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脓毒症是一种因宿主对病原菌感染严重反应失调所致的以持续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为特征的异质性较强的病理综合征[1]。宿主对脓毒症的反应涉及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凝血级联系统、内皮反应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2],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脓毒症的不同表现、进展及预后,继而给脓毒症的治疗和处理造成困难。在脓毒症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中,肺部是最早且最易受累的器官[3],常表现为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据报道,超过半数的脓毒症患者合并S-ALI,且病死率超过30%[4,5]。尽管对S-ALI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对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了解。S-ALI疾病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本研究拟就此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司美格鲁肽""不良反应"等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及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司美格鲁肽致ADR的病例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7例患者.17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8例,年龄25~80岁;8例患者合并应用2种及2种以上药物;8例患者以0.25 mg为起始剂量;大多ADR(94.12%)发生在用药后6个月内;16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11例患者未提及后续是否继续使用司美格鲁肽;9例患者进行了ADR相关性评价,断定为"肯定""很可能""可能""有可能"的分别有1、3、1、4例.司美格鲁肽致ADR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最多(35.29%),其次为皮肤组织(29.41%);其中,急性胃扩张、重度肝损伤、结石性胆囊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性筋膜炎、急性肾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抑郁症、急性溶血性贫血均为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ADR.结论 司美格鲁肽所致ADR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以用药后6个月内发生为主,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组织等.临床使用时,应重点加强对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人群的药学监护,出现相关ADR时应及时停药和/或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铁死亡是一种与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遗传和生化特征.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脓毒症心肌损伤是脓毒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负担.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腺泡细胞死亡模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累及胰腺局部和全身的炎性疾病,通常呈自限性,但仍有20%的患者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累及肺、肾、肝和心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SAP患者易出现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等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胰腺腺泡细胞损伤与死亡是AP早期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细胞死亡模式在A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综述,为AP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认识和调控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锐器致左侧颈部损伤伴疟疾1例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颈部锐器伤在临床中较常见,合并颈动脉破裂时病死率高,且生存者常因缺血性脑卒中致残,损伤累及颈部神经和胸导管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急诊手术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脑血流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操作难度大,术后监护治疗要求高;当同时患有疟疾时,其非特异性症状与创伤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相似,可能漏诊引起不良后果。在缺乏专科药械和监护设备的条件下颈部锐器伤伴疟疾的诊治流程和预后未见文献报道。笔者报告援非期间1例刀斧砍伤左侧颈部及肩部致颈部血管、神经及胸导管损伤伴疟疾患者,探讨在简陋的医疗环境下颈部创伤伴疟疾的救治经验,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聚糖术中止血装置用于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验证EndoClot多聚糖术中止血装置(EndoClot polysaccharide hemostatic system,EndoClot PHS)用于肝素化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Forrest Ⅰa)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只巴拿马猪以计算机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 n=6)和对照组( n=6),建立胃动脉性出血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Endoclot PHS和Hemospray喷洒创面止血,胃镜下持续观察30 min,比较2组达到有效止血的时间、止血颗粒使用量、送粉管堵塞及更换次数等。术后观察实验猪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10 d后,所有实验猪行安乐死并行病理解剖。 结果:12只实验猪均达到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实验组和对照组达到有效止血的时间[(8.75±0.84)min比(9.83±0.62)min, t=-2.53, P=0.030]及达到有效止血的止血颗粒使用量[(6.71±0.39)g 比(14.10±1.62)g, t=-10.86, 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送粉管堵塞及更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4±0.02)次比(0.67±0.04)次, t=-1.64, P=0.131]。实验组气源更稳定,内镜下视野更清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胃损伤、穿孔及气栓形成,血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均未出现主要器官的血栓形成及栓塞。 结论:EndoClot PHS用于肝素化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Forrest Ⅰa)动物模型的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医院呼吸治疗团队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2019年末,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迅速集结全国医疗团队力量前往抗疫情一线,其中呼吸治疗这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团队多次出现在呼吸危重症的救治中,逐渐受到众人的关注。呼吸治疗(respiratory care)作为一门提供专业心肺功能支持和康复的新兴学科。以心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重症医学、麻醉学、胸肺物理治疗、康复、预防等多学科而成。呼吸治疗师(respiratory therapist,RT)作为从事呼吸治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专业手段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准确评估、系统管理以及临床治疗。新冠疫情期间,肺部作为最直接受累的靶器官,从起病初期就受到不同程度损伤。RT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专业且持续的评估,为新冠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呼吸支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并评价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收集2008至2021年S-AKI患者的临床数据。初步纳入58个相关预测因素,以3个月内全因死亡为结局事件。按7∶3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变量,运用多重共线性分析、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并结合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变量选择,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列线图进行可视化表达。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列线图模型及牛津急性疾病严重度评分(OASI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不同阈值概率下的净效益。结果:基于确诊后3个月时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768例(68.54%),死亡组3?566例(31.46%)。在训练集中通过多重筛选,最终纳入7个变量,即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Charlson合并症指数、尿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呼吸支持方式、血尿素氮和年龄,并纳入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1〔95%可信区间(95% CI)为0.80~0.82〕,大于OASIS评分的0.70(95% CI为0.69~0.71),远大于SOFA评分的0.57(95% CI为0.56~0.58)和SIRS评分的0.56(95% CI为0.55~0.57),具有较好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校准度优于OASIS、SOFA、SIRS评分。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不同阈概率情况下的临床净收益均好于OASIS、SOFA、SIRS评分。 结论:基于MIMIC-Ⅳ临床大数据建立的一个包含7项变量的S-AKI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评估S-AKI患者预后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搏骤停(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称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CAS)。PCAS与CA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复苏患者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治是改善PCAS预后的重要手段。为指导和规范我国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相关教学和研究人员对PCAS中西医结合诊治的认识和使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经临床调研确定中西医结合诊治PCAS的14个临床问题,对每个临床问题按照PICO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检索CNKI、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借鉴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指南意见形成证据等级和推荐级别。当文献证据不足时,经专家讨论形成推荐建议及推荐级别,结合可推广性、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围绕PCAS患者早期循环、呼吸支持及可逆病因解除,中期神经保护、改善凝血、防治感染、肾与胃肠保护及控制血糖,后期康复等3期14个方面形成28条推荐意见,为现阶段PCAS中西医结合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血性休克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新研究方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失血性休克(HS)是全球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H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是由组织氧供需不平衡引起,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是H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而线粒体质量控制可通过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衍生囊泡和线粒体蛋白稳态等一系列过程调控线粒体功能,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可以改善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线粒体功能障碍对HS器官功能的影响及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HS的损伤机制并指导临床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