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具体实施策略.方法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整合数字识别、数据清洗、结构化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疾病管理平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模块设计、应用流程及团队协作机制,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维数据分析和个性化随访支持,满足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随访需求.结果 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构建的管理平台,在多学科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个性化定制方案并进行长期动态管理,共纳入428名随访需求患者,依从性提高到了 94%,复诊率达到了 78%,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同时,显著提升了临床与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动力,该项目框架还促成了多个项目、多次获得市级奖项等,促进了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结论 通过管理平台的应用,有效地强化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推动了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教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证基础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工程设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工程设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遵循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6个步骤:确定问题,制订目标;调查需求,制订标准;开发方案,选择最佳;明确方案,物化原型;展示交流,评估迭代;迁移拓展,关联社会.基于工程设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实施需要注意情境选择、概念应用、团队协作、学科融合、多角度评价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飞行护士在航空救援培训中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飞行护士对专业化航空救援培训内容的情感体验,为确定标准化培训内容奠定基础.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2月,选取17名飞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飞行护士对专业化航空救援培训内容情感体验的4个主题:对航空救援的认同感、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理论技能的异质性、心理成长与体验性.结论 在航空救援培训中,飞行护士应注重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提高综合能力.应通过增强角色认同感,促进心理快速成长,协助团队完成任务,彰显航空救援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在面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文献研究、焦点小组访谈的基础上,以PPR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初步拟定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公共卫生、医院感染、临床医学及麻醉医学领域的1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确定最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4、0.189.最终形成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预防、准备、反应、恢复)、15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可用于科学评价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应急人员选拔和培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检索、评价、整合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2月16日-2023年12月15日,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3篇系统评价,从筛查与评估、多学科团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膳食补充剂、母婴皮肤接触、信息支持7个方面,共总结出26条最佳证据.结论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措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证据应用过程中应进行本土化,以降低PPD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1年1月前后两年25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以ICU创伤单元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DT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厅滞留时间、开始急诊手术时间及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min:14.40±3.10 vs.26.00±5.28)、抢救厅滞留时间(min:32.90±10.65 vs.68.20±21.33)、急诊手术时间(min:39.8±13.72 vs.108.10±59.94)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以ICU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的建立,构建了严重创伤救治的一体化流程,能够规范严重创伤救治体系,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极大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并探讨其在出院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多部门协作研究团队,构建包括随访定制模块、随访执行模块、信息备份与统计分析模块3个部分的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A、B院区出院随访患者,A院区患者应用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进行随访,B院区患者采用人工电话随访,比较两院区随访效率;在两院区随机各选取100例出院患者,比较两组随访时长和人力投入情况.结果 A院区的随访率、有效随访率分别为99.96%及95.10%,B院区分别为99.84%、99.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028、2081.008,P<0.001);A院区的意见收集率为0.47%,高于B院区的0.01%(x2=249.365,P<0.001);A院区随访耗费小时数与岗位人力数更少.结论 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可实现人机多方智能交互,能够节约护理人力及减少随访所用时间,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诊疗的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超过90%的患儿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在其术后并发症中,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的处理尤为困难,其发生率可达到5%~10% [1,2]。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rTEF最主要的方式,由于患儿往往涉及多个系统的合并症,故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协同作用 [3]。正是由于rTEF及其合并症处理的复杂性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经验、水平与条件的差异性,目前亟需总结相关专家共识以指导治疗过程,进一步提高rTEF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翻转"式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翻转"式微课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步教学的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教师通过"课前—课堂—课后"连环设计对实验组进行"翻转"式微课教学,对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自主学习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翻转"式微课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引领他们进入医学生物化学的自主学习中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结合对于促进课程教育方式转型、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信平台辅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2017—2019级42名北京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妇科子宫肌瘤内容, 分别采用微信平台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1名,实验组)和基于多媒体辅助临床病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21名,对照组)进行教学。教学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知识测评成绩分别为(82.4±5.8)和(80.8±5.3)分;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基本知识的笔试成绩为(90.5±3.4)分、思辨成绩为(94.5±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5±4.2)和(84.5±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8, t=5.01,均 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教学方式较对照组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 P<0.05)。提示微信平台辅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规培学员的学习效率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