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袁军教授针灸治疗失眠障碍的腧穴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袁军教授针灸治疗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的用穴特点、取穴规律和组方特色.方法:运用Excel表格创建袁教授治疗ID针灸病历处方数据库,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8.0 围绕其选穴配伍进行综合性分析挖掘相关性,利用 Gephi 0.9.2 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总结归纳袁教授针灸治疗ID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 55 篇ID的针灸处方,提取出 55 条针灸处方,共涉及 4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 658 次.使用频次前 8 的腧穴/穴组分别是安眠五穴、百会、前顶三穴、足三里、四神聪、合谷、阴陵泉、安眠.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除经外奇穴以及经验穴组以外,应用频率最高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相关性较高的腧穴组合为安眠五穴-百会、安眠五穴-百会-四神聪、安眠五穴-百会-前顶三穴,体现了ID的治疗以安眠五穴结合头部选穴为主.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位于网络核心节点的腧穴为安眠五穴、百会、前顶三穴、阴陵泉、安眠、足三里、合谷、四神聪.反映了针刺治疗ID的重要穴位配伍规律为心脑同治,心、肝胆、脾胃共调.结论:袁教授针刺治疗ID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以安眠五穴为核心处方,强调心脑同治,心、肝胆、脾胃同调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定量参数值的变化规律,探讨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MR-PWI最佳检测指标。方法:以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溶液辅以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成功建立22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15只发展至早期肝硬化(即肝纤维化S4期)。采用配伍组设计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15只食蟹猴进行Exchange肝脏双血供模型的MR-PWI对比研究,MR-PWI定量参数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 ktrans)、反流速率常数( 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 ve)、对比剂血浆容积分数( 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最佳的MR-PWI检测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SNK- q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 结果:食蟹猴MR-PWI的 ktrans、 kep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85.228、99.718, P均<0.01),肝纤维化各期(S1~S4)与正常肝组织(S0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27±0.038)、(0.479±0.035)、(0.432±0.032)、(0.387±0.031) mL/min比(0.584±0.044) mL/min, P均<0.01;(2.193±0.307)、(1.997±0.301)、(1.624±0.174)、(1.532±0.130) mL/min比(2.565±0.482) mL/min, P均<0.01];重度肝纤维化S3、S4期与轻度肝纤维化S1期和中度肝纤维化S2期比较, ktrans、 k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但S3与S4期、S1与S2期的 ktrans、 k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HPI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9.883, P<0.01),S0~S4期HPI分别为0.244±0.022、0.317±0.035、0.421±0.046、0.546±0.043、0.651±0.05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 vp逐渐降低, ve逐渐增大,但S0~S4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 ktrans、 kep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s =-0.875、-0.797, P均<0.01),HPI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rs =0.959,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ktrans、 kep和HPI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52(95% CI 0.767~0.937)、0.799(95% CI 0.700~0.897)和0.967(95% CI 0.932~1.00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395 mL/min、1.561 mL/min和0.590,灵敏度分别为86.7%、79.6%和97.4%,特异度分别为77.4%、71.9%和93.1%。其中HPI诊断S1、S2、S3和S4期肝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91、0.376、0.503和0.590,灵敏度分别为95.7%、93.8%、94.4%和97.4%,特异度分别为89.5%、84.7%、91.3%和92.7%。 结论: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的MR-PWI参数值随肝纤维化发展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HPI是定量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选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选穴配伍规律,为不同辨证分型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耳穴贴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7日。使用Excel表建立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耳穴数据库,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耳穴进行频次、频数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各耳穴之间的配伍关联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5篇,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型以虚证为主,其中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肾阳虚证为主要证型。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共涉及耳穴63个,多数耳穴分布在耳甲部,其中最常用耳穴依次为肾、内分泌、肝、神门。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常用配伍耳穴为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肝-内分泌-肾-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肾等。结论:数据挖掘可有效分析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证型、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常用耳穴及耳穴配伍规律,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穴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金匮要略》中牡丹皮应用规律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梳理《金匮要略》中牡丹皮相关条文和应用方剂,总结并探析其应用的病位与病性规律,以及配伍、用量及炮制规律。挖掘仲景应用牡丹皮的内涵,知仲景应用牡丹皮方剂所涉肾、膀胱、胞宫和肠,均属《黄帝内经》中“少腹”病位,且凡用牡丹皮之方,所主病证均具有“郁”“瘀”的病性特点,具体表现为水郁、湿郁、瘀热、瘀血、癥瘕5种,并据此分析仲景应用牡丹皮配伍规律。研究还发现,随着病位下移,牡丹皮用量增加,在炮制问题上遵“病缓则去心,病急则不去”的原则。最后,结合牡丹皮现代临床应用发挥及药理研究,为扩大牡丹皮临床应用范围及“异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12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数据规范与分类,同时使用Excel 2019、Cytoscape 3.8.0及Qrigin 2021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系统聚类等分析,获取用药规律及核心组方.进一步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分别获取核心组方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疾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 1.2.3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纳入方剂192首,包含药物225味,药性以寒、温、平者最为多见,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肝、肺、胃及脾经.功效类型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关联分析显示常见配伍为白术-郁金-茯苓-丹参、白术-郁金-茯苓、黄芪-珍珠草-丹参等.聚类分析分为4类,聚类效果较好.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提示,核心组方有效成分201种,作用靶点4 208个,疾病靶点2 920个,药物疾病共有交集靶点10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1 369条,细胞组分(celluar component,CC)87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20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通路190条,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构象趋于稳定.[结论]运用文献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总结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及核心组方,进一步探究到核心组方干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潜在的治疗靶点及信号通路,并且分子对接结果良好,能够为今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疼痛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6月6日收录的有关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文献,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取308篇文献,纳入317个针刺处方,涉及173个腧穴,主要归膀胱经、胃经、大肠经、脾经。足三里、合谷、内关等均为使用频次≥50次的高频腧穴。特定穴中多使用五输穴。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常见部位为腹部、肛周、腰背部、膝部。腹部术后疼痛常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足三里-内关”;肛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承山、长强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承山-长强”等;腰背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肾俞、环跳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阿是穴-环跳”“肾俞-环跳”等;膝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血海、梁丘等,二者配伍组合关联度较高。结论: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多选取阳经穴位,以远近配穴、循经取穴为主,且注重特定穴的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及中药配伍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有效数据,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核心证型,探索其病机演变规律,并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经中药口服干预的UC缓解期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运用Medcase Chart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探索UC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规律及核心中草药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UC缓解期患者302例;以黏液血便、易腹泻、易疲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阵发性腹部隐痛、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为临床核心证候群;脾气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虚毒蕴证为核心证型;病机演化可分为3个环节:脾气亏虚为UC发病之基;湿热蕴结、气血痰瘀凝滞,为UC加剧之源;病程日久,湿热痰瘀分别形成湿毒、热毒、痰毒、瘀毒,导致内生癌毒,为UC恶化之本。药物配伍方面,脾气亏虚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当归、白芍;脾虚湿困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黄连、砂仁、防风;脾虚毒蕴证常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乌梅、槐花、黄连、防风。结论:UC缓解期以脾虚为本,健脾益气为治疗根本,佐以理气、和胃、活血、止血、祛湿、清热、解郁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3.0T 1H-MRS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中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 1H-MRS奠定理论依据。 方法:以四氯化碳(CCl 4)成功建立22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发展至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S4期)的有15只。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15只食蟹猴的 1H-MRS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 1H-MRS的变化规律。各研究指标的比较采用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SNK q检验; 1H-MRS研究指标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食蟹猴 1H-MRS的Cho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大,且肝纤维化各期(S1~S4)与正常肝组织(S0期)比较、重度肝纤维化S3、S4期与轻-中度肝纤维化S1、S2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与S0期比较,S1期的lipid峰值明显增高,S2期有所回落,S3、S4期的lipid峰值则明显低于S0期,且肝纤维化S1、S3、S4期与S0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Cho/lipid比值逐渐增大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Cho/lipid比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的秩相关系数达0.98( P < 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o/lipid比值为肝纤维化最具诊断意义的指标,Cho/lipid比值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阈值分别为:肝纤维化≥0.028、早期肝硬化≥0.131( P < 0.01)。 结论: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的 1H-MRS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Cho/lipid比值是肝纤维化分期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该规律可为研究人的肝纤维化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大椎临床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大椎主治优势病症与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8月15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发表的大椎相关文献,归纳其主治病症和腧穴配伍,采用Gephi 0.9.5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对比大椎单穴和配伍主治优势病症;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腧穴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22篇,涉及处方732首,单穴主治优势病症为颈椎病、痤疮、和感冒;配伍主治优势病症为颈椎病、变应性鼻炎、缺血性卒中后遗症等14类;经脉配伍以足太阳膀胱经为首,阳经频次高于阴经;腧穴配伍以下合穴、背俞穴、八会穴等特定穴为主,高频腧穴有肺俞、百会、风池、足三里等33个穴,得到4系8类大椎配伍组合。结论:大椎广泛应用于内科病症,长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倾向于特定穴多重配伍与聚类组合灵活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