性物质,其营养物质及价值都远超白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稻米消费者的青睐.我国黑米和红米资源丰富,合理利用这些营养丰富的黑米和红米资源,创制优异的黑米和红米新种质并培育出新品种,对于推动特种稻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4个阶段概括了黑米和红米的研究历史并介绍了我国黑米和红米资源的分布情况,综述了黑米和红米的品质、产量、抗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黑米和红米在品质差异及形成机制上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黑米和红米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并提出了对黑米和红米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为黑米和红米的新品种培育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密旋链霉菌Act12对党参根系形态及药材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党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滋补中药,市场需求量很大.本研究以1年生党参种苗为材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复合肥(750 kg·hm-2)、有机肥(15 t·hm-2)以及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处理(9 t·hm-2Act12菌剂+10 t·hm-2有机肥)对党参根系形态、次生代谢物含量以及党参炔苷代谢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明确3种肥料对党参根系形态及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10t·hm-2有机肥,传统施肥模式)相比,3种施肥处理均促进了党参根系生长,形成了不同的根系形态;3种施肥处理均提升了党参多糖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其中,Act12菌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qRT-PCR分析显示,3种施肥处理提升了党参炔苷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Act12菌剂处理效果最显著;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CpHCT和CpFAD基因的表达量与苍术内酯Ⅲ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3种施肥处理均能提升党参的产量与品质,其中施用Act12菌剂处理的效果优于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处理,是提升党参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大豆铝激活苹果酸转运家族基因GmALMT8的鉴定与功能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鲜食风味是影响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与有机酸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有机酸合成机制对于菜用大豆的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大豆毛状根系统,探究与苹果酸含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GmALMT8、GmIF7GT5和GmAP在调控苹果酸含量方面的功能,结果表明:在GmALMT8-OE毛状根中,GmALMT8基因表达量与苹果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空载对照毛状根,而GmIF7GT5和GmAP毛状根中苹果酸的含量无显著变化.鉴于已经报道的ALMT家族基因的苹果酸转运功能,推测大豆中GmALMT8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在调控苹果酸含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验证GmALMT8-OE毛状根中苹果酸含量的变化是否由GmALMT8 基因表达的改变所引起,本研究采用蘸花法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ALMT8基因.与阳性毛状根中苹果酸测定的结果相类似,过表达GmALMT8显著提高了 T2代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种子中的苹果酸含量,进一步证明GmALMT8的稳定表达能够提高苹果酸含量,明确GmALMT8基因在大豆中具有调控苹果酸含量的生物学功能,丰富了大豆有机酸的理论研究,对菜用大豆优质育种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问题导向下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模式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党政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在组织管理层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通过强化系统思维、构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在制度体系层实现有机融合;坚持党政同向发力,提高医院综合服务品质,在行为层实现有机融合;通过重视思想交融、以严格的政治标准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在文化层实现有机融合.经过系统性的组织变革,探究一条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新思路,初步形成一种富有创新活力和成果效能的工作新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药用植物生物信息数据库及生产布局可视化分析平台(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前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认识已进入到跨组学、跨学科智能新阶段,迫切需要将这些大数据进行整合并交互应用,形成统一、多层次的研究体系和大数据平台.道地药材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来源,是中医药特有的品质优劣概念和综合判别标准.国内外已建立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全球药典基因组数据库(GPGD)等为代表的数据库平台,但未能及时反映新近的大量地理资源、表型、化学成分和遗传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四川省是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最新统计中药品种数超过8 000种,川产道地药材品种86种,是我国药用植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该文基于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及相关成果,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例构建药用植物生物信息数据库及生产布局可视化分析平台,涵盖了地理资源数据、表型数据、化学成分数据和遗传资源数据等,有效地将川产道地药材多维度数据统一整合,并提供不同层面的数据交互应用.该平台不仅是首个针对川产道地药材的大型多维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可为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鉴定、药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优良品种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该平台提供的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代表的药用植物资源基础信息和数据支撑,对我国及全球药用植物开发利用也不无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