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尖瓣外科换瓣术后生物瓣再狭窄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34岁.因"活动后气促3个月"来阜外医院就诊.既往病史:患者1年前在外院因"二尖瓣重度狭窄"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中置入圣犹达27号三叶生物瓣膜),术后6个月发生一次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个月后好转,且于术后6个月停用华法林.入院查体:脉搏65次/min,血压 105/63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异常(既往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胸部X线示:双肺淤血,左心房右心室大,心胸比率0.55.经胸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换瓣术后生物瓣再狭窄(重度),二尖瓣瓣口面积(MVA)0.76 cm2,左心房前后径(LAD)45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 47 mm.心脏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示:生物瓣未见明显钙化,左心房未见明确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于患者有生育要求,优先考虑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经与外科共同会诊及术前讨论后,决定给患者尝试行PBMV.手术经过:局麻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穿刺房间隔,采用直径26 mm进口Inoue球囊以17 mm、18 mm、19 mm、20 mm、21 mm、22 mm扩张生物瓣6次(图1~2),每次扩张后复查超声心动图,以22 mm球囊直径扩张后出现少量二尖瓣反流,遂停止扩张.MVA增加至1.32 cm2,肺动脉压由53/27(37) mmHg下降至45/13(27)mmHg,左心房平均压由22 mmHg下降至17 mmHg,左心室压由117/10 (45)mm Hg上升至119/12(46) mmHg,跨瓣压差由17 mmHg下降至10 mmHg.术后患者活动后气促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示:MVA 1.3 cm2,左心房前后径40 mm,较术前明显缩小.胸部X线示:肺淤血较术前明显减轻,心胸比率0.5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毛茛科中药饮片的X射线衍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 (PXRD) 技术对《中国药典》全部14种毛茛科中药饮片 (RHDP) 进行调查, 探索一种反映RHDP的PXRD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指出, 仅仅白芍、赤芍和牡丹皮3味饮片存在一水草酸钙 (COM) 成分, 其他11种RHDP均不含COM.调查了不同产地白芍和赤芍中COM的PXRD差别.结合饮片的沸水煮制备过程, 探讨了COM的PXRD定量分析方法.沸水煮实验揭示饮片中COM晶体的PXRD峰显著增强.基于他人的RHDP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探讨了白芍、赤芍、牡丹皮、附子、川乌、草乌、两头尖在2θ=15~35°系列PXRD宽峰的起源, 这些衍射宽峰最可能起源于以乌头碱和丹皮酚为母核所衍生的生物碱类和苷类结晶化合物中苯环的周期性排列, 其次可能是其他一些有机成分.PXRD技术能够快速鉴定仅有非晶态弥散峰的大三叶升麻和有晶体尖峰衍射特征的兴安升麻.威灵仙显示系列PXRD尖峰.PXRD技术为RHDP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质量控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品种升麻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3个不同品种升麻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YMC-Pack-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建立了3个不同品种升麻的指纹图谱,分别鉴别出兴安升麻特征峰17个,大三叶升麻特征峰19个,升麻特征峰23个.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可靠,为升麻药材定性鉴别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叶草"法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应用于髋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阻滞用于髋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侧髋关节镜手术80例,随机分为2组:术后神经阻滞组和单纯全麻组,每组40例.术中采用喉罩通气,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毕即刻行"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阻滞,术后神经阻滞组给予0.4%罗哌卡因25 ml,单纯全麻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2组术后48 h内均采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比较2组术后0~4 h、4~8 h、8~12 h、12~24 h、24~48 h内最大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max,VASmax),记录术后PCA首次使用时间,0~24 h和24~48 h内PCA使用次数、有效按压率及舒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尿潴留、双侧阻滞、肾损伤及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 与单纯全麻组比较,术后神经阻滞组术后PCA首次使用时间明显延长[(6.2±1.6)h vs.(3.8±1.8)h,t=6.382,P=0.000];0~24 h内PCA使用次数明显减少[(18.4±6.4)次vs.(31.8±7.5)次,t=-8.619,P=0.000];有效按压率明显升高[(89.2±3.6)%vs.(85.8±4.2)%,t=3.814,P=0.000];舒芬太尼用量减少[(37.9±11.8)μg vs.(59.9±14.0)μg,t=-7.586,P=0.000].术后神经阻滞组术后0~4 h、4~8 h、8~12 h内VASmax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P=0.000).单纯全麻组出现术后恶心呕吐9例(22.5%),瘙痒1例(2.5%),术后神经阻滞组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髋关节镜术后采用"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明显减少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且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典名方中升麻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野生藤本垂直应用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丰富上海垂直绿化藤本植物资源,结合野外调查、物候观测和生物学观察、适应性观测、繁殖及栽培情况记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引种的33种野生藤本植物的垂直牵引应用综合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香花鸡血藤、常春油麻藤、钝药野木瓜、鹰爪枫、黑龙骨、尾叶那藤、五月瓜藤、长花忍冬、淡红忍冬、三叶木通、木通、清香藤、鄂羊蹄甲、多叶勾儿茶、风龙等植物表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应性和垂直牵引应用潜力,可作为优秀的垂直牵引应用藤本种质资源.建议加大对常绿观花观果木质藤本植物的引种和选育,并开展藤本植物垂直牵引标准化生产,以提升城市垂直绿化景观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升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探讨临床使用升麻替代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升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已知的升麻有15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用升麻3种为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升麻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经分离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色原酮和挥发油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镇痛消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药理作用.升麻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其药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临床升麻多用于组方配伍,单味升麻可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炎症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升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升麻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兴安升麻的环阿尔廷类三萜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兴安升麻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以及LC-MS技术与活性跟踪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阐明化学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所分离化合物的活性.结果 与结论从升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槭树醇(1)、24-表-槭树醇(2)、大三叶升麻醇(3)、7,8-去氢升麻醇(4)、24-表-7,8-去氢升麻醇(5)、cimiricaside A(6)、24-O-乙酰-7,8-二去氢升麻烷-3-O-β-D-木糖苷(7)、(23R,24R)-16β,23,16α,24-二环氧-12β-乙酰氧基-环烷-7-en-3,15,25-三醇3-O-β-D-木糖苷(8)、7,8-去氢升麻醇-3-O-β-D-木糖苷(9)、24-O-乙酰基-7,8-二去氢升麻烷-3-O-β-D-木糖苷(10)、cimiricaside E(11)、24-表-24-O-乙酰基-7,8-二去氢升麻烷3-O-β-D-木糖苷(12)、7,8-去氢升麻醇3-O-α-L-阿拉伯糖苷(13)、24-表-24-O-乙酰-7,8-二去氢升麻烷-3-O-D-半乳糖苷(14)、25-O-乙酰基-7,8-二去氢升麻醇3-O-β-D-木糖苷(15)、24-O-乙酰基-25-O-甲基-7,8-二去氢升麻烷-3-O-β-D-木糖苷(16)、12β-羟基-7(8)-en-升麻醇(17)、cimiracemo-side Ⅰ(18)、25-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19)、7,8-去氢-24-乙酰羟基升麻烷-3-O-α-L-阿拉伯糖苷(20)、7,8-二去氢-25-脱氢升麻醇-3-O-β-D-木糖苷(21)、cimiricaside B(22).其中化合物13、14、17、18、2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8、12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及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大三叶升麻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大三叶升麻药材及其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大三叶升麻的质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建立大三叶升麻药材和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UHPLC-Q-TOF-MS法进行共有峰的指认;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15批不同产地药材和饮片的相似度均≥0.839,多元分析将不同产地的药材分为3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大三叶升麻,可以为大三叶升麻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基原升麻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4个成分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中4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法鉴定升麻基原.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x4.6 mm,5 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6、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43批升麻样品中有25批为兴安升麻,17批为大三叶升麻.25批兴安升麻饮片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44,17批大三叶升麻饮片指纹图谱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9.指认了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升麻素4个成分,上述4个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良好,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可区分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饮片.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区分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饮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