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传统不可切除肝癌之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肝癌综合治疗进展显著,但手术切除仍为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肝脏外科的快速发展,肝脏解剖学的复杂性和手术操作已不再是肝脏手术的主要障碍,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成为肝脏手术的主要限制因素。临床上多数肝癌病人因此无法行一期根治性切除术,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长期预后较差。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为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肝癌病人治疗带来希望。ALPPS可在短期内诱导剩余肝脏显著增生,肿瘤根治切除率高达90%~100%,显著改善病人生存。但在开展早期,其手术安全性等争议不断。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LPPS手术安全性等问题得到较大改善。笔者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围绕ALPPS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溶性PD-1/PD-L1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免疫疗法的诞生为晚期HCC患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各种免疫治疗方法当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成为近期研究热点,PD-1/PD-L1信号通路降低了免疫应答中的效应T细胞活性从而发生肿瘤免疫逃逸,其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1;S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SPD-L1)也增加了PD-1/PD-L1信号通路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本文就SPD-1/ SPD-L1在HCC中的研究作系统性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胆肿瘤临床诊疗实践系列指南解读: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且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常伴有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手术通常是局部可切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复发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障碍。鉴于原发性肝癌的巨大异质性和治疗的复杂性,目前通常采取包括手术切除、系统治疗(如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或)局部治疗的多模式综合方案。而随着原发性肝癌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外科肿瘤学家而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外科诊疗方法和最佳的患者选择以及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深入解析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最新实践指南,系统介绍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的评估要点和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订提供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钇-90( 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脏恶性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病因之一。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90Y-SIRT)作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其疗效及安全性已被近20年来的临床应用所证实,并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指南推荐用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局部治疗。鉴于 90Y-SIRT操作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协作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组织了来自肿瘤外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商讨形成 90Y-SIRT的临床诊治、管理共识,具体涉及定义、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流程、术后随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辐射安全管理等内容。特此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以助各单位建立 90Y-SIRT的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重建在复杂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肝癌切除术前行三维重建在预测肝切除体积、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复杂性肝癌患者3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应用IQQA-Liver软件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分别在二维、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全肝体积和肿瘤体积;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手术方案,计算预切除肝体积、残肝体积,确定最佳肝切除方式和层面.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实际切除肝体积.比较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Pearson相关法分析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1)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59)min,肝门阻断时间(23.0±8.8)min,术中出血量(517±342)mL,术后组织病理均证实为肝细胞癌.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大量胸腔积液8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1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2)二维图像测量的全肝体积[(2 316±490)cm3]、肿瘤体积[(669±420)cm3]与三维重建图像测量结果[(2 319±494)、(672±427)cm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9,P=0.846;t=0.029,P=0.977).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1 140±430)cm3]与手术切除肝体积(1 130±404)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4,P=0.917).(3)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呈正相关(r=0.998,P<0.001).结论 复杂性肝癌患者术前行三维重建可模拟手术方案,准确测量预切除肝体积,制订最优手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3/2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超重与正常体质量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差异;针刺风池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即时效应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64排螺旋CT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及其认知功能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T2WI灰阶比值对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T1期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基于CT纹理分析预测食管鳞癌患者Ki-67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心脏MRI探索中国成人左心室肌小梁和乳头肌质量参考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心脏MR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后心肌结构与功能变化;斑块与主动脉CT值比值鉴别冠状动脉脂质和纤维斑块的价值;动态对比增强MRI全定量参数对照18F-FDG PET/CT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肝脏功能影像评分预测肝细胞癌大范围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应用价值;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定量评估的价值研究;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血管包裹肿瘤细胞巢阳性肝细胞癌;多模态MRI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征象在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价值;基于多模态MRI的影像组学预测膀胱癌肌层浸润的应用价值;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特征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术前MR影像学特征与转移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功能MRI T1ρ定量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的Meta分析;多模态MRI在腰椎间盘退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估异位骨化的成熟度;小儿卵巢扭转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分析;优化使用水合氯醛镇静的方法研究;基于床旁腹部卧位X线检查的新生儿气腹征象探讨;经动脉插管C臂CT灌注扫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临床价值;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失误分析及经验总结;虚拟单能级成像及骨去金属伪影技术去除腰椎内固定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双源CT碘图评估肝硬化脾切除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特点;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第2代冠状动脉冻结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在自由心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应用;快速水脂分离技术在MR髋关节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巧用米袋在1.5T MR颌面部成像中的应用;2型糖尿病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基于MR结构相的研究进展;TACE联合TKI药物及PD-1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FAPI PET/CT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终末期肾病患者前额叶皮层损伤的MR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中药通过调控miR-122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通过环境、微生物组、代谢、合并症和遗传风险因素的趋同性及复杂性相互作用致病[1] . 据统计,NAFLD全球发病率约为25%. 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NAFLD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首要原因[2]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万古霉素结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癌手术并发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万古霉素结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癌手术并发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复杂性腹腔感染的96例肝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均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和抗生素治疗,根据抗菌治疗中是否使用万古霉素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万古霉素,n=48)和对照组(未使用万古霉素,n=48).比较2组疗效、细菌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9.58%(4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4,P=0.092).治疗前2组WBC、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0.348、0.602,P均>0.05);治疗7、14d后2组WBC、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14 d后WBC、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30、12.200、7.764,7.293、9.956、6.792;P均<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细菌清除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67,P=0.109).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6.45± 3.27)d,短于对照组的(30.41±4.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4,P<0.05).结论 万古霉素结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癌手术并发复杂性腹腔感染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相关指标水平,促进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Heider平衡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肝癌患者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期间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Heider平衡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肝癌患者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期间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68例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Heider平衡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面情绪水平进行评估,通过压力感知量表(PSS)及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对患者压力感知水平进行评估,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通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PSS、DA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不明确性、复杂性、不一致性、不可预测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ORTC QLQ-C30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eider平衡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缓解肝癌患者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及压力感知,同时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复杂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复杂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4年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肝癌患者60例,对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人肝血流阻断、切除方式、出血量、引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中出现胸腔积液18例,胆瘘6例,腹腔感染2例,膈下积液2例.患者的HbsAg与术后2年或3年生存率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肿瘤合并包膜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均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胆管癌栓、AFP、肿瘤大小、术中输血量(血浆)、术前Child-Pugh分级、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术时(麻醉时间)等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影响(P>0.05),肿瘤子灶或卫星灶、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癌栓(一级分支)、术中出血、肿瘤包膜、肝静脉癌栓量等对患者术后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结论 复杂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肿瘤子灶或卫星灶、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癌栓(一级分支)、术中出血、肿瘤包膜、肝静脉癌栓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