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省市售即食坚果及籽类食品中霉菌污染情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山东省即食坚果及籽类食品中霉菌污染情况.方法 2021年在山东省采集市售即食坚果及籽类食品,按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霉菌检验,根据GB 1930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判定霉菌计数≤25 CFU/g为合格,计算样品合格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21年156份山东省市售即食坚果及籽类食品霉菌合格率为75.00%.在霉菌超标样品中,霉菌计数呈偏态分布,其中最小值为30 CFU/g,最大值为2.6×104 CFU/g(一份花生样品).鲁西北地区样品合格率最低,为52.00%(13/25);核桃样品合格率最低,为33.33%(3/9).结论 山东省市售即食坚果及籽类食品霉菌污染较重,其中地区差异和食品种类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调查我国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掌握该类食品中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采集市售商品,检测霉菌及其毒素,采用内转录间区(ITS)测序法对样品中污染的霉菌进行属鉴定.结果 19.32%(560/2912)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霉菌计数>25CFU/g.单一、混合坚果超过该限值的比例分别为14.78%(322/2 178)和32.56%(239/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坚果中核桃超过该限值的比例最高,为 24.10%(47/195),杏仁、巴达木和花生分别为 17.44%(15/86)、16.81%(20/119)和 16.22%(73/450),其余种类均在15%以下.对26份霉菌计数>25 CFU/g的样品进行真菌毒素检测,1份采自云南的花生检出白僵菌素污染量为16.37 μg/kg.ITS扩增子测序发现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主要污染曲霉属、交链孢霉属、念珠菌属等,和真菌毒素检出有相关性.结论 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污染较高,检出的霉菌属有产真菌毒素的风险,提示应加强该类食品中污染霉菌的监测、种属鉴定及产毒情况研究,掌握其污染途径和产毒规律,为开展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坚果及籽类食品中霉菌与真菌毒素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23
坚果及籽类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等多种营养素,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这类食品易被霉菌及其产生的真菌毒素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坚果及籽类食品中霉菌与真菌毒素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坚果及籽类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有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2013-2018年山东省食品镉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山东省食品中镉污染状况.方法 2013-2018年在山东省范围内应用完全随机采样法采集市售18类28 867份食品,按照国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镉含量合格率为98.85%(28 535/28867).镉含量较高的食品为藻类、水产品、坚果及籽类和食用菌,均值分别为0.7085 mg/kg、0.2656 mg/kg、0.0633 mg/kg和0.0633 mg/kg;镉含量较低的食品为饮料酒类、乳类和水果类,均值分别为0.0021 mg/kg、0.0027 mg/kg和0.0030mg/kg.408份海蟹的镉检出率为92.89% (379/408),超标率为42.65%(174/408),蟹膏、蟹黄镉超标率分别为90.24%、82.86%,最高超标38.80倍.结论 山东省市售食品镉超标率较低.水产品特别是海蟹的蟹膏、蟹黄部分超标严重,建议居民谨慎食用海蟹蟹膏、蟹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市场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方法 选择接触面积法对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数据信息获得接触面积法中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食品的接触面积参数.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114份坚果籽类食品,获取相关数据3 648个,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主要包括铝、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涂层6种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食品的接触面积(S/V)平均值为21.29 dm2/kg,中位数为13.40 dm2/kg,P5为1.11 dm2/kg,P95为67.46 dm2/kg.结论 基于坚果籽类食品市场调查构建的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基础参数可为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南京市居民膳食中糖精钠暴露的理论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南京市居民膳食中糖精钠暴露水平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允许使用糖精钠的各类食品中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和南京市居民各类加工食品实际的消费量数据,使用@RISK软件建立膳食中糖精钠暴露模型,对南京市居民膳食中糖精钠的暴露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南京市居民通过食用各类加工食品糖精钠摄入量平均值为0.69 mg/k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的13.80%,高暴露人群(P97.5)通过相应食品摄入糖精钠的量为5.37 mg/kg,占ADI的107.36%.各年龄组人群通过食用加工食品糖精钠摄入量占ADI百分数介于20.60% ~ 132.80%,其中18~49岁和11~17岁年龄组高暴露人群(P97.5)糖精钠摄入量分别占ADI的132.80%和110.75%,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蜜饯凉果和豆制品对居民膳食中糖精钠暴露的贡献率较高.结论 南京市居民理论上通过食用各类加工食品糖精钠的暴露总体处于安全水平,对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蜜饯凉果和豆制品等摄入量较高的人群糖精钠暴露引起的健康风险需引起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9年枣庄市505份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掌握枣庄市常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分析有害因素的分布及可能危害,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食品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2019年枣庄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中相关方法在全市6个区(市)进行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 2019年共采集13大类,28小类食品共505份,获得监测数据7 170个,超标样品32份,超标率为6.34%,合格率为93.66% (473/505).超标率最高的样品为豆芽50.00% (10/20),其他依次为油条/包子35.00% (7/20),肉与肉制品(监测违禁药物)6.67% (2/30),坚果及籽类(5.00%,1/20),肉与肉制品(5.00%,2/40),蔬菜及其制品(5.00%,6/120),水果及其制品(3.53%,3/85),豆与豆制品(3.33%,1/30).结论 枣庄市常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植物生长调节剂、含铝添加剂污染以及使用违禁药物问题突出,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油脂提取前粉碎和去壳对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抗氧化剂测定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抗氧化剂的限量值以油脂计,但GB 500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中没有给出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提取油脂的前处理过程和步骤.因此,考察样品粉碎和去壳与否对抗氧化剂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调查熟制坚果和籽类食品中抗氧化剂添加现状.方法 以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中规定的油脂提取方式对葵花籽和花生进行油脂提取,考察样品去壳、带壳以及粉碎与否对TBHQ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葵花籽和花生中TBHQ的检出率分别高达67.6%和30.6%,样品粉碎对TBHQ的提取效果更好,且带壳提取与去壳提取测定结果一致.结论 测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时,采用GB 5009.229-2016中的方法提取油脂,其TBHQ的测定结果与样品是否粉碎有关,与样品是否带皮提取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1-2020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11-2020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20年绵阳市共采集21大类2 387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中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胞杆菌等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 2011-2020年绵阳市共检测2387件样品,220份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9.22%.共分离到11种259株阳性菌株,检出率居前3位的是蜡样芽胞杆菌(19.86%)、克罗诺杆菌属(9.56%)、其他肠杆菌科(5.86%).在17类食品中检出致病菌,居前3位的是冲调谷物制品(32.5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28.23%)和生禽肉(23.33%).蛋及蛋制品、果蔬类、鲜湿米粉、坚果与籽类四类食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绵阳市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关部门应对存在污染的食品加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20年广东省16类市售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市售食品中甜蜜素的使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有关卫生部门的有效监督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B/T 5009.9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检测方法》中的气相色谱法并优化其检测条件,对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清远市市售的16类、合计1 018份食品样品中甜蜜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依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评价甜蜜素的含量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食品样品中共检出含有甜蜜素的样品273份,检出率为26.82%,合格数1 005份,合格率为98.72%.蜜饯凉果类、腌渍的蔬菜类、糕点类和饮料类4类食品中部分样品的甜蜜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风险较高;话化类、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等9类食品样品中虽检出甜蜜素,但未超标;果酱类、熟豆制品类、饼干类3类食品样品中未检出甜蜜素,风险较低.结论 2020年广东省市售的多数类别食品样品中甜蜜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仍有少数类别的食品样品中甜蜜素含量超国标限值,建议广东省有关卫生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