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相关文献进行范围综述,旨在明确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内容及适用场景。方法:以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为方法学指导,在医疗机构场景下聚焦临床护理专家能力、胜任力、角色和职责,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Cochrane Library)及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提取临床护理专家岗位类别、研究类型、作者、国别、发表年份、核心能力要素等内容。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日。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06篇,最终纳入15篇文献。汇总出6项一级指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道德/伦理/法律)、16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结论:国内可借鉴国外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的要素设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完善临床护理专家的能力要求,并进一步完善各岗位的护理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81名学生(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施疾病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与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95名学生(对照组)对比,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形成性评价成绩(88.66±5.92)分高于对照组(81.1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灵活性、创新性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教师在教学灵活性、整合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度以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培养方面较对照组更满意( P<0.05)。 结论: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学生建立疾病整体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级40名儿科住院医师分成传统教学组、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每组20人。对其进行执医技能培训,并对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两组学员掌握单项技能的时间、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问卷星调查师生对示教与反示教系统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21.75±3.24)min vs.(48.65±2.91)min]、住院医师单项技能掌握时间[(20.46±3.57)min vs. (30.24±4.73)min]均短于传统教学组( P<0.05)。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成绩[(92.96±5.21)vs.(84.13±3.28)]及综合能力评分[(91.23±5.06)vs.(85.23±5.72)]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调查问卷显示住院医师对示教与反示教教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认为其具有便于全维度观看、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好等优势。 结论: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能弥补在儿童专科医院少见的成人临床操作学习机会,迅速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试题和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并检验试题设置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效能,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赛道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考核范围、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相关胜任力框架对八年制赛道试题和各代表队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测算各考站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对各考站成绩与总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基本覆盖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考核范围。银奖争夺赛的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79,克朗巴赫系数为0.93;金奖争夺赛难度为0.79,区分度为0.81,克朗巴赫系数为0.66。银奖争夺赛中得分率<60%的胜任力指标,包括CanMEDS框架内的医学专家、合作者、学者等,以及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的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设计合理,评价准确,结果可信、可靠。各参赛队在胜任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胜任力框架设计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并分析其在临床带教中对于提升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实习的150名护理实习生,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三组,对照组50名,实验A组50名,实验B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A组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对带教教师进行了资格选拔,实验B组带教教师通过资格认证并加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结果:带教培训后,实验B组的护士核心胜任力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实验A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B组护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是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较有力的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护士能级晋升培训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发展,在能级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临床护理发展及需求的护理培训体系。方法:构建护士的能级体系:实践型护士、胜任型护士、高级型护士、专家型护士,开发能级教育培训模块,并确定能级晋级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以确保达到教育培训效果并符合护士能级晋升要求,初步评价护士对培训体系的满意度。结果:构建符合临床护士职业发展的护士能级培训体系,并建立适用于临床护士学习的线上教育平台,护士对能级晋升培训体系满意度较高,平均评价得分为4.0~4.9分(满分5分),满意度最低得分为A2级(4.0分)。结论: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实现临床护士能级晋升培训体系切实可行,能够满足临床护士培训需求,有助于提升护士的综合临床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4月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麻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结果: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1/2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0.227、0.165~0.283(均 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靠,对麻醉护理本科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级理论下的责任制整体带教方案对肾内科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对肾内科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岗位胜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肾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90名护生,根据其实习批次,将其分为两组,各45名。其中第一批实习护生作为常规组,对其进行常规带教;第二批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组,对其采取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其中综合护理能力评价分为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结果:研究组护生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护生在进行带教前,其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带教后,研究组护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病例分析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临床护生带教中采取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对促进护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培训4 w。记录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癌症知识得分、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得分、带教老师和患者对两组护士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教学培训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强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评分和癌症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培训后,所有护士的考核得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用于培训肿瘤科护士可以调动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操作能力,从而能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