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24 h动态血压和血清神经递质、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两组受试者24 h动态血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检测血清相关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神经肽Y(NPY)]以及Hcy、ET-1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与对照组[81.63%(40/4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白昼收缩压(SBP)、夜间SBP、24 h SBP、白昼舒张压(DBP)、夜间DBP、24 h DBP以及SAS、HAMA-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NE、DA、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血清Hcy、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7/49)]与对照组[10.20%(5/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相关神经递质、Hcy、ET-1水平,缓解焦虑状态,控制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是DSM-5中摄食障碍疾病,常发生于青少年儿童,也可成年起病,常表现为具有临床意义的对某些食物或食物类别摄取的回避或限制,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国内对于该疾病临床经验较少,国外采用营养支持、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本文中患儿确诊为ARFID,采用体外营养、特定饮食方案,以及行为限制的前提下服用奥氮平、舍曲林、坦度螺酮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基于此案例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经验。
摄食和进食障碍, 儿童期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of childhood 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对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神经递质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对焦虑、抑郁共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递质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应用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时HAMA评分[(11.39±3.11)分、(8.26±2.18)分]均低于对照组[(14.72±3.57)分、(10.46±2.37)分]( t=4.77、4.63,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时HAMD评分[(15.95±2.90)分、(9.33±1.54)分]均低于对照组[(17.43±2.87)分、(13.28±2.65)分]( t=2.46、8.74,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后5-HT、NGF、BDNF水平[(154.59±45.26)μg/L、(13.62±1.16)ng/L、(28.54±2.33)ng/L]均高于对照组[(129.99±48.31)μg/L、(11.98±1.04)ng/L、(25.69±2.51)ng/L]( t=2.52、7.14、5.64,均 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1, P=0.369)。 结论:坦度螺酮辅助治疗焦虑、抑郁共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保护神经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坦度螺酮联合阿米替林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坦度螺酮联合阿米替林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9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坦度螺酮.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AMD、EPDS、PSQI、SDS评分及 FSH、LH 水平降低更明显(t=3.011、P=0.003,t=2.966、P=0.004,t=6.145、P<0.01,t=3.595、P=0.001,t=6.001、P<0.01,t=5.377、P<0.01);5-HT、NE、DA、GABA、E2 水平升高更明显(t=10.320、P<0.01,t=2.588、P<0.01,t=8.669、P<0.01,t=4.842、P=0.001,t=4.301、P=0.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806,P=0.009);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3,P=0.248).结论 对产后抑郁患者采取坦度螺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的制备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制备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合成胆碱-油酸离子液体作为联合促渗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外观、累计透过量等为评价指标,筛选优化处方,通过SD大鼠实验研究贴剂药动学特征.结果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处方:10%坦度螺酮,7.5%胆碱-油酸,7.5%肉豆蔻酸异丙酯,75%DURO-TAK 4098.24 h单位面积累计渗透量为(309.33±45.98)μg·cm-2,稳态透皮速率为(13.43±1.93)μg·cm-2·h-1.SD大鼠实验表明,与坦度螺酮混悬液相比,透皮贴剂具有缓释特征,T1/2 延长至(6.37±4.46)h,MRT0~t约提高17倍.结论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具有缓释效果,有望成为坦度螺酮新型给药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坦度螺酮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调神解郁针法加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92%,高于对照组83.05%(P<0.05).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E、5-HT、DA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可增强疗效,促进焦虑症状改善,提高NE、5-HT、DA水平,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5-HT1A受体激动剂坦度螺酮改善呼吸抑制药效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评价5-HT1A受体激动剂坦度螺酮改善多种镇静镇痛催眠类药物致大鼠呼吸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建立大鼠呼吸抑制模型,检测不同剂量坦度螺酮预防给药后模型大鼠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观察坦度螺酮改善呼吸抑制的效果.结果 iv给予芬太尼 80 μg·kg-1,5 min后大鼠SaO2 值从95.78%降至37.62%,表现出显著呼吸抑制状态,预防给药组(提前5 min)iv给予坦度螺酮2 mg·kg-1后再给予芬太尼80 μg·kg-1,相同时间点大鼠SaO2 值仅从 95.78%降至63.60%,与模型组比较升高27.12%,提示坦度螺酮可以显著改善芬太尼所致大鼠呼吸抑制(P<0.01);iv给予咪达唑仑80 mg·kg-1,3 min后大鼠SaO2值从94.91%降至69.82%,表现出显著呼吸抑制状态,预防给药组(提前5 min)iv给予坦度螺酮2 mg·kg-1后再给予咪达唑仑80 mg·kg-1,相同时间点大鼠SaO2值仅从96.18%降至95.67%,与模型组比较升高25.91%,提示坦度螺酮可显著对抗咪达唑仑致大鼠呼吸抑制(P<0.01);iv给予右美托咪定2 mg·kg-1,3 min后大鼠SaO2值从95.75%降至62.89%,表现出显著呼吸抑制状态,预防给药组(提前5 min)iv给予坦度螺酮4 mg·kg-1后再给予右美托咪定 2 mg·kg-1,相同时间点大鼠SaO2 值从96.73%降至79.42%,与模型组比较升高16.42%,提示坦度螺酮预防给药对右美托咪定致大鼠呼吸抑制具有改善效果(P<0.05).结论 坦度螺酮能有效改善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致大鼠呼吸抑制,表现出对多种靶点所致呼吸抑制的对症治疗作用,可以作为改善呼吸抑制的非特异性对症治疗药物开展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坦度螺酮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坦度螺酮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MDA)(16.51±2.6)U/L、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36.5 ± 4.5)μ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MDA(20.8 ± 2.9)U/L、AOPP(59.9 ± 4.8) μmol/L],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X(249.4±32.3)m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7.3±3.4)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GSH-PX(228.6±17.2)mg/L、SOD(18.8±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32.3、31.4、32.7,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7.7±2.8)μg/L、IL(白细胞介素)-6(4.9±0.3)ng/L、IL-8(5.4±0.7)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3±1.5)μg/L、(6.5 ±1.8)ng/L、(6.6±0.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31.5、32.4,P均<0.0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2例、19例、4例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18例、6例,有效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P=0.02).结论 坦度螺酮联合雷贝拉唑有助于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氧自由基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BDNF和NGF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每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DNF和NGF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和NGF水平均明显上升,而PAN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均大于氟哌啶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可明显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BDNF和NGF水平,且有效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PANSS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氟伏沙明联合坦度螺酮对首发强迫障碍患者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联合坦度螺酮对首发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首发强迫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氟伏沙明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单用氟伏沙明治疗,疗程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1%,64.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末Y-BOCS及HAMA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Y-BOCS及HAMA评分于治疗6,8周末均下降显著(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4,6,8周末Y-BOCS及HAMA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TESS(5.52±2.4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15/36);对照组分别为(5.31±2.31)分和38.24%(13/34)(P>0.05).结论 氟伏沙明联用坦度螺酮较单一使用氟伏沙明治疗首发强迫障碍效果更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