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护理、助产专业152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2017级18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通过对比学生成绩和使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数值型资料使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文本型资料使用NVivo 11进行主题分析。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平时成绩[(83.19±7.96)vs.(79.62±3.14)]、期末成绩[(78.47±6.92)vs.(73.16±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2018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高,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整体感知、课程质量感知、学习价值感知、满意度及开放性问题获得较多认可;在学习者抱怨和忠诚方面得分偏低。 结论: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疫情防控背景下口腔医学线上教学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依托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结合多元化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7月,通过比较2个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五年制学生中,2016级学生口腔种植学成绩高于2015级学生[(87.47±7.67)分比(84.76±5.16)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5+3一体化培养学生中,2016级学生口腔外科学等成绩均高于2015级学生[(80.73±4.52)分比(73.94±10.6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线上教学内容和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专业课程掌握程度较好、满意度较高;同时,学生对线上教学也反馈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线上教学实践为口腔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经验,也为未来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部队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军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强军战略之一,部队急需建设一批特色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为此,本文以“部队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课程为例,从课程总体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教学内容、课程制作与试题库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及对教学组织实施和初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其他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建设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理学》线上学习中学习投入、互动行为和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和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为优化线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和2020年参与中南大学生理学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同年参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学生,探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线上学习行为和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习投入、互动行为和学习动机3方面分析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采用SPSS 25.0软件,用函数计算、频率统计、回归分析、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20年SPOC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 z=14.36, P<0.001)和人机、人际互动学习水平( z=-11.70、-16.18, P均<0.001)均高于2019年。2019年、2020年的学生整体互动行为与成绩呈中等相关( r=0.42、0.52, P均<0.001),且人际互动行为相关更强( r=0.60、0.55, P均<0.001)。2019年SPOC和MOOC学习者的成绩构成不同( χ2=857.45, P<0.001)。外部动机的SPOC学习者学习效果优于内部动机的MOOC学习者( z=-28.42, P<0.001)。 结论: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和互动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也对其在线学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ADDIE模型构建基层医生儿科在线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及其效果评价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应用ADDIE模型构建基层医生儿科在线教育课程并了解其在基层医生儿科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6月16日至7月27日由全科医生及儿科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根据ADDIE模型分析、设计、开发全科医生儿科在线继续教育课程,2020年8月11日至9月24日在开放平台进行12次课程直播,2020年11月22日至12月2日邀请所有完成直播课程及课后问卷调查的16名基层儿科医生和15名全科医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对课程进行评价。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及转录,使用Nvivo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整理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对14名全科医生及14名儿科医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后信息达到饱和。反复阅读访谈资料、归纳和分析,最终提炼出3个主题:(1)实用性强、课程内容全面、在线授课形式是本课程的突出优点;(2)自我评价诊疗能力提升、接诊自信度增加、患者认可度提高、同事间学术交流增加是本课程产生的主要影响;(3)授课内容上增加临床知识点、实践操作、加强诊疗思路、补充指南新进展、增加知识深度,授课形式上增加案例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延长授课时长是本课程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结论:基于ADDIE模型开展的基层医生儿科诊疗能力系列培训对基层医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提升学员的儿童疾病临床诊疗能力及促进学术交流,同时对提升基层医生儿童疾病诊疗自信度产生积极影响,ADDIE模型也为改进课程提出进一步参考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人文慕课中"教"与"学"的分歧——一项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深入分析目前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与"学"两个不同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调研。①跟踪调研华南某医科大学两门医学人文慕课的建设全过程,与教学团队、制作团队、医学人文专家开展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了解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挑战及相关对策和思考。②调研学生对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学人文慕课的学习感受、收获和意见。调研结果揭示出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诸多问题,"教"与"学"双方对医学人文慕课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体现了医学人文慕课在微观层面的挑战:有效监控下的自主学习难以实现;重要教学成果难以达成;教师的超大工作量等。最后,从"教"与"学"的分歧中,反思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师资养成方面存在的深层痼疾,并预测了医学人文慕课的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大众与个性化课程多元并存的宏观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在核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译作"慕课",其作为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医学教育线上全程教与学的融合,带来了医学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个《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不仅是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力支撑,进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该文根据《核医学》慕课应用于多校本科生教学的结果,阐述慕课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知识内化的明显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OOC+CBL教学在核医学SPECT/CT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核医学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核医学SPECT/CT进行实习的29名实习生为研究组,行MOOC+CBL教学;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实习的31名实习生为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实习结束前对理论及操作技能等进行考核;采用学习过程问卷(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SPQ)、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评价其学习动机及思维能力;并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PET/CT病例分析及图像诊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表层动机、深层动机评分及SPQ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等方面的评分及CTDI-CV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式及自学能力增加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核医学SPECT/CT实习生给予MOOC+CBL教学,可提高其考核成绩、学习动机及思维能力,并可增强其自学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MOOC的SPOC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以"减重倒计时,从'食’开始"为例,探讨基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通过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四川大学2020年春季选课的201名学生实施SPOC混合式教学。从教学评价和初步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形式教学资源较丰富并认可课程沟通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学生对医学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