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霉酚酸酯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52例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无效的活动性中重度TAO患者,给予MMF 0.5 g,口服,bid治疗。评估TAO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3项包括临床疾病活动性评分(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score, CAS)、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视力等改善称为总体有效。结果:治疗12周后,TAO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5.0%;24周后显著增高至88.5%。第12周末,患者的CAS从(5.06±1.21)下降到(2.52±1.13),而后在第24周末时继续下降至(2.02±0.9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第12周和24周有效率分别为82.7%、90.4%。另外,经过12周的治疗,58.1%患者的复视症状明显改善,24周后有效率达到了74.2%。同时,患者的突眼度在第12周末和第24周末均明显下降,有效率分别为53.8%、69.2%。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霉酚酸酯用于治疗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TAO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人水痘引起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罕见,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神志迅速转差,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的神志及肌力均有好转,说明尽早并及时使用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更早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类狼疮性肾炎表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性,47岁。以发热起病,继而出现水肿、皮疹、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1周内自264 μmol/L升至570 μmol/L,补体C 3 0.342 g/L,补体C 4 0.048 g/L,抗核抗体1∶100。于当地医院行肾组织活检,免疫荧光提示多种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光镜下呈现新月体型肾炎。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予静脉输注甲泼尼龙500 mg 治疗3 d,序贯口服泼尼松60 mg 每日1次,患者血肌酐下降至416 μmol/L后再次升高(517 μmol/L),故转诊至我院。入院体检发现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吹风样Ⅲ~Ⅳ级杂音,遂行超声心动检查,见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肾小球肾炎。予青霉素肌肉注射(4 MU,每12小时1次)10 d序贯头孢曲松静脉输注(2 g,每日1次)6周,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至30 mg 每日1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糖皮质激素每2周减量5 mg 每日1次。术后患者血尿、蛋白尿消失,血肌酐下降至98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482例——呕吐,发作性头晕,皮肤无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31岁。因反复呕吐、腹痛2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就诊北京协和医院。患者于2年前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道、泌尿道平滑肌受累),药物规律治疗。近1个月出现反复呕吐伴恶心,查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0,氯化物113 mmol/L,蛋白0.24 g/L,葡萄糖3.4 mmol/L;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腹部影像学、胃肠镜大致正常。住院期间先后新发体位性低血压(站立位血压80/50 mmHg, 心率102次/min;卧位血压125/80 mmHg, 心率 97次/min),仰卧位血压夸张性波动。结合其近两年性欲减低,体检发现左侧瞳孔强直,皮肤不对称出汗异常,皮肤交感反射试验异常,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自主神经病变,静脉点滴甲泼尼龙(1 g,3 d)联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20 g,3 d)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通过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自主神经系统受累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476例——皮疹、水肿、血小板减低、贫血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性,21岁。因皮疹1年、水肿2个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心脏、血液系统,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计数47×10 9/L,血肌酐586 μmol/L,24 h尿总蛋白8.2 g。心脏超声示心肌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重度肺高压。予甲泼尼龙冲击(1 g,1次/d,3 d,静脉滴注)效果不佳,出现少尿、恶性高血压,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考虑继发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血浆置换后可短暂缓解,但TMA仍反复发作,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 13)活性为100%,ADAMTS 13抑制物阴性。予利妥昔单抗(100 mg,1次/周,4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0.5 g,1次/d,3 d,静脉滴注),病情缓解。3个月随访时血红蛋白91 g/L,血小板计数223×10 9/L,血肌酐283 μmol/L。SLE继发TMA时需评估ADAMT 13,其活性正常的患者治疗反应差。早期、积极治疗获得原发病缓解是关键,血浆置换有助于病情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疗效。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1例因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接受血型相合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MR的7月龄患儿为研究对象。该患儿肝移植术后一直使用他克莫司+泼尼松二联抗排斥治疗,术后1个月内出现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行移植肝穿刺活检,完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抗体检测,并予血浆置换治疗。结果:肝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急性排斥反应、补体C4d染色阳性,结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Ⅱ类特异性抗体阳性这一结果,确诊为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导致的AMR。确诊后予甲泼尼龙静脉冲击+静脉丙种球蛋白+吗替麦考酚脂口服治疗,并调整相关免疫抑制药物剂量,效果不理想,后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2日1次,共5次,治疗1个月后患儿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已随访3年,复查过程中行移植肝穿刺活检5次,显示排斥反应逐步减轻,肝功能基本维持正常,未出现AMR复发。结论:血型相容的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也可发生术后AMR,确诊后尽早联合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可能更有利于肝移植术后急性AMR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NM1L基因变异致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裂殖缺陷型致死性脑病1型三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DNM1L基因R403C位点变异所致儿童期起病的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裂殖缺陷型致死性脑病1型(EMPF1)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就诊的3例DNM1L基因R403C位点变异导致的EMPF1患儿的临床资料。以“DNM1L”“EMPF1”“encephalopathy,lethal,due to defective mitochondrial peroxisomal fission 1”或“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裂殖缺陷型致死性脑病1型”为检索词分别查阅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相关文献,总结DNM1L基因R403C位点变异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例1 男,7岁时咳嗽不伴发热9 d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后转变为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肌阵挛,多种抗癫痫药物及止惊药物联合治疗后无效,起病后第2周死亡。例2 男,7岁时“扁桃体炎”10 d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局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后转变为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肌阵挛,多种抗癫痫药物及止惊药物、生酮饮食、甲泼尼龙治疗后反应欠佳,监护室治疗期间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起病1个月后死亡。例3 女,3岁5月龄时“病毒性肺炎”2周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局灶性阵挛发作,后转变为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多种抗癫痫药物及止惊药物、生酮饮食治疗后改善不佳,起病3个月后死亡。3例患儿起病后早期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提示颅内多发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像高信号灶,急性期后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弥漫性脑萎缩。血代谢、脑脊液免疫相关检查均无异常。遗传学检查提示DNM1L基因存在NM_012062.4:c.1207C>T,p.R403C新发、杂合、错义变异,结合临床表现,均明确诊断为EMPF1。文献检索未见国内报道,R403C位点变异国外文献8篇11例,总结包含本组3例的14例患儿临床表现,其中起病前有感染病史8例,轻、中度智力或运动发育落后8例。14例患儿均有癫痫发作,其发作形式主要包括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9例)、局灶性肌阵挛发作(6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5例)以及局灶性阵挛发作(4例)。14例均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文献无推荐有效抗癫痫治疗药物。早期头颅磁共振成像见多发异常信号灶10例,以丘脑(7例)、海马(5例)、基底节区(4例)、额叶(3例)、顶叶(2例)多见,病程后期可见弥漫性进行性脑萎缩10例。14例患儿中5例死亡。 结论:DNM1L基因R403C位点变异常导致线粒体裂殖障碍,患儿可表现为轻微感染刺激后或无明显诱因突发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伴智力运动发育倒退、脑萎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同期心肾联合移植11例治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心肾联合移植受者的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总结心肾联合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2016年10月至2021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1例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心肾联合移植,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6±12.9)岁,术前体重指数(26.72±3.29)kg/m 2,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左室射血分数(29.40±4.48)%,术前均为尿毒症规律透析状态,透析时间0.5~7.0年,平均2.5年,术前肌酐753.5(434~1144)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5.59(3.93~17.23)ml/(min·1.73m 2)。手术方案均为同期心肾联合移植,供心和供肾器官均来自同一供者。心脏冷缺血时间为2.75(2.5,4.0)h,肾脏冷缺血时间为9(8.5,15.0)h,心脏移植手术结束至肾移植手术开始时间为2(1.0,3.5)h。长期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联合应用。 结果:9例术后恢复正常心功能及肾功能,术后半年左室射血分数(57.55±2.51)%,术后半年肌酐107.7(85~132)μmol/L,术后半年24 h尿量1 988(1 800~2 200)ml。随访6~62个月,9例受者均未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心功能均为Ⅰ级,生活质量高。术后死亡2例,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于肺部毛霉菌感染,另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于消化道真菌感染。结论: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刀砍样"线状硬皮病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线状硬皮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方法:分析2019年3月25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以头晕、呕吐、视物模糊起病的"刀砍样"线状硬皮病(LSES)学龄期患儿1例的临床资料。检索相关文献,复习病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本例患儿临床特点为头晕、呕吐伴视物模糊,为反复、短暂性发作,头颅影像学提示左侧额顶颞叶白质、扣带回、基底核区、胼胝体近压部异常信号,病灶区脑表面多发软脑膜线样强化及脑实质异常强化。经甲氨蝶呤(MTX)和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2个月后头晕、呕吐等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后,头颅影像学显示大脑半球脑白质病变及脑实质多发钙化较前明显减轻。随访11个月,患儿无临床症状,脱发处新生毛发密集,皮损处皮肤色泽、质地及皮纹接近正常。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均未涉及治疗及预后;国外文献报道5例患儿,治疗均首选甲泼尼龙联合MTX,疗效显著,与本例患儿治疗一致。结论:临床考虑LSES的患者,无论有无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均应早期进行颅骨完整性评估、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乌司他丁联合短程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临床结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短程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结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6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42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62例)和观察组(常规疗法+乌司他丁+小剂量甲泼尼龙,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IL-8、TNF-α、IL-1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等指标,并对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endocan、VEGF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8.8% vs 21.0%)、APACHEⅡ[(23.1±6.5)分vs(29.6±5.9)分]、氧合指数[(384.5±45.9)mmHg vs(243.1±42.8)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IL-8[(208.5±28.7)pg/m vs (274.6±27.2)pg/ml]、TNF-α[(23.5±5.9)μg/ml vs(30.4±6.3)μg/ml]、IL-10[(64.9±13.4)pg/ml vs(44.2±12.8)pg/ml]、endocan[(4.1±2.5)μg/L vs(6.8±2.8)μg/l]、VEGF[(116.7±15.1)mg/ml vs(124.3±15.4)mg/m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患者endocan和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 P<0.05);观察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有助于降低endocan、VEGF表达水平,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