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蜀华以"苦甘合化"立法治疗高血压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多重不良后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由于本病常见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等肝火上炎、肝风上扰之象,故多数医家使用苦寒药物以直折热势,清热泻下.全国名中医唐蜀华教授认为,高血压辨证要把握虚实两端,即肝风上扰、肝肾不足,病机关键在阴虚阳亢.唐教授认为治疗高血压若纯用大量苦寒药物,阳亢虽平却忘顾阴液之虚,降压效果不稳且难以长期维持.唐教授基于"苦甘合化"立法组方,苦、甘药物合用,以苦寒制阳亢,用甘寒补阴虚,并自拟"苦尽甘来饮",清肝泻火息风的同时顾护阴液,其中甘寒之甜叶菊可防苦寒化燥伤阴.全方泻实补虚并重,治疗高血压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唐蜀华教授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析唐蜀华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和病历,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唐蜀华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归纳其谴方用药的规律,并予病案佐证,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唐蜀华教授认为"阴虚瘀热"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唐教授以该病机为指导,以自拟具有滋养肝肾、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作用的芦黄颗粒为基础加减运用,显著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延缓了冠心病病程的发展,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唐蜀华教授以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对指导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从房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和对复方关白附汤药物组成、配伍意义、中药药理等分析,明确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中医机理,并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彰显复方关白附汤的疗效优势,最后列医案进行佐证.结果: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不仅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的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毒副反应小.结论: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蜀华教授辨治汗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汗证,总因阴阳失调而致汗液失司.唐蜀华教授对中医经典仔细研读并反复验之临床,总结出汗证辨证论治在阴阳“两纲”基础上,尤重“六要”之热与虚.热有虚热、实热之分,具体成因有因气、因湿、因痰、因瘀及阴虚之别;虚则以表虚为主.唐教授认为,汗证属湿热、阴虚、表虚者尤多,且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擅用黄连平胃散、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并强调辨治汗证需先明汗与气、血、阴、阳间的有机联系,多方兼顾,灵活加减.效欠佳时,亦可选用敛汗治标之品一二味.且汗与小便其实皆水,重用黄芪补气利尿,临证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蜀华教授辨治胸痹的经验撷英
编辑人员丨2023/8/6
唐蜀华教授提出胸痹为“本虚标实”证,本在气阴两虚,实多见痰瘀热.以“补、通、清”为治法,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清热”法进行辨治,注重“痰”“瘀”“热”并重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精灵方加减治疗胸痹,多年来疗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蜀华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撷粹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血压病的病机总属阴虚阳亢,早期以风阳偏亢为主,中期阴虚阳亢或阴虚为主,晚期阴阳俱虚,临床诊治当辨风、火、痰、瘀、虚五大证候要素.唐蜀华教授坚持病证结合,用药性理互参,并且明确提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的五大目标,宜汤剂与颗粒剂交替使用,结合西药持续、稳定降压,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蜀华教授从肝论治不寐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唐蜀华教授认为不寐与肝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故从肝论治,总结出肝气郁滞、肝火(阳)上扰、肝血亏虚3个证型及治法方药.在治疗不寐时,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高血压病中医学术团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分析当前高血压病的中医学术团队及其研究领域.方法 检索2009-2018年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应用RegexBuddy软件,提取作者、研究机构等信息,依据普莱斯定律,遴选核心作者候选人,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进行测评,确定核心作者,采用Netdraw软件绘制核心作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识别学术团队.结果 检索到高血压相关文献9 442篇,共涉及6 187位作者,计算综合指数,最终纳入核心作者69人,包含9个学术团队,分别是符德玉团队、韩学杰团队、胡元会团队、杜宇征团队、申春悌团队、唐蜀华团队、何佳团队、杨传华团队、方显明团队,各团队主要从对高血压痛的中医认识、基本病机、常见证候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各有侧重,其中6个团队开展了证候研究,5个团队形成经验方或经典名方开展疗效观察研究.结论 各学术团队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具有趋同性,血瘀、痰浊、阳亢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各团队辨证组方用药则各有侧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唐蜀华教授从"瘀热"论治急性冠脉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唐蜀华教授从"瘀热"理论入手,提出"瘀热"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病机,辨证依据"瘀"和"热"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热重于瘀、瘀重于热、瘀热并重、热入心包4个证型.治疗上善用清热化瘀、凉营通窍的方法,分别采用犀角地黄汤、血府逐瘀汤、桃仁承气汤、安宫牛黄丸加减,同时结合病人症状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唐蜀华论脉象七要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唐蜀华教授提出诊脉时应注重脉象的七要素,即脉位、脉率、脉律、脉形、脉体、脉力与脉势,并力争从这七个方面做到脉诊的规范化、客观化、量化.现代中医可从脉诊中直接提取相对单一而易于把握的七大特征要素信息,用若干脉象要素术语对特定脉象进行多维扫描,描绘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立体脉象,以更细致地理解和掌握脉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