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GP化疗对晚期NSCLC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3例晚期NSCLC患者为对象,GP方案化疗24例为对照组,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2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进展、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变化、远期生存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 (4例vs.3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 (10例vs. 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15例vs. 14例) (P>0.05)。随访至2023年12月31日,观察组死亡22例(75.86%),对照组死亡20例(83.33%)。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1.11±0.12) vs.(2.43±0.25)]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21.86±2.14)vs.(26.73±1.46)]ng/ml、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24.32±2.47)vs.(38.86±2.27)]ng/ml及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 CEA)[(7.22±1.02)vs.(14.02±1.91)]ng/m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提升,CD8+下降(P<0.05),观察组CD3+[(65.11±3.00)vs.(60.38±2.66)]%、CD4+[(41.74±3.66)vs.(31.67±2.81)]%、CD4+/CD8+[(1.68±0.10)vs.(1.13±0.1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24.89±1.98)vs.(28.01±2.2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GP方案可延长晚期NSCLC的总体生存期,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化学计量学、熵权TOPSIS法的复方红豆杉胶囊综合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采用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综合评价复方红豆杉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 16 批复方红豆杉胶囊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和紫杉醇的含量,并对 16 批样品进行差异分析,挖掘出影响复方红豆杉胶囊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结果:13 个成分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87%~100.11%(RSD<2.00%).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 16 批样品聚为 3 类;甘草酸、人参皂苷Rb1、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人参皂苷Rg1 和紫杉醇是影响复方红豆杉胶囊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红豆杉胶囊质量的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复方红豆杉胶囊与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compound taxus chinensis capsule,CTCC)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抗胶质瘤的协同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 细胞,用MTT法检测CTCC与TMZ对U251细胞的IC50值.然后,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CTCC处理组(2 mg/mL),TMZ处理组(100 μmol/L),CTCC+TMZ处理组.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JC-1探针检测线粒体去极化,Annexin V/PI染色和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观察KI-67和PC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67、PCNA、Bcl-2、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能力以及Ki-67、PCNA和Bcl-2表达均降低,线粒体去极化、凋亡以及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增加;其中CTCC+TMZ处理组较CTCC处理组和TMZ处理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CTCC和CTCC均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二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二者对线粒体去极化以及Ki-67、PCNA、Bcl-2、Bax、细胞素色C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具有协同调控作用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型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难治复发的铂类药物耐药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37例复发性铂类药物耐药的卵巢癌患者,复发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20例,对照组(单药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17例,方案为:多柔比星脂质体(30~40 mg/m2静脉滴注),复方红豆杉胶囊,2粒/次,口服,3次/d,共15 d,每3周为1个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进一步评估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心脏毒性.结果: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有效率为35.00%,单药组为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5%,对照组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65%比47.06%,P<0.05).2组均未出现心脏毒性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其中观察组无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发生;2组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30.00%比29.41%,Ⅰ~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60.00%比4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顺铂或卡铂耐药型卵巢癌患者,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疗效优于单药多柔比星脂质体,且不良反应轻,生命质量获益明显,有良好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中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红豆杉胶囊,对2组患者的癌灶面积、Karnof-sky评分、肿瘤标记物及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78.9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癌灶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观察组癌灶缩小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增加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复方红豆杉胶囊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提高治疗有效率、缩小癌灶面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显著作用,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治疗水平,可将该方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红豆杉胶囊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清洁级BALB/cA-nud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对各组小鼠接种SKOV3卵巢癌细胞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对小鼠进行给药处理,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0.031 g/kg),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分别给予0.74 g/kg和0.369 g/kg的复方红豆杉胶囊,均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24 h后,观察小鼠肿瘤体积、质量与肿瘤生长抑制率.对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C-caspase-3)、多重肿瘤抑制因子(MTS)、B淋巴细胞瘤-2(BCL-2)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小鼠肿瘤体积与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6%、61.1%及50.9%.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中均可见不名程度的癌细胞出现坏死与凋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环磷酰胺组、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中BCL-2及CDK4的阳性表达均显著弱于模型对照组,而C-caspase-3及MTS阳性表达则均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P<0.05),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红豆杉高剂量组及红豆杉低剂量组BCL-2及CDK4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而C-caspase-3及MTS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复方红豆杉胶囊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该药物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卵巢癌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卵巢癌根治术,术后配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VEG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IL-6、IL-8、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血尿、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辅助应用复方红豆杉胶囊,可优化化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帕替尼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分为治疗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3.33%v s.19.44%)(P<0.05).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HIF-1α、 VEGF及PCN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Walker-256移植性肝癌造模,造模后第8天对各组灌胃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依次为0.93 g/kg,0.1875 g/kg及0.37 g/kg,连续21 d.末次给药24 h后,取各组大鼠血,检测其中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取各组大鼠肝癌病灶,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观察HIF-1α、VEGF及PC N A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及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空白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明显增高,而AST、TBIL及ALT含量则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肝癌细胞排列紊乱,胞核肿胀增大等现象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及PCNA阳性表达情况均明显降低,且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HIF-1α、VEGF及PCNA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