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护士在航空救援培训中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飞行护士对专业化航空救援培训内容的情感体验,为确定标准化培训内容奠定基础.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2月,选取17名飞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飞行护士对专业化航空救援培训内容情感体验的4个主题:对航空救援的认同感、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理论技能的异质性、心理成长与体验性.结论 在航空救援培训中,飞行护士应注重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提高综合能力.应通过增强角色认同感,促进心理快速成长,协助团队完成任务,彰显航空救援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CiteSpace的航空应急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总结当前航空应急文献的研究进展,预测未来航空应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应对灾害、化解风险、处理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2011-2023年主题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或者应急处理的有关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文献,导出原始文献分析数据,应用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工具Sati 3.2软件输出以关键词为筛选条件的预处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6.2程序包分析关键词的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时间线图谱.结果 共获取527篇与航空应急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国的航空应急领域的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07-2015年)、急速增长期(2015-2020年)、发展热潮期(2020-2023年).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通用航空、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无人机、应急测绘.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体系""航空救援"等在航空应急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网络密度值=0.106 3,表明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联系属于中等紧密程度的网络.中心度值和特征值均较大的关键词有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等.关键词凝聚子群分析结果显示8个子群,归类于4个2级凝聚子群,形成了以航空应急能力和通用航空参与各种应急活动及救援等两个方面的研究类别.共现时间线图谱显示在2015年之后有关航空应急装备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的研究大量出现.结论 应急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是航空应急救援的重心.当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等方面是航空应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研究是航空应急领域的热点问题.但航空应急领域的研究在内容和深度上尚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培训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海上航空救生分队作为一支特殊的水面救援力量,在援潜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医疗救治能力与援潜救生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提高其医疗救治能力是提升援潜救生能力的重要一环。笔者基于前期针对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从构建培训体系的三要素、培训理念及内容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初步探讨我国海上航空救生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培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危重症患者实施直升机救援的质量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救援难度大、环境复杂特点突出,直升机救援是目前应对灾难性事件的有效救援方式,同时院间转运可以有效缩短转运时间,直接将患者送抵满足其治疗技术要求的医院,避免二次转运可能造成的病情贻误。但目前我国的直升机救援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类问题,期望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严格的全程质量管理。该研究梳理了目前我国危重症患者直升机救援现状,并提出了一整套的危重症患者质量管理方案,包括基地建设、救援设备配备、救援人才选拔、救援体系建设、现场救援内容规范,以期为我国航空救援的发展提供参考,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解决中国航空医学救援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滞后状况,聚焦航空救援通信网络和通信技术不足等关键短板,迫切需要采用高效的5G通信技术,制定明确的航空医学救援流程,以提升我国直升机航空医学救援的整体水平。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整合急救专家、医疗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议,共同撰写了《5G+直升机航空医学救援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推荐5G技术在航空医学救援领域应用推广,在启动航空医学救援时利用5G技术进行预警和调度,以及在救援现场及飞行过程中使用5G技术将患者生命体征、高清视频等信息传输至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结合深圳大学总医院利用5G技术完成航空医学救援演练以及国际首例跨地区长途航空医学救护高龄危重患者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5G技术在航空医学救援中的潜力。该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5G+直升机医学救援,最终实现患者"登机即入院"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地面救援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急迫的救治需求,此时航空救援(air ambulance)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快捷、高效的救援方式 [1]。航空医疗救援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及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更大的生存希望,已成为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S)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近些年,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系统已有所发展,但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尤其在携带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ycle assist , MCS)装置进行重症患者转运方面 [1,3,4,5]。近日河南突发特大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部分医疗机构断水断电,同时与外界交通及通讯中断,患者救治难以维持,本文通过本院的实际工作经历,总结和探讨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携带多种器械及MCS装置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可行性与过程管理,同时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航空医疗救援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直升机医疗转运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心脏危重症患者使用直升机进行医疗转运的管理经验,为在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危重症患者转运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21年7月21日16:30至7月22日19:30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因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使用直升机转运的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及转运资料。在迅速组建转运领导协调组、明确职责及分工,做好患者病情、管道评估及机械循环辅助(MCS)设备的预处理,模拟演练转运流程,提高转运实施过程的安全性,与目标医院进行有效交接等的完备措施下,采用直升机对心脏危重症患者实施转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MCS情况、转运情况及转归。结果: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分别来自成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儿童CCU、综合ICU和神经疾病科;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50.93±20.86)岁;12例患者使用呼吸机,7例患者需要MCS设备支持〔其中2例既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7例患者为心脏术后。36例患者转运总距离1 638.4 km,共历时10.5 h,直升机单程空中飞行时间约8 min,每位患者平均转运用时约17.5 min。36例患者转运途中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未发生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均安全到达目标医院。结论:在迅速组建转运领导协调组、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处理、模拟演练转运流程、与接收医院有效交接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下,使用直升机对心脏危重症患者进行医疗转运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拯救患者生命和进一步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G+直升机航空医学救援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解决中国航空医学救援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滞后状况,聚焦航空救援通信网络和通信技术不足等关键短板。团队通过5G技术建立了救援直升机、急救中心与医院之间的高效网络,实现毫秒级速度和实时医学数据传输。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整合急救专家、医疗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议,共同撰写了《5G+直升机航空医学救援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推荐5G技术在航空医学救援领域应用推广、在启动航空医学救援时利用5G技术进行预警和调度,以及在救援现场及飞行过程中使用5G技术将患者生命体征、高清视频等信息传输至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5G技术在航空医学救援中的潜力。该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5G+直升机医学救援,最终实现患者"登机即入院"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指标体系。共遴选了22名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7;第一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80,二级指标重要性、可行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38、0.347,第二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15 ,二级指标重要性、可行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57、0.354 。最终构建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指标体系,包含呼吸系统核心救护技术、循环系统核心救护技术、运动系统核心救护技术、其他系统核心救护技术4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结论: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的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够为直升机医学救援人员核心救护技术的培训、考核等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烧伤航空医疗转运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烧伤救治单位分布呈现出中心化、区域化的演变趋势,为解决严重烧伤患者距离烧伤救治单位较远、发生重大群体性烧伤事故时区域烧伤医疗中心超负荷运转、航空转运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亟须完善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体系。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联合航空医疗救援国家培训基地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从航空医疗转运的组织架构、人员与物资配备、转运前中后3个环节等方面要点进行叙述,以期为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