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中和抗体水平,评价人群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免疫屏障,为制定JE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甘肃省东南部4个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选择0~14岁组、15~39岁组、≥40岁组共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JEV中和抗体。不同组间JE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共调查1 590人,JEV中和抗体总阳性率为28.81%,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为1:27.09。0~14岁组、15~39岁组、≥40组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2.96%、20.32%、30.63%,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29, P<0.001)。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22.22%、33.00%、30.30%,各市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39, P=0.006)。 结论: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JEV中和抗体阳性率低,存在JE流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乙脑病毒为骨架的寨卡病毒减毒活疫苗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ChimZIKV)并评价其是否可成为寨卡候选疫苗株。方法: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寨卡病毒prM/E基因替换乙脑病毒疫苗株相应区域,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制备RNA,电转染导入BHK-21细胞拯救获得ChimZIKV,通过噬斑试验、免疫荧光、基因测序鉴定病毒;检测其生长特性;通过动物实验分别检测其小鼠脑内神经毒力、病毒血症、中和抗体产生能力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ChimZIKV感染性克隆成功构建,病毒测序及免疫荧光证实嵌合病毒拯救成功;噬斑试验显示该嵌合病毒呈小噬斑;生长曲线显示其增殖速度慢于乙脑疫苗株;细胞增殖活性试验显示该嵌合病毒感染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乙脑病毒疫苗株感染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嵌合病毒对小鼠和乳鼠都表现出极低的神经毒力;病毒血症结果显示该嵌合病毒在小鼠体内没有检测到明显的病毒血症;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的阳转率达100%,第3周中和抗体效价最高(GMT=85);免疫保护试验显示对ChimZIKV(MR766)的脑内攻击保护率为30%。结论:嵌合病毒ChimZIKV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安全性,有进一步发展为寨卡病毒候选疫苗株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黄热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黄热减毒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用原倍、1/2、1/3和1/5剂量的黄热减毒活疫苗免疫NIH小鼠,免疫后1、2、3、4、5、6周各经眼球采血1次,采用噬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检测各剂量组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体内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小鼠后1~6周各时间点原倍剂量组与1/2、1/3、1/5剂量组的血清抗体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组小鼠免疫后1~6周血清抗体均100%阳转,可认为1/2、1/3、1/5剂量组与原倍剂量组相比,免疫原性基本一致.结论 黄热减毒活疫苗注射剂量减少至1/5仍可保证免疫原性不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登革病毒交叉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全球登革疫情严峻,而针对登革疫苗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性药物,被动免疫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交叉反应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并鉴定其特异性,期望为登革病毒的被动免疫治疗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参考.本研究采用4种DENV联合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对阳性孔细胞进行筛选,获得DENV交叉反应性mAb.采用腹水诱生法对其中的一株mAb进行了大量制备和纯化,鉴定其Ig亚类,通过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mAb对4种血清型DENV的有效滴度,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nce assay,IF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通过噬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检测了mAb的中和能力.结果 显示成功获得3株DENV交叉反应性mAb,分别为1G2、2F1、3G9.其中1G2株抗体的Ig亚类为IgG2b,纯化后抗体对DENV1~DENV4的有效滴度分别为1∶640、1∶640、1∶320、1∶320.IFA实验表明所获得的单抗1G2是针对DENV的特异性抗体,与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HC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之间无交叉反应性;WB结果表明单抗1G2识别的目的蛋白是E蛋白(55~60kD).PRNT结果表明单抗1G2对4种血清型DENV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DENV1至DENV4的PRNT50分别为1∶80、1∶80、1∶80和1∶40.本研究成功筛选并鉴定到一株可交叉识别4种登革病毒E蛋白的mA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的免疫原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筛选出免疫原性最佳的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将基因Ⅰ型JEV GS株的prMEⅢ融合基因、polytope复合表位基因和prMEⅢ-polytope融合基因分别克隆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将制备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通过ELISA监测体液免疫反应、通过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滴定中和抗体滴度、通过细胞因子表达丰度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分析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比较分析制备的乙型脑炎病毒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果 表明:获得的分子量分别为35 kDa (prMEⅢ)、28 kDa(polytope复合表位抗原)和57 kDa (prMEⅢ-polytope)的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与prMEⅢ-polytope和polytope重组蛋白免疫组相比,prMEⅢ蛋白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更高的IL-2和IFN-γ表达丰度和淋巴细胞增殖水平(P<0.05).prMEⅢ蛋白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接近于商品化乙脑减毒疫苗SA14-14-2 (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rMEⅢ重组蛋白可以作为乙型脑炎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备选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乙型脑炎病毒DNA初免-蛋白加强策略在小鼠模型上的免疫效应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评价基因I型乙型脑炎病毒prM-EDNA疫苗与prM和EⅢ融合抗原亚单位疫苗采用DNA初免-蛋白加强免疫策略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prM-E融合基因插入到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M-E-pVAX1作为DNA疫苗进行初免,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prM和EⅢ融合抗原作为亚单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将32只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设置prM-E-pVAX1 DNA疫苗组、DNA初免-蛋白加强免疫组、prM和EⅢ融合抗原亚单位疫苗组及pVAX1载体对照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通过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滴定中和抗体滴度;通过细胞因子表达丰度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析不同疫苗免疫组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用DNA初免-蛋白加强策略免疫的小鼠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略高于prM和EⅢ融合抗原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显著高于prM-E-pVAX1 DNA疫苗免疫组.DNA初免-蛋白加强策略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产生了有效的Th1/Th2型免疫反应,特别是显著诱导了 Th1型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为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了新的免疫策略和理论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鉴定以乙脑病毒(JEV)疫苗株SA14-14-2为骨架的乙脑/寨卡(ZIKV)嵌合病毒,分析其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嵌合病毒的噬斑形态鉴定和生长特性鉴定,初步判断嵌合病毒的毒力,并用嵌合病毒接种昆明鼠,检测其脑内、皮下及腹腔神经毒力,使用噬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及免疫攻击试验分析嵌合病毒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嵌合病毒比乙脑疫苗株SA14-14-2具有更小的噬斑;用不同的感染复数(0.1、0.01、0.001)感染BHK21细胞,可得到相似的生长曲线,复制速度较SA14-14-2慢,峰值出现较SA14-14-2晚;对昆明鼠有较强的神经毒力但无明显神经侵袭力;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效价;能保护小鼠免受病毒自身脑内攻击并呈现典型的剂量效应;能与SA14-14-2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结论:嵌合病毒JE/ZIKA免疫原性良好,但对小鼠有较强的脑内神经毒力,嵌合病毒和乙脑疫苗株也有一定的交叉免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株人3型副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候选毒株在小鼠动物模型上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1株人3型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3,HPIV-3)减毒活疫苗候选毒株CPW3在小鼠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以期为HPIV-3减毒活疫苗的研发提供候选毒株.方法 从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培养HPIV-3,采用诱变剂加逐步降温法筛选具有冷适应(cold-adaptation,Ca)及温度敏感(temperature sensitivity,Ts)特性的HPIV-3毒株CPW3.用CPW3经鼻腔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免疫30 d内每天测定小鼠体质量和体温;噬斑减少试验测定小鼠血清中和抗体;qRT-PCR法检测小鼠肺部和鼻洗液中HPIV-3病毒载量;ELIspot法测定小鼠肺脏、脾脏和外周血中HPIV-3特异性IgG/IgA抗体分泌淋巴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s,ASC)应答;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肺脏、脾脏和外周血中IFNγ-CD4+T/IFNγ-CD8+T/IL-4-CD4+T细胞应答.HPIV-3野毒株攻毒试验测定CPW3免疫对小鼠肺脏HPIV-3感染的保护效力.结果 CPW3可在小鼠上、下呼吸道增殖,但在小鼠肺脏的病毒载量比其亲本株低约100倍;免疫后30 d内,CPW3对小鼠的体质量和体温无影响;体液免疫应答结果显示,CPW3不仅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血清中和抗体应答(t=7.296,P<0.0001,n=12),还可产生显著的小鼠肺部局部定植记忆性IgG(t=3.296,P=0.007 6,n=6)和IgA(t=2.884,P=0.021 5,n=6)ASC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显示,CPW3可显著诱导小鼠肺部局部定植记忆性IFN.γ-CD4+T(t=4.941,P=0.038,n=6)和IFNγ-CD8+T(t=4.005,P=0.000 5,n=6)细胞应答.CPW3免疫对小鼠下呼吸道HPIV-3感染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力(t=2.836,P=0.007 1,n=21).结论 在小鼠动物模型中,CPW3具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对小鼠HPIV-3感染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力,是1株有前途的HPIV-3减毒活疫苗候选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补体依赖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基于补体依赖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中和抗体效价检测方法并进行应用,以提高传统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VZV抗体效价的灵敏度.方法 将抗原(水痘减毒活疫苗)、抗体(人VZV免疫球蛋白)以不同比例、不同时间混合孵育,中和后接种于6孔板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2BS株培养7~10 d,考马斯亮蓝染色计数噬斑数,通过Karber公式计算50%中和抗体滴度.在最佳中和条件下,通过改变补体(冻干豚鼠血清)添加量来探讨补体对中和试验灵敏度的影响,评估补体的最佳添加剂量.根据确定的中和试验参数,分别采用传统蚀斑法和补体依赖的蚀斑法对12份抗VZV小鼠血清和14份抗VZV人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确定了检测方法的关键参数:VZV标准抗原使用滴度为500~1 000 PFU/mL,补体在抗原抗体中和体系中添加的比例为1:10(v/v),中和条件为37℃中和1 h.补体依赖的蚀斑法和传统蚀斑法检测抗VZV小鼠血清抗体均为阳性,但传统蚀斑法检测抗体效价普遍偏低,接种2剂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小鼠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接种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小鼠(t=0.45,P<0.05);两种方法检测抗VZV人血清抗体均为阳性.结论 建立了补体依赖的VZV中和抗体效价检测方法,补体的添加显著提高了中和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用该方法评价不同免疫策略的小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得出2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1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