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牙周病学研究生的临床胜任力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专科培养,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多学科大查房体系,增强各专业研究生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课题组针对牙周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院校的相关经验,设计和初步探索基于牙周复杂病例的多学科大查房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分析和评估大查房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新开展的大查房形式、内容均充分肯定。对大查房效果的深入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运动医学专业继续教育体系初步实施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下文简称北医三院运医所)运动医学专业继续教育体系的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6年在北医三院运医所进修的230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来源科室分为骨科组和运动医学科组(以下简称运医组)。除了参与临床日常查房和手术的常规工作以外,专门对两组进修医师进行教学查房、英文文献抄读、运动医学与关节镜系列专业课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专科手术培训的综合培训,时长至少6个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对我院专科医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培训内容评价上,68.3%(157/230)的进修医师认为实践操作机会不够,其中,骨科组进修医师的实践操作机会[29.5%(62/210)]少于运医组进修医师[55.0%(1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培训效果评价上,运医组进修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台数[(202.94±171.09)台]多于骨科组进修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台数[(73.98±70.56)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运医所进修继续教育体系比较合理,对骨科和运动医学来源的进修医师都有明显帮助。在以后的培训中,应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101期在外科参加毕业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6人和实验组36人;护生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SPOC教学模式,设立教学查房和专科疾病知识、常见基础护理操作视频、测试、拓展学习四大模块,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床旁护理程序能力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均优于对照组( 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对SPOC教学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接受度。 结论: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提高岗位胜任力,值得在护理毕业实习中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在围术期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在围术期医学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五年制麻醉学专业60名实习生为教学对象,采用随机序列法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教学改革组。传统教学组学生常规参与临床麻醉及术后随访;教改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学基础上,每周参与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反馈式教学查房,并随访患者至术后30天。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行教学满意度调查、毕业理论考试,实施患者对麻醉服务满意度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进行 t检验。 结果:教改组学生对教学评价各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教学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9.1±1.3) vs. (6.7±1.9)]( P<0.05);毕业理论考试平均总成绩高于对照组[(80.0±5.0) vs. (67.0±6.0)]( P<0.05);接受教改组服务的患者满意度更高[(92.0±6.0) vs. (83.0±11.0)]( P<0.05)。 结论:实施以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实习教学改革,可增强麻醉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责任感,提高其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与理论知识水平,且可提升相关患者对麻醉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建设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基地的全科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构建合格的全科师资队伍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2020年11—12月,在对河北省24个“5+3”全科住培基地进行基地评估过程中,每个基地随机选取3~4名全科师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调查了79名全科师资,男性21人(26.58%),女性58人(73.42%);年龄多分布于31~40岁,为41人(51.90%);其中来自全科的师资44人(55.70%),来自专科的师资35人(44.30%)。来自全科和专科的师资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硕士生导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13、-0.32、-1.83、-1.34、0.19,均 P>0.05);在是否参加转岗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系统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形式、掌握教学方法、对全科医生工作内容是否了解、对全科前景看法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53、9.69、17.85、-2.40、-3.69、-2.28,均 P<0.05);来自全科的师资教学查房得分高于来自专科的师资[(87.21±5.64)分比(70.88±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65, P<0.05)。访谈结果显示,79名师资(100.00%)均有带教意愿,56名师资(70.89%)认为承担带教工作后压力增大,部分基地带教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结论:河北省全科住培基地师资建设基本完善,但存在专科师资接受全科教育培训不足现象,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三级医院全科师资职业认同感低,其地位和待遇亟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对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对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9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至10月33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36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比较两组带教后考核成绩、见习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等。采用SPSS 24.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带教后考核成绩各项(神经外科知识知晓、教学查房、专科护理操作、晨间提问、基础操作、理论考核)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病情变化识别能力评分、独立工作能力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团队协作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 P<0.05)。带教1周后、带教2周后、带教3周后、带教4周后,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2.78%(1/36)较对照组低27.27(9/33)( P<0.05)。 结论: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并降低护理差错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三级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运用护理三级查房后,提高了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其中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应用PDCA质量环提升临床带教师资教学查房能力的探索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质量环提升临床带教师资教学查房能力的效能,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查房的质量。方法:2021年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来自不同临床科室的34位带教师资在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中的成绩,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教学查房质量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教学查房质量改进PDCA计划并实施。计划实施后,在2022年随机选取不同临床科室的34位带教师资进行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研究分别将2021年、2022年接受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的带教师资作为对照组(34人)、试验组(34人),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以评价PDCA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或者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行 t检验。 结果:评价指标包括查房准备、查房实施、查房技能、总体印象4个维度。PDCA实施后,考核成绩优秀率比实施前显著提高(76.47% vs. 50.00%)、成绩不合格率显著下降(2.94% vs. 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在查房实施(83.44% vs. 88.26%)、查房技能(82.60% vs. 91.09%)、总体印象(90.20% vs. 93.63%)方面的得分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查房技能[(14.87±3.02)分 vs.(16.40±1.53)分, P=0.020]、通过诊断与鉴别诊断来提高学员临床思维能力[(7.96±1.66)分 vs.(8.93±0.93)分, P=0.006]、引导学员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4.18±1.11)分 vs.(4.82±0.47)分, P=0.005]、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3.01±0.76)分 vs.(3.97±0.17), P<0.001]等方面成绩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PDCA可以提高带教师资在教学查房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带教师资的教学查房能力,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学查房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床教学查房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教学查房是一种具有古老传统和独特特点的医学教学形式。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健康体检普及、辅助检查第一时间进场、患者维权意识提高,以及教学理念、形式和技术的更新等,教学查房遇到了新挑战。为此,本文提出目前教学查房的3个原则:①应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目标;②可综合应用各种教学形式;③应尽可能涵盖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在此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开展了旨在提升学员肺癌临床工作胜任能力的新形式教学查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思维导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与分析思维导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轮转的4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名住院医师。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教学查房。以病例分析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评价2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和对照组住院医师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93.30±2.62)分和(82.26±2.4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医师比对照组医师在有利于提高临床信息收集能力[91.3%(21/23)比60.9%(14/23)]、有利于提高临床诊疗能力[87.0%(20/23)比60.9%(14/23)]、有利于建立临床思维[87.0%(20/23)比56.5%(13/23)]、有利于调动讨论积极性[91.3%(21/23)比60.9%(14/23)]4个方面表示满意的人数均较多,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教学查房中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临床诊疗能力,有助于住院医师建立临床诊疗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