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影响因素及与血清sHLA-G、ACA水平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保胎结局分为保胎失败组与保胎成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sHLA-G、ACA水平,经单因素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及与血清sHLA-G、ACA水平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方面有差异;保胎失败组sHLA-G(7.43±1.20 U/ml)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50.14±4.56 U/ml),ACA阳性率(74.1%)高于保胎成功组(20.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sHLA-G水平低、ACA阳性率高均是影响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年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与血清sHLA-G水平呈负相关,与ACA阳性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可能与高龄、既往流产史、合并阴道炎、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sHLA-G水平及ACA阳性率有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密切关注,并通过监测sHLA-G水平及ACA阳性率的变化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以确保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 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UHPLC-Q Exactive Plus HRMS鉴定小续命汤中的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活性成分及潜在机制,鹌鹑胚绒毛尿囊膜(qCAM)实验可视化小续命汤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结果:从小续命汤中鉴别出麻黄碱、升麻素苷和黄芩苷等68个成分,包括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丁基苯肽类等化合物;成分与中风的交集靶点建立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共筛选出IL-6、TNF、EGFR、PDGFRB和PIK3CA等33个核心靶点;麻黄碱、黄芩苷和人参皂苷Rg1等57种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的富集分析表明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可能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血管生成相关的通路.qCAM实验中阳性对照组(Gas,0.02 mg)和小续命汤高剂量组(XXMD-H,2 mg,折合生药量16.69 mg)的血管相对面积比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较好地可视化了小续命汤促进血管生成.结论:本研究通过结合UHPLC-Q Exactive Plus HRMS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阐明了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得出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作用于PI3K-AKT、VEGF等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有关,并通过qCAM实验评价其促进血管生成活性,RT-qPCR进一步验证相关靶点,为小续命汤的质量研究与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有机硅聚合物包膜硅胶颗粒键合金刚烷基高效液相色谱柱检测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分析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纯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于舒更葡糖钠及其游离酸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或降解杂质,采用有机硅聚合物包膜硅胶颗粒键合金刚烷基高效液相色谱柱(ADME),以0.025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1.5 mol/L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83:2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27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5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分离完全,线性良好,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在84.70%~119.9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安全环保,可用于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纯度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萝卜硫素对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 SFN)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在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24头国产健康雄性大白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组、SFN组,其中Sham组6头、另两组各9头。CPR组和SFN组选择10 min心脏骤停与6 min CPR的造模参数建立猪CPR模型。SFN组在复苏后5 min时,经股静脉泵入SFN 2 mg/kg、共计10 min。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的血清水平。然后,各组选择6头猪实施安乐死,获取回肠末端组织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ELISA法检测过氧化物4-羟基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 4-HNE)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1, ZO-1)、闭合蛋白(occlud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表达水平。三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复苏后观察期间,CPR组和SFN组肠黏膜损伤标志物IFABP和DAO的血清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 P<0.05)。然而,SFN组IFABP在复苏后2 h、4 h和24 h时、DAO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均低于CPR组(均 P<0.05)。复苏后24 h时,CPR组和SFN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降低,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下调、Nrf2和HO-1表达上调(均 P<0.05)。但是,SFN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PR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升高,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降低,ZO-1、occludin、Nrf2和HO-1表达均上调(均 P<0.05)。 结论:SFN具有积极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后抑制组织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身麻醉深度对糖尿病患者术中血清CGRP、SP浓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糖尿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和P物质(substance P, S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8例,年龄42~7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前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NDM组,40例)和糖尿病组(DM组,38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糖尿病浅麻醉组(LNDM组,20例)、非糖尿病深麻醉组(DNDM组,20例)、糖尿病浅麻醉组(LDM组,19例)、糖尿病深麻醉组(DDM组,19例)。LNDM组、LDM组BIS值维持在50~59,DNDM组、DDM组BIS值维持在40~49。记录4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情况(如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后睁眼时间、PACU停留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中补液量、术中失血量、尿量等),记录4组患者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术前和术毕时血清CGRP、SP浓度。结果:与LNDM组比较:LDM组、DDM组术前血清CGRP、SP浓度均较低( P<0.05);DNDM组、DDM组丙泊酚用量增多( 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延长( P<0.05);DNDM组、LDM组、DDM组术毕血清CGRP、SP浓度均降低( P<0.05),DDM组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 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总使用率升高( P<0.05)。与DNDM组比较:LDM组、DDM组术前、术毕血清CGRP和SP浓度均较低( P<0.05);LDM组丙泊酚用量减少( 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缩短( P<0.05);DDM组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 P<0.05),DDM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升高( P<0.05)。与LDM组比较:DDM组丙泊酚用量增多( 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延长( P<0.05),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 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升高( P<0.05),术毕血清CGRP、SP浓度均降低(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血清CGRP[比值比(odds ratio, OR)0.78,95%CI 0.65~0.94, P=0.010]、SP浓度( OR 0.98,95%CI 0.97~0.10, P=0.020)是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的影响因素。 结论:深麻醉是CGRP、SP降低的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CGRP、SP浓度降低与深麻醉有关,糖尿病患者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与血清CGRP、SP浓度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的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UPLC-Q/TOF-MS鉴定刺五加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Omicshare平台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析鉴定了刺五加注射液中53种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得到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靶点189个及10个核心靶点,反向筛选发现刺五加注射液中的25个成分可能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KEGG富集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可能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促进血管新生和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Miccoli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武汉市汉口医院诊治的11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采取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开放组),57例采取改良Miccoli术(改良组)。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 d血清疼痛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甲状旁腺功能有关指标和术后3、6个月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OSAS)、 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改良组切口长度、颈部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 量低于开放组[(2.2 ± 0.4) cm比(6.5 ± 0.7) cm、(19.6 ± 4.8) h比(28.2 ± 7.8) h、(4.8 ± 1.4) d比(7.1 ± 1.8) d、(21.9 ± 5.1) ml比(39.5 ± 7.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术后1、3 d血清疼痛因子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水平低于开放组[术后1 d: (87.40 ± 12.25) ng/L比(114.96 ± 15.79) ng/L、(149.34 ± 21.49) ng/L比(192.15 ± 26.43)ng/L、 (1.14 ± 0.21) mg/L比(1.59 ± 0.30) mg/L;术后3 d:(80.18 ± 10.79) ng/L比(96.24 ± 12.36) ng/L、(137.46 ± 18.57) ng/L比(168.24 ± 21.50) ng/L、(0.94 ± 0.16)mg/L比(1.27 ± 0.25) 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术后1、3 d免疫功能指标CD 3+、CD 4+水平高于开放组,CD 8+水平低于开放组(术后1 d:0.597 ± 0.053比0.542 ± 0.049、0.382 ± 0.041比0.362 ± 0.036、0.308 ± 0.048比0.332 ± 0.060;术后3 d:0.615 ± 0.060比0.580 ± 0.055、0.408 ± 0.051比0.385 ± 0.046、0.290 ± 0.038比0.317 ± 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术后1、3 d血清促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高于开放组[术后1 d:(29.12 ± 6.58) ng/L比(20.67 ± 5.14) ng/L、(1.86 ± 0.22)mmol/L比(1.59 ± 0.10) mmol/L;术后3 d:(36.39 ± 7.65) ng/L比(24.08 ± 5.97) ng/L、(2.03 ± 0.18)mmol/L比(1.72 ± 0.14) 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术后3、6个月OSAS、VSS评分低于开放组[术后3个月:(15.9 ± 3.3)分比(24.7 ± 6.9)分、(4.4 ± 1.5)分比(8.1 ± 3.2)分;术后6个月:(10.3 ± 2.7)分比(17.1 ± 5.4)分、(3.3 ± 1.2)分比(6.9 ± 2.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3.51%(2/57)比15.7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Miccoli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能减小切口长度,降低对术后疼痛应激、免疫功能、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术后瘢痕美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2 57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自动Σ等功能,对2011年2月至2020年2月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2 575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占78.2%(2 014/2 575);其余年龄段ADR报告数占21.8%(561/2 575)。ADR:严重的占2.0%(52/2 575),一般的占98.0%(2 523/2 575),新的占26.5%(683/2 575)。ADR涉及中药注射剂68个品种,ADR报告前10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53.5%(1 378/2 57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ADR最多,占14.5%(372/2 5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占31.8%(995/3 12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4.6%(769/3 127)。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用药品种、不合理用药、中药成分复杂、含有杂质、相关物质、增溶性辅料以及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特别是加强严重ADR预警,严格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做到辨证施治,减少ADR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道菌群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有研究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相关激素、肠道物质代谢、雌激素水平、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间接作用参与甲状腺癌的进展。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为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