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改善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2月(流程改善前)的3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12月(流程改善后)的300例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研究组实施采用FMEA改善后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比较两组手术流程管理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得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流程管理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9.12±5.68)min,住院时间为(3.56±1.71)d,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8.31±6.71)min,住院时间为(5.12±1.98)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65.23±8.36)mL,少于对照组(71.36±9.11)mL;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7.00%);研究组病人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MEA方法能够根据量化指标确定风险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帮助临床医生改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HFMEA优化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管理流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管理流程.方法成立多学科项目改善小组,梳理ECMO救治全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分析,计算风险指数,根据结果制订有效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 ECMO患者救治成功率由 23.5%上升至52.2%,ECMO患者管理流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危害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 应用HFMEA可以梳理ECMO患者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优化管理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确保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南省肿瘤医院2020年1—10月置入手臂输液港肿瘤患者68例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8月置入手臂输液港肿瘤患者84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遵循医院原有的胸壁港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HFMEA管理模式进行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臂输液港置入围手术期风险优先指数(RPN)、高危失效模式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前评估不充分、术中配件丢失、穿刺位置过低、导管裁剪过短、导管与注射座连接不紧、切口缝合后再进行导管定位、术后健康教育不充分等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术前评估不充分、术后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FMEA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环节风险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留置针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进而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病例数都是60例,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给予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失效模式的RPN值(风险指数)、静脉炎、感染及堵塞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量表总分及静脉输液应用效应、护士基础护理水平、护士应急护理能力、护士服务风貌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12.072、9.250、4.467、6.381、12.136, P<0.05)。实验组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χ2=4.013、4.288、4.169, P=0.045、0.038、0.041<0.05)。实验组干预后输液装置连接期间不够紧密、穿刺部位选择不恰当、皮肤消毒不彻底、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未熟练掌握敷贴粘贴方法、健康宣教不到位、未熟练掌握冲封管技术主要失效模式RPN值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P<0.05)。 结论: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应用,能够降低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信息化实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信息进行监测和收集,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信息系统。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应用FMEA对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形成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具体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此流程管理前后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指标数据信息化完成占比情况。结果:应用FMEA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信息管理之前,指标数据元素确认、指标定义理解、记录规范、问题解决时效、信息沟通、系统数据整合等失效模式的RPN值分别为(362.00 ± 101.56)、(539.90 ± 174.39)、(603.20 ± 128.71)、(395.10 ± 184.83)、(448.90 ± 185.58)、(334.80 ± 107.74)分,应用之后分值均下降,分别为(17.10 ± 9.96)、(30.90 ± 31.66)、(42.40 ± 28.99)、(30.30 ± 33.94)、(16.30 ± 17.02)、(18.90 ± 19.27)分,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18~14.74,均 P<0.01);敏感指标数据信息化完成比例,由46.43%(39/84)提升至95.51%(85/89)。 结论:应用FMEA模式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信息进行前瞻性管理,对于敏感指标信息化数据实现是有效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低能X线术中放疗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低能X线术中放疗(IORT)中的应用,分析其在IORT中的潜在风险,初步探讨FMEA优化IORT管理、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行性。方法:由IORT团队(1名放疗科医生、1名放疗科物理师、2名外科医生、2名护士)成立FMEA工作小组,应用FMEA方法开展系统风险评估。确立流程模块,对每项模块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和原因,对失效模式进行严重程度(SR)、发生频度(OR)和失效检验难度(DR)的评分,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SR×OR×DR)。前瞻性地分析并理解放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的错误及潜在临床影响,对每项失效模式均进行原因分析和现行措施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IORT流程分为8个模块,14项失效模式。OR值最高为靶区确认不满意(7分),SR值最高为设备故障无法出束(10分),DR值最高为剂量计算后按键输入错误(7分),RPN值最高为靶区确认不满意(210分)和危及器官未有效保护(180分)。按照优先级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正,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定出更有效地管理方法。结论:FMEA是一种有效的IORT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流程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020年2月,确定以优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作为研究主题;运用FMEA梳理某传染病医院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流程并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经评估,将人员防护不规范、人员到岗不及时、检测标本不合格及病房准备不充分4项列为优先改进风险,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相关措施实施3个月后,上述4项风险的优先指数值均显著下降,应急人员到岗及时率、防护规范率、标本采集处置合格率及应急病房呼吸机完好率、心电监护仪完好率及防护用品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应用FMEA能够优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其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FMEA前后分为两组,观察组(FMEA实施后)采用FMEA方法计算出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确定护理计划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FMEA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优先风险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行为专业程度、护理要求满足程度、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FMEA方法通过分析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使操作流程更规范与科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FMEA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实施常规院内转运流程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 58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6月收治的实施HFMEA模式院内转运流程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 628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转运时间、患者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压降低、输液管滑脱或堵塞、氧气供给不足及意外拔管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接收科室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HFMEA模式的院内转运流程可有效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对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对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淄博一四八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32名医护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观察组给予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比较两组失效风险指数(RPN)、培训前后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各项RPN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能力、工作意义及影响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