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2014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 198例经BABA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3例,女935例,年龄9~68岁。良性病变288例,恶性肿瘤910例。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和术中冰冻病理选择术式,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1年,187例(15.61%)患者出现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如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0例(0.8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0.0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52例(12.69%),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舌下神经损伤1例(0.08%),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2例(0.17%),气管损伤2例(0.17%),无食管损伤,乳糜漏5例(0.42%),颈部术区皮肤粘连错位3例(0.25%),皮下出血2例(0.17%),皮肤灼伤 2例(0.17%),血清肿5例(0.42%),颈总动脉破裂1例(0.08%),颈内静脉破裂1例(0.08%),无肿瘤种植,无臂丛神经、副神经和膈神经损伤。结论:BABA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1)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8岁(范围:26~33岁);主诉为腹痛3例(其中2例伴有盆腹腔巨大肿块并多发转移),咳嗽2例(其中1例伴上腔静脉闭塞综合征),面部肿痛1例,食欲差并发现上腹部肿物1例;自出现症状至就诊的中位时间为30 d(范围:15~188 d)。(2)孕期仅3例明确诊断,分别为右鼻前庭区肿块活检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1例、肺穿刺活检1例,活检后病理检查诊断为NHL;1例为孕期行骨髓穿刺,疑为脾边缘区淋巴瘤,于剖宫产术后37 d因脾脏明显肿大伴腹胀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脾边缘区淋巴瘤;余3例均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病灶活检或部分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NHL。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Ⅳ期6例。6例晚孕期终止妊娠患者中,4例分娩后胎盘送病理检查,其中1例肿瘤转移至胎盘。(3)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中,中期引产1例;晚孕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5例,均为早产;足月产钳助产1例。6例新生儿均健康存活。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中,终止妊娠后5例接受化疗(其中1例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1例接受化疗+鼻咽部放疗,这6例患者随访期内(随访至2022年10月)均无复发;另1例为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剖宫产术后18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合并NHL孕期诊断困难,需重视孕妇主诉,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当病变累及多器官时,需考虑淋巴瘤可能。妊娠合并NHL对化疗敏感,即使为晚期患者,经规范化治疗仍能获得良好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00例,采用病床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全身麻醉,观察组50例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31.48±4.19)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2.32±1.62)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96±1.45)min]、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麻醉中Ramsay评分[(3.69±0.43)分]、麻醉中疼痛评分[(1.96±1.42)分]、术后立即Ramsay评分[(2.11±0.82)分]、术后立即疼痛评分[(2.31±0.43)分]均优于对照组( t=15.623、1.436、5.436,χ 2=5.432, t=1.187、1.528、2.136、2.431,均 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后立即的应激反应(皮质醇、血糖、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风险较大,可延长意识清醒时间,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麻醉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皮肤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4岁7个月男孩因支气管肺炎合并支原体、病毒和细菌多重感染给予阿奇霉素0.16 g静脉滴注、1次/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2 mg静脉滴注、1次/d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228.5 mg口服、2次/d。6 d后,患儿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治疗第7天,患儿出现皮疹伴瘙痒,对症治疗后当日可消退。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奇霉素,但患儿仍在每天静脉滴注药物后发疹并当日消退;停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患儿皮疹未再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肾癌腔静脉癌栓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侵犯血管是其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见肿瘤累及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形成静脉癌栓。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发展迅速,其拥有灵敏精准的操作系统和高清的图像,一方面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对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肾癌腔静脉癌栓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坏死梭杆菌导致Lemierre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21岁,主因"间断发热、寒战伴头晕头痛2周"于2021年11月18日急诊收入院。患者诉2周前进食烧烤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2℃,伴畏寒、寒战、咽痛、头晕、头痛、乏力,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后,查体见扁桃体有脓点,快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37.27 ng/mL,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抗感染及甲泼尼龙控制炎症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急诊病房治疗,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体温41℃,脉搏98次/min,呼吸频率23次/min,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精神较差,颈部浅表淋巴结触及肿大,右侧较大约2.0 cm ×0.5 cm,左侧较大约1.3 cm×0.7 cm,质软,活动度好,界限清楚,有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无破溃,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49×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4.6%,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107×10 9/L,PCT 42.83 ng/mL,白介素6(interleukin, IL-6)980.30 pg/mL,C反应蛋白211 mg/L,G试验、GM试验阴性。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可见一单发实变影,其内可见空洞(图1)。根据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肺脓肿,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8.7℃,给予对症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体温峰值有所下降,体温维持在37~38℃,考虑抗炎有效,痰培养结果回报为纹带棒杆菌,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属),考虑这2种细菌为皮肤或口腔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该细菌导致发热的可能性较小,继续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入院第5天血培养回报血液中找到坏死梭杆菌,考虑为血流感染。加用甲硝唑1 g每8 h一次抗感染治疗,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14×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5%,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246×10 9/L,PCT 3.43 ng/mL,IL-6 13.04 pg/mL,C反应蛋白5 mg/L,炎性指标较前明显下降,考虑抗炎治疗有效,继续目前抗生素治疗。入院第10天患者体温仍有低热,体温36.5~37.5 ℃,复查胸部CT见双肺多发小结节,双肺多发空洞病变,考虑炎性可能(图2)。颈静脉超声检查提示患者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依诺肝素0.4 mL每12 h一次抗凝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胸部CT表现和颈静脉超声结果,考虑该患者诊断为坏死梭杆菌导致Lemierre综合征(Lemierre syndrome, LS)。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后仍有低热,化验检查PCT为0.30 ng/mL,IL-6为3.52 pg/mL,C反应蛋白为3 mg/L,胸部CT示肺部空洞较前增加,考虑感染未完全控制,改为调整抗生素为比阿培南0.6 g每12 h一次联合甲硝唑1g每8 h一次抗感染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CT检查示双肺多发空洞消失,残留少量索条影(图3),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带药给予口服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随诊2周后复查胸部CT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部手术生长抑素类药物规范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腹部手术作为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术后治疗和康复一直是外科医师高度关注的重点。生长抑素类药物常用于腹部手术后出血、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临床实践中,生长抑素类药物的规范应用尚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汇集国内消化外科领域著名专家及其团队、医保专家及律师,结合各中心经验,从不同角度探讨腹部手术后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意义以及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应用策略。张太平教授精简凝练地讲解消化道瘘的发生率及其危害,指出“如何能够短时间内把瘘愈合”是主要康复目标且治疗方式主要为综合治疗。陈超武教授全面介绍临床实践中几个典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分享其团队丰富临床经验,并提出反思性问题。李非教授从实际病例入手,重点讲解十二指肠瘘,包括经内镜逆行术后并发症引起的瘘,特别强调Stanford分型,以及不同分型的治疗方法。张群女士解读国家医保政策,强调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分享医疗机构自主管理的相关问题。李洪奇律师从政策导向、实践案例等方面,就合理用药全面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健康教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院外自护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健康教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院外自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PICC带管出院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前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健康教育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外自护质量、PICC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其中自护质量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PICC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总分以及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认知总分以及置管必要性知识、带管观察要点、带管注意事项各维度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健康教育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能够提高PICC院外自护质量及PICC相关知识认知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双奇静脉畸形植入永久起搏器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肺栓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导丝不能进入上腔静脉,造影显示无名静脉闭塞,永存左上腔静脉、奇静脉畸形。血管走行: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左奇静脉—奇静脉环—右奇静脉—右上腔静脉。改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室主动导线,植入永久起搏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超声内镜及临床数据预测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及超声内镜检查,研究其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预防性EVL患者行普通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监测其临床指标、镜下表现、食管周围侧支静脉、食管旁静脉、穿通静脉直径及数量等,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基于预后相关独立因素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对所得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以检查其预测精度、校正曲线评估其一致性、临床决策分析评估其临床效益。结果:年龄、性别、病因、peri-ECV数量、para-ECV直径、门静脉直径、奇静脉直径均为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P < 0.05);并将其纳入构建列线图,内部验证所得C-index为0.864;该模型预测出血进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4 ( P < 0.001),说明对疾病的预测价值高、校正曲线验证一致性俱佳。 结论:基于临床数据及超声内镜检查,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该人群的治疗效果,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