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海岛县域创伤中心建设特色经验与运行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打造舟山海岛特色化县域创伤中心,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1—2023年期间在舟山普陀医院海岛县域创伤中心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病例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心数据库,收集时间覆盖上述三年期限。纳入标准为经创伤中心诊断为严重创伤的患者,并接受中心的综合救治措施。患者<18岁或入院24 h内家属放弃治疗或转院患者不纳入本研究。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普陀医院创伤中心引进了集成第五代移动网络和增强现实技术用于海陆空院前救援系统。同时创建了一键式启动的多学科联合诊疗网络平台,以及构建了"三维一体化黄金救治圈"。此外,还建立了国家级项目共富方舟1.0海上移动复苏单元并且不断加强创伤团队人员的专业培训。观察创伤中心上述项目不断完善及改进过程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核心指标的影响,包括转运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CT完成时间、输血执行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指标的变化,以评估创伤体系改进的有效性。采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2023年分别纳入严重创伤患者107例、211例和287例,救治成功率分别为77.57%、81.04%和89.89%。随着县域创伤中心体系不断提高,救治成功率逐年显著提升同时,不同转运方式的转运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120 (100, 150) min vs. 105 (89, 123) min vs. 81(68, 90) min, P<0.001]、CT完成时间[47(40, 50) min vs. 34(29, 39) min vs. 26(22, 31) min, P<0.001]和输血执行时间[68(60, 81) min vs. 49(41, 55) min vs. 29(21, 35) min, P<0.001]也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建立具有海岛特色的县域创伤中心是提高海岛区域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水平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低钾血症8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诊断,以提高对不同病因导致的低钾血症的早期认识和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急诊低钾血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急诊就诊的低钾血症病人的主要病因中杀虫剂中毒占25.58%,药源性低血钾占17.44%,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占8.14%.以男性发病为主;不同性别低血钾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486,P=0.035).本组病人临床表现各异,其中以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双下肢无力、四肢软瘫为主.通过积极救治,85例出院前症状全部消失,低血钾纠正.结论 掌握各种病因所致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是急诊抢救此类病人成功的关键,多途径联合、早期、快速补钾治疗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易形成胆红素脑病,轻则留下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重则死亡[1].目前国内外多将光疗作为主要疗法,但易出现脱水、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且费用较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内服、外用、静脉注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具有很好的退黄作用[3].本文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合并HIV感染母婴阻断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HIV感染母婴阻断及妊娠结局的研究.方法 回顾收集2015年6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某院住院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共61例,按照临床救治顺序及情况分为:A组孕前或孕早期即确诊HIV感染并在孕产期采取正规阻断;B组临产前或临产时诊断HIV感染或临产时临时进行药物阻断,2组进行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产次、孕周、感染途径均差异不显著,入选61例全为活产数,其中早产8例,足月低体重5例,A组33例、B组28例全部存活,2组之间新生儿存活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早产、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跟踪随访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21±0.23个月,A组婴儿感染1例.A组产妇死亡1例,年龄37岁,其婴儿18个月最后确诊感染.B组婴儿死亡1例,产妇死亡1例.其余新生儿均未感染.结论 在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尽早发现感染、尽早治疗,联合多种阻断措施,最大限度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CMO联合CRRT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感染后潜伏期为1~14 d,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2020年1月22日,我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成功救治了1例新冠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与病原体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不排除通过气溶胶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的可能性.COVID-19病例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较快,迅速进入重症与危重症阶段,救治难度较大.SARS-CoV-2的核酸检测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假阴性、检测时间长,影像学检查成为辅助诊断COVID-19快捷、方便的手段之一,并在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采用血清免疫学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导管注射多巴胺并生理盐水救治心源性休克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在升主动脉经导管注射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理盐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途径组(46例,常规静脉补液及泵入多巴胺治疗)和经导管给药组(50例,指引导管在升主动脉分次少量注射盐水和多巴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与静脉途径组比较,经导管给药组总有效率(69.6% 比96.0%)显著提高,HR[(92.28±4.09)次/min比(83.6±3.29)次/min]显著降低,MAP[(68.13±4.82)mmHg比(74.34±4.87)mmHg]、TIMI3级比例(76.1% 比92.0%)显著增加,P均<0.01;术后40d,与静脉途径组比较,经导管给药组eGFR[(55.42±2.63)ml·min-1·1.73m-2比(62.42±2.56)ml·min-1·1.73m-2]及LVEF[(43.02±2.67)% 比(46.35±2.66)%]显著提高(P均=0.001).结论:相比常规静脉输注液体及多巴胺,经导管主动脉内分次注射小剂量的盐水及多巴胺,能迅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冠脉血供,减慢心率,改善心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聚焦脑缺血再灌注时代的神经保护:新的挑战和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急性脑梗死救治的新纪元.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尽管血管内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患者预后,但较低的临床获益比例与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显著不匹配,这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缺失有关.针对当前尚无有效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困境及血管内治疗对神经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本综述结合神经保护研究现况与临床研究进展,提出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代神经保护的潜在研究方向:(1)进行多靶点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2)将研究重点转向建立有效血流灌注、增加功能性侧枝循环和阐明脑血屏障损伤机制以减少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等.以血管再通为基础,建立血管内治疗前、后的综合神经保护体系可能是进一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血液净化技术在药物中毒或过量救治中应用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血液净化技术在药物中毒或药物过量中的应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CMO联合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药物中毒或药物过量患者的研究报道,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毒物种类、中毒途径、ECMO模式、开始时间、血液净化模式、持续时间及预后等资料,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涉及53例患者,年龄(30.51±18.04)岁.?多数患者(43例)经消化道中毒;49例患者报告了具体时间,其启动ECMO时间为17.5(8.5,66.0)h,应用ECMO时间为120.0(72.0,216.0)h;39例患者采用静脉-动脉(VA)模式治疗,10例采用静脉-静脉(VV)模式,4例为VA与VV模式联合应用;28例单独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时间为4(3,13)d,3例单独采用血液灌流(HP),4例单独采用血浆置换(PE),其余患者为两种或以上方式联合应用.42例患者存活出院,10例院内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为30.0(17.0,63.0)d.结论 ECMO联合血液净化技术在抢救心血管药物、精神类药物等多种药物中毒及药物过量患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黄解毒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百草枯是一种环类除草剂,对人类和牲畜都具有很强的毒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百草枯中毒后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系统性中毒,造成机体肝、肾等多器官衰竭、肺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血液净化能够通过吸附作用有效清除有毒物质,用于百草枯中毒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中药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发挥重要脏器保护作用,减轻中毒反应,提高救治成功率[2].笔者2017年8月—2020年8月应用自拟中药大黄解毒汤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者64例,现归纳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