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齿野鸦椿开花动态特征与繁育系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圆齿野鸦椿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本研究通过观测其花部特征、开花进程及访花昆虫特性,采用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运用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值)、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检测圆齿野鸦椿的繁育系统.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其生殖枝聚伞花序的开花顺序为:由上至下,由内及外,单花花期约为1 d;两性花,花小,雄蕊5,偶见4或6,子房由3心皮合成,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性;花粉活力在散粉2 h后达到最大值,柱头可授性在花朵开放后不断增强;P/O值为255.70±46.50,OCI值为3.人工套袋试验表明,圆齿野鸦椿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条件下结实率最高,但仅为48.76%,自花授粉的结实率均低于人工授粉,说明传粉者的不足导致传粉限制.综上判定圆齿野鸦椿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可孕,需要传粉者进行传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圆齿野鸦椿醇提物抗肝癌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圆齿野鸦椿醇提物的抗肝癌活性.方法:制备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这4种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和BEL-7404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上述4种醇提物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探讨圆齿野鸦椿各部位醇提物的抗肝癌效果.结果: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处理细胞48 h后,发现果皮醇提物对HepG2、SMMC-7721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可分别达到108.34、106.94、114.79 μg·mL-1.采用质量浓度为200 μg·mL-1的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醇提物,处理HepG2细胞48 h,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中以果皮醇提物的效果最好.体内实验以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醇提物200 mg·kg-1对 H22移植瘤小鼠灌胃给药14 d,其抑瘤率可分别达到47.8%、44.9%、42.5%和40.6%.结论:圆齿野鸦椿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野鸦椿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野鸦椿属植物共有3种,中国有2种,分别为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和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民间常用的药用植物.目前,野鸦椿属植物中己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倍半萜类及其他类,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抑菌等药理活性.对野鸦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药用资源的开发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肥对圆齿野鸦椿生长及叶片三萜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圆齿野鸦椿生长及叶片三萜含量与N、P、K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肥料效率.方法:采用“3414”施肥方案对8年生圆齿野鸦椿进行施肥试验,测定其胸径、抽高和叶片三萜含量,分析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施用N、P、K肥对圆齿野鸦椿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单因素施肥时,N、P、K施肥量分别为50g/株、25g/株和50g/株时最有利于植株生长,最大胸径和最大抽高分别为0.41 cm和15.25 cm;回归分析得N、P、K配比施肥最佳施肥量为53.93 g/株、22.02g/株、44.81g/株,最大抽高为15.15 cm,胸径生长量和抽高规律基本一致;N肥和K肥对圆齿野鸦椿生长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施用N、P、K肥对圆齿野鸦椿叶片三萜含量有一定的影响,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75g/株、29.7g/株、75g/株;三种肥料相互存在交互作用,P、K交互作用显著.单因素施肥时,最佳N、P、K施肥量及相应三萜含量分别为47.89g/株(8.29%)、24.34g/株(8.07%)、47.36g/株(8.00%).结论:综合分析得最有利于圆齿野鸦椿生长及三萜积累的N、P、K施肥量分别为50g/株、25g/株、50g/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圆齿野鸦椿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圆齿野鸦椿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制备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观察圆齿野鸦椿醇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圆齿野鸦椿醇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圆齿野鸦椿果皮、枝条、叶片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和醋酸所致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并能缓解由热板法和冰醋酸所致的疼痛(P<0.05),其中圆齿野鸦椿果皮醇提物的效果最好.结论:圆齿野鸦椿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野鸦椿酸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圆齿野鸦椿中野鸦椿酸(EA)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从圆齿野鸦椿果皮中提取得到EA,通过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以MTT法分析E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评价不同浓度(20、40、80 μmol/L)的EA对HepG2细胞的凋亡状态和周期分布情况,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考察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野鸦椿酸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和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EA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增殖,24、48、72 h的IC50分别为32.16±4.58、26.45±3.79、和16.76±4.01 μmol/L.随EA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且发生显著的G0/G1期阻滞.EA可降低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上调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下调N-Cadherin、Vimentin、MMP-2和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EA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可能与其调控EMT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圆齿野鸦椿果皮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究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果皮提取物对瓜果霉腐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依据生物活性追踪法,并结合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与波普鉴定手段从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为(78,8R)-二氧脱氢二松柏醇9-O-D-毗喃葡萄糖苷(1)、楝叶吴萸素B(2)、(7R,8R)-threo-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illiciumlignan B(4)、异鼠李素(5)、山奈酚(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 3-0-β-D-芸香糖苷(9)、夏佛托苷(10)、木樨草素-6-C-β-D-葡萄糖苷-8-C-α-吡喃阿拉伯糖苷(11)、对羟基苯甲醛(12)、香草酸(13)、[R-(R*,R*)]-(1R)-3-[(4R)-4-羟基-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1-甲基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3E)-4-[(3R,4R,5R)-4-(β-D-吡喃葡糖氧基)-3,5-二羟基-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3-丁烯-2-酮(15)、长春花苷(16)、1-(4-乙基苯基)-1,2-乙二醇(17)、黑麦草内酯(18).其中,除化合物 6~8和 12~13外,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化合物1、9、10、11对瓜果霉腐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56.06~,123.94μM之间.其中,化合物9对瓜果霉腐菌菌丝抑制的EC50值为56.06μM,与阳性对照药丁子香酚活性相当.本研究首次发现圆齿野鸦椿果皮提取物对瓜果霉腐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说明了黄酮碳苷类化合物是该植物的重要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圆齿野鸦椿根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圆齿野鸦椿是福建省特有的药用和观赏小乔木,可与同属植物野鸦椿的根、果实等部位入药,但目前主要开展了种子、果皮、枝和叶等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却没有关于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采用系统预试法初步探索圆齿野鸦椿根的化学成分.结果 表明圆齿野鸦椿根可能含有生物碱、皂苷、醌类、黄酮类、酚类、香豆素、多糖、鞣质以及甾体和三萜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为圆齿野鸦椿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闽产圆齿野鸦椿果皮HPLC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圆齿野鸦椿果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s(4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254 nm;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圆齿野鸦椿果皮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15个共有峰,指认出3个成分.12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854~0.98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批圆齿野鸦椿样品可分为2大类.结论:该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圆齿野鸦椿果皮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圆齿野鸦椿中1个新的内酯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从圆齿野鸦椿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R)-(4'-羟基苯甲酰)二氢呋喃-2(3H)-酮(1)、6-hydroxymellein (2)、euscapholide (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4)、没食子酸乙酯(5)、tetraketide (6)、对羟基苯甲酸(7)、烟碱酸(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圆齿野鸦椿内酯;除化合物3和6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