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大黄甘草汤通便止呕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大黄甘草汤(DG)通便止呕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UPLC-TOF-MS对DG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DG发挥通便止呕功效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UPLC-TOF-MS法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根据数据库比对和文献数据从DG水煎液中共鉴定27个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DG通便止呕功效的关键成分可能为木犀草素、圣草酚、甘草次酸、大黄素等;关键靶点可能为AKT1、IL6、IL1B、TP53、TNF、EGFR;关键通路可能为胃癌、结直肠癌、IL-17、TNF、HIF-1等信号通路.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该研究较全面地阐明了DG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明确了DG通过减轻炎症状态、促进肠道运动等作用发挥通便止呕的功效,可为DG的进一步质量评价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桃核承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桃核承气汤是泻热逐瘀的经典名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内科、骨科及妇产科疾病。总结分析近年桃核承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参照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认为苦杏仁苷、肉桂酸、桂皮醛、大黄酸、大黄素、甘草酸及甘草苷可作为该方的Q-marke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桃核承气汤中5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甘草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458.2→296.0、146.8→103.1、283.7→239.9、269.7→226.1、821.4→350.9。 结果: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1 6~0.102 4、0.001 6~0.102 4、0.001 6~0.102 4、0.000 8~0.051 2、0.000 4~0.256 0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8 7、0.999 1、0.999 5、0.998 9、0.998 6)。加样回收率在97.33%~105.33%范围内, RSD均低于2.69%。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宣白承气汤调控ALI的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构建ALI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组的宣白承气汤治疗后,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验证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网络药理学显示,共得到宣白承气汤治疗ALI的化合物 52 个,作用靶点 112 个,ALI疾病靶点 4 723 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 94 个,主要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大黄素、豆甾醇、光甘草定和芦荟大黄素等;关键靶点为TNF、IL-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肿瘤蛋白 53(tumor protein 53,TP53)等;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53 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宣白承气汤能减轻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降低ALI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下调PI3K、Akt、mTOR mRNA表达,下调PI3K、Akt、mTOR、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宣白承气汤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发挥治疗ALI的作用.同时,宣白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ALI大鼠肺损伤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栀子在《伤寒杂病论》中配伍应用规律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栀子在《伤寒杂病论》中共涉及经方10首,根据对其相关原文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其配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仲景对栀子的用量较为稳定,为14~15枚不等,约12.6~19.5 g,皆取生品入汤剂.(2)所伍经方主治症状多以烦、热为主,病位多在上焦,涉及中下二焦,原文提示六经多在太阳、阳明及厥阴,病机皆突出郁热内结的特点.(3)栀子的配伍甚为灵活,基于中医治疗八法分析,其配伍组方规律体现在:①以清法为主,如代表方栀子豉汤,栀子配豆豉而成清宣里热基本药对;②清中兼下-栀子配厚朴、枳实或大黄以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有栀子大黄汤、枳实栀子豉汤等;③清中兼消——栀子配茵陈、黄柏以清消湿热,解毒退黄,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④清中兼温——即栀子干姜汤中配入干姜,寒温并用,清热温中;⑤清中兼补——即栀子甘草豉汤中配入甘草,补益中气,标本兼顾;⑥清中兼和——即栀子生姜豉汤中配入生姜以调理气机,降逆和中.仲景运用栀子灵活巧妙,药简力宏,探析其配伍规律对现代用药组方思路颇具指导性及启发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神农本草经》浅析黄芩在经方中的应用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7/6
《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均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二者理论关系密切.用《神农本草经》的药物理论理解张仲景的用药思路更为恰当.黄芩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药物之一,《神农本草经》描述其功效为"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在《伤寒杂病论》中,主治诸热时,多配伍柴胡、黄连,以小柴胡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治疗黄疸时,常配伍柴胡,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治疗肠澼、泄痢时,多配伍芍药、黄连,以黄芩汤、葛根芩连汤为代表方.主治恶疮疽蚀时,多配伍半夏、黄连,甘草泻心汤是代表方剂.以《神农本草经》推敲医圣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以《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和临床来理解《神农本草经》中药物所载功效,是学习两部经典著作的正确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劳绍贤诊治便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介绍劳绍贤教授临床诊治便秘经验,并附验案3则以佐证.劳绍贤教授认为,便秘的病机为五脏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治疗上,以调理五脏、行气养阴为治则,并根据气虚、气滞、津伤的病机特点,病证结合,辨证施治.急性便秘者采用大承气汤或大黄牡丹汤治疗;慢性便秘者采用自拟润肠通便基础方(主要由槟榔、木香、台乌、郁李仁、生地黄、玄参、甘草等组成)治疗;其他胃肠疾病伴便秘者,治疗时可在胃病辨证用方基础上加用行气润肠药;大便多日未解者服用通便药前应先润化燥屎.同时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进行腹部按摩、相关肌肉训练等以提高中药疗效,预防便秘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古医籍疫病舌象临床用药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系统整理和挖掘疫病的舌象表现、治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旨在让疫病舌象理论在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及疫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采用文本挖掘和语义网络构建方法,分析总结历代涉及"疫病"的古医籍中疫病"舌象"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方药中的舌与方药等信息的直接关系.挖掘疫病舌-方药的临床用药经验及其规律.结果:涉及疫病"舌象"的古医籍有39部,其中晋代1部、唐代2部、宋代2部、元代1部、明代10部、清代25部.涉及方药12部,频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承气汤(81次)、达原饮(37次),再为白虎汤、至宝丹、生脉散、六味地黄汤.药物依次为大黄(51次)、石膏(48次)、犀角(41次),再为连翘、生地黄、黄连、黄芩、甘草、柴胡、知母、银花、玄参、花粉、麦冬、葛根、桔梗、薄荷.与舌象关联的方药节点频度最高,达10次以上的是石膏、连翘,其次为玄参、知母、黄芩、黄连、大黄、生地黄、犀角、甘草,再为牡丹皮,节点度7次有花粉、银花、赤芍、麦冬、柴胡、牛蒡子和凉膈散、达原饮;节点度6次有贝母、石菖蒲、桔梗、天花粉和白虎汤.舌黄、或伴见芒刺、或舌苔黑、或舌燥关联度最高方剂为承气汤;舌苔白或舌粉腻苔关联度最高方剂为达原饮.结论:疫病舌象理论可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迅速辨证提供指导,为选方用药加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苦杏仁篇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神农本草经》载苦杏仁功效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以《神农本草经》为纲、《伤寒杂病论》之经方为目,探讨苦杏仁的不同功效与配伍.苦杏仁主咳逆上气,常配伍桂枝、麻黄、厚朴,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为代表方;主雷鸣,常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以厚朴麻黄汤为代表方;主喉痹,常配伍当归、桂枝,以续命汤为代表方;主下气,常配伍石膏、甘草,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代表方;主产乳,乳汁不下,苦杏仁能通之;主金疮,金伤成疮,苦杏仁能敛之;主寒心奔豚,苦杏仁主通肺气,水为金之子,金母可训子逆.除《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功效外,张仲景运用杏仁配伍不同药物亦有新的发挥,如配伍白术、薏苡仁、赤小豆以祛湿行水,代表方为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伍火麻仁、枳实以润肠通便,代表方为麻子仁丸;配伍大黄、?虫、矾石以润燥养血,代表方为大黄?虫丸、矾石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