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较2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变化及VMHC改变.结果 训练前,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双侧枕下回、中央旁小叶、舌回、岛叶、颞上回等脑区的VMHC减弱.训练后,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升高(P<0.001),双侧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VMHC显著增强且全脑VMHC差值与SF-36中精力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0.456,P=0.025);对照组SF-36中部分得分显著升高(P<0.05),未见VMHC显著变化的脑区.结论 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CFS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改变可能与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太极拳训练在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太极拳在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太极拳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躯干功能(TIS)、平衡功能(BBS)、运动功能(FMA)、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三维步态时空与时相参数(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TIS评分、BBS评分、FMA评分、FAC分级、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太极拳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肢体平衡和运动能力,提升其躯干功能和步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太极拳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太极拳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太极拳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两组的康复效果、社会功能及自知力,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P300观察两组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前BP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社会功能、自知力水平、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BP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社会功能、自知力水平、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BPRS总分、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PI各维度评分、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字广度、P300潜伏期和波幅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太极拳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精神症状,在认知症状、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运动疗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中医适宜技术如艾灸、针刺、穴位贴敷、耳穴贴压、按摩推拿、拔罐、刮痧、药茶;情志疗法如音乐疗法等,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配合药物治疗有协同降压作用,更有利于血压平稳控制。今后研究还需进行长期的持续随访、加强研究规范性,对高血压病3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仍有待展开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定制坐式太极拳计划对亚急性卒中存活者康复结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亚急性期康复期间开始锻炼可为卒中存活者提供一种利用独特生理条件促进自行恢复的方法。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Zhao等进行了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讨定制坐式太极拳计划对亚急卒中存活者康复结果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特征与报告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注册特征和报告质量。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搜集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干预措施等注册信息,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WHO试验注册数据集(TRDS)评价临床试验的注册质量。结果:共纳入381项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其中预注册试验241项(63.25%),补注册试验140项(36.75%)。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2020年最高(14.70%);注册地区中,上海注册量最多(9.97%);研究机构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注册项目最多(4.46%);医院和高校(55.12%)是研究经费主要来源;认知障碍(7.87%)是研究最多的病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74.54%)为主要研究设计方案,样本量主要在20~200之间(80.31%),受试者年龄主要在39岁以上(53.28%)。WHO TRDS条目平均报告完成度为86.90%。结论:目前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发展趋势较好,但在注册地区与单位分布、经费分配、受试人群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注册条目存在报告缺失、不全面现象,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试验设计质量,完善注册细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有关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3月8日。采用AMSTAR 2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因纳入研究未能体现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的整体效果,且各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故对其中的RCT研究进行二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0.0版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ROB)对原始RCT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原始RCT进行数据合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评价。结果:共纳入32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2量表提示,32项中高质量、低质量各1项,极低质量30项。共纳入57项RCT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数据合并。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中等质量证据14项,低质量26项,极低质量5项。结论:传统功法可改善心肺功能,但证据等级偏低,临床医师需按实际情况进行临床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及中医护理干预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主要介绍危重症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的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工具及使用方法,结合音乐疗法、中药调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太极拳)、穴位疗法(针刺、按摩、敷贴)等诸多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进行展望,以期降低危重症患者的ICU-AW的发病率,提升其治疗效果,为良好的ICU-AW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太极球联合八段锦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太极球联合八段锦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太极球联合八段锦运动方案。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太极球联合八段锦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太极拳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太极拳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及太极拳组(47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太极拳组于手术10 d后辅以24式太极拳锻炼,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每次约20 min。于术后10 d、40 d及100 d时采用Constant-Murley量表(CMS)对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抽取患者晨起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CD4 +、CD8 +以及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 结果:术后40 d时2组患者CM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并且太极拳组CMS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4.79±4.11)分和(10.23±3.4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术后100 d时太极拳组CM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术后100 d时太极拳组CD4 +、CD4 +/CD8 +和HSP-90α检测结果[分别为(36.18±7.15)%、(1.40±0.18)和(46.23±9.78)ng/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太极拳锻炼适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太极拳拳理以及太极拳圆弧形、螺旋形动作特点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