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唑来膦酸注射液诱发支气管哮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唑来膦酸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之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附视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PVP治疗,对照组给于口服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胶丸和钙剂,观察组给唑来膦酸注射液静滴、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和钙剂,治疗时间为1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指数及VAS评分、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 β-胶原特殊序列( β collagen special sequence, β-CTX)、I型胶原氨基前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PINP)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腰椎ODI指数及VAS评分分别为(14.64±4.06 vs 2.57±1.12),术后1年对照组患者腰椎ODI指数及VAS评分分别为(19.32±3.84 vs 3.37±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42)。术后1年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大粗隆、Ward三角BMD高于对照组( P=0.000、0.000、0.000、0.000),血清BGP、 β-CTX、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0、0.000、0.000),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唑来膦酸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骨代谢,加速骨形成,增加患者BMD,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532例 乏力-重度低磷血症-慢性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一例应用唑来膦酸钠后导致肾小管损伤的病例。患者女,64岁,因“乏力1个月余,发现重度低磷血症”入院。入院后检查提示为以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失磷、失钾、丢失尿酸、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及小分子蛋白尿为表现的肾小管功能损伤。回顾病史发现,在治疗肺腺癌过程中,患者长期输注唑来膦酸钠,经调整唑来膦酸钠剂量,肾损伤有部分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PLC法测定唑来膦酸原料药中4种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建立唑来膦酸原料药中杂质A、B、C、D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itank Phenyl-Hexyl色谱柱(250mm×4.6mm,5 μm)对杂质A、B、C、D进行定量分析,以8 mg·mL-1的1-辛烷磺酸钠和0.037 mg·mL-1的EDTA-二钠为缓冲液,缓冲液-乙腈(4∶96)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mm,柱温为2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空白溶液不干扰对各杂质的检测;各杂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不小于0.990;各杂质的检测限分别为 192.6、545.5、126.0、150.0 ng·mL-1,定量限分别为629、1515、315、500 ng·mL-1;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82.4%、92.0%、95.9%,RSD分别为2.8%、2.7%、2.9%、2.4%;3批样品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各杂质的质量分数均低于0.3%.结论 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HPLC法适用于唑来膦酸原料药中杂质A、B、C、D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离子色谱法测定唑来膦酸原料药及其粉针剂中有关物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唑来膦酸原料药及其粉针剂中的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Dionex?IonPac?AS18Analytical(250 mm×4 mm)色谱柱,Dionex?IonPac?AG18Analytical(50 mm×4mm)为保护柱,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为淋洗液进行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1,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亚磷酸根和磷酸根与相邻峰的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度均大于1.5.亚磷酸根和磷酸根分别在2.075~20.750 μg·mL-1和2.000~20.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9;原料药中亚磷酸根和磷酸根的回收率分别在94.7%~108.0%和98.4%~106.3%,回收率RSD分别为3.6%和2.3%;粉针剂中亚磷酸根和磷酸根回收率分别在93.9%~100.4%和98.2%~104.4%,回收率RSD分别为2.5%和1.9%;重复性、精密度、耐用性、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3批原料药及粉针剂中均未检出亚磷酸根和磷酸根杂质.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操作简单,适用于唑来膦酸及其粉针剂中磷酸盐和亚磷酸盐杂质的质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HPLC法测定注射用唑来膦酸中3种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唑来膦酸中杂质B、C、D的HPLC法.方法 采用TitankPhenyl-Hexyl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以8 mg·mL-1的1-辛烷磺酸钠和0.037 mg·mL-1的EDTA-二钠为缓冲液,乙腈-缓冲液(4∶96)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1,柱温20 ℃,检测波长为215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杂质B、C、D之间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各杂质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6.0~454.5 ng·mL-1、315.0~1515.0 ng·mL-1;各杂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在0.999 3~1.000 0;平均回收率在93.1%~102.5%,RSD均小于10.0%;且3批注射用唑来膦酸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杂质B、C、D的质量分数均低于0.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好,适用于注射用唑来膦酸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不同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的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评价5种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国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长期成本-效果.方法: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视角出发,利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Markov模型,预测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累积医疗总成本和所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并计算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模型循环周期为1年,研究时限为40年.采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同时针对不同初始治疗年龄进行情境分析.结果:与碳酸钙/维生素D3基础治疗相比较,地诺单抗和唑来膦酸均为绝对优势方案.阿仑膦酸钠和雷洛昔芬与碳酸钙/维生素D3相比较,ICUR分别为34 021.00元·QALY-1和88 932.32元·QALY-1.当意愿支付阈值为80 976.00元·QALY-1(2021年中国人均GDP的1倍)时,阿仑膦酸钠亦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雷洛昔芬相对于地诺单抗、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3种药物,属于绝对劣势方案.特立帕肽与任何其他方案相比较均不具有经济性.结论:对于中国PMOP妇女而言,地诺单抗方案最具成本-效用优势,其次为唑来膦酸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究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序贯静滴唑来膦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各部位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椎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分别为(0.79±0.07)g/cm2、(0.72±0.02)g/cm2及(0.83±0.04)g/cm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0.73±0.05)g/cm2、(0.70±0.03)g/cm2及(0.76±0.10)g/cm2,观察组患者上述部位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2、3.922及4.596,均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及骨钙素(BGP)水平分别为(20.19±3.18)μg/L、(3.85±1.04)U/L、(0.27±0.10)μg/L 及(9.80±0.78)μg/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4.10±3.90)μg/L、(5.00±1.34)U/L、(0.41±0.12)μg/L及(8.00±0.12)μg/L,观察组患者BALP、TRACP-5b及CTX-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4、4.794、6.338及9.912,均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 25 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分别为(2.34±0.05)mmol/L、(1.19±0.05)mmol/L、(31.40±6.25)pg/ml 及(33.14±6.23)ng/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29±0.08)mmol/L、(1.15±0.08)mmol/L、(35.68± 7.31)pg/ml及(30.54±8.27)ng/ml,观察组患者Ca、P及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8、2.998、2.093及3.147,均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活力及身体疼痛评分分别为(74.62±7.00)分、(73.65±7.27)分、(75.10±6.00)分及(80.00±4.18)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5.10± 4.39)分、(63.29±6.30)分、(66.59±6.43)分及(71.26±5.90),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活力及身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7、7.615、6.842及8.547,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00%vs.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9,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治疗可提高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骨代谢和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恩沙替尼、安罗替尼、培美曲塞、唑来膦酸联用致重度贫血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4
1 例 42 岁男性Ⅳ期右肺腺癌患者,病史 9 年,既往曾予多种化疗和靶向药物,因疾病进展,靶向治疗调整为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联合安罗替尼、培美曲塞二钠和唑来膦酸抗肿瘤治疗.患者连续服用恩沙替尼胶囊82 d后,无明显诱因突发乏力,血红蛋白从用药前的 132 g·L-1 降至 59 g·L-1,确诊为重度贫血,考虑与恩沙替尼、安罗替尼、培美曲塞以及唑来膦酸相关,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为"可能".经停药、对症支持治疗后,入院第 6 天血红蛋白恢复至 97 g·L-1.恩沙替尼在我国上市时间较短,出现重度贫血的相关报道较少.该病例提示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关注使用经验较为有限的药物,及时发现其少见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系统评价双膦酸盐在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通过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电子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性的检索,并且手工搜索其他来源有关双膦酸盐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质量及其风险进行评估,并应用Rev Man 5.4和State 15.1软件对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股骨头塌陷例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率、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篇文献,共466例(569髋),其中干预组240例,观察组226例.8篇文献中2篇文献采用的双膦酸盐为唑来膦酸钠,其余均为阿仑膦酸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股骨头塌陷例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膦酸盐在延缓股骨头坏死进展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双膦酸盐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