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提出自然分娩和椎管内镇痛要求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孕妇200例,初次妊娠,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分为2组( n=100):单纯硬膜外阻滞+PIEB组(E组)和DPE+PIEB组(D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组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D组进行针内针蛛网膜下腔穿刺,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连接硬膜外脉冲泵(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参数设置:首次剂量10 ml,背景剂量10 ml/h,PCA剂量5 ml,间隔时间20 min。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给药后3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 2的情况、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输注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情况、罗哌卡因用量和分娩方式。记录孕妇低血压、瘙痒、恶心、呕吐、穿刺后头痛和胎儿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产后1 d常规随访产妇对镇痛满意度评分。 结果:与E组比较,D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 2比率升高,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罗哌卡因用量减少( P<0.05),运动阻滞发生率、罗哌卡因补救镇痛率和产妇满意度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DPE联合PIEB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睡眠呼吸障碍对妊娠妇女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该病主要通过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片段化对人体呼吸、循环、代谢等多系统产生损害。妊娠期特有的激素水平和生理状态可能诱发或恶化OSAHS,从而增加孕妇的OSAHS患病率。目前,妊娠期OSAHS对孕妇及胎、婴儿妊娠结局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就妊娠期OSAHS的现状、OSAHS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相关筛查方法以及治疗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医师诊治妊娠期OSAHS患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期苯海拉明暴露后双胎唇腭裂畸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38岁女性,因双侧输卵管梗阻继发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胚胎植入后7 d,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伴眩晕。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阳性,诊断为生化妊娠,早孕反应。给予对症治疗,眩晕症状未改善且逐渐加重。于孕3 +2周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孕24周超声检查诊断为双胎妊娠,2个胎儿唇裂,不除外腭裂可能。孕28周复查确诊后行引产术,2个胎儿均为严重唇腭裂,无其他外观畸形。考虑双胎唇腭裂畸形可能与孕期苯海拉明暴露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确定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90例,孕足月,单胎妊娠,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20~35 kg/m 2,血压100~140 mmHg,心率60~100次/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15):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NE2组、NE4组、NE6组、NE8组、NE10组和NE12组)。产妇入室后测定基础收缩压。经45 s蛛网膜下腔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9 mg麻醉,麻醉后首次发生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80%)时,NE2组、NE4组、NE6组、NE8组、NE10组和NE12组分别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2、4、6、8、10和12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药物注射完成60 s后测量收缩压。治疗低血压有效定义为收缩压恢复到基础值的80%以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绘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曲线,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 50)、95%有效剂量(ED 95)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产妇首次出现低血压时间、治疗低血压有效情况以及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断脐即刻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 结果:6组产妇基础收缩压、首次发生低血压时间、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组治疗低血压有效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P<0.05)。6组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 50(95%CI)为4.0 (3.0~5.0) μg,ED 95(95%CI)为11.8(8.9~20.4) μg。 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 50和ED 95分别为4.0和11.8 μ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CapeOX)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予以新辅助化疗并接受标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腺癌,临床分期为T 3~4aN+M 0;(3)肿瘤可切除;(4)术前接受CapeOX或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未接受过放疗及其他方案的化疗;(5)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7)无骨髓抑制;(8)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胃癌复发患者;(2)因肿瘤穿孔、出血、梗阻等而行急诊手术的患者;(3)对奥沙利铂、替吉奥、卡培他滨及药物辅料过敏;(4)罹患冠心病、心肌病或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共计118例患者入组(新辅助化疗组),纳入同期住院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37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辅助化疗组。依据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等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方法,将新辅助化疗组与辅助化疗组进行1∶1匹配后,两组各为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新辅助化疗疗效、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病理组织学结果、化疗相关不良事件、生存状况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匹配后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前5.0%(2/40)达到完全缓解,57.5%(23/40)达到部分缓解,32.5%(13/40)达到疾病稳定,5.0%(2/40)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62.5%(25/40),疾病控制率95.0%(38/40)。新辅助化疗组与辅助化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5/40),辅助化疗组为15.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05, P=0.74),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两组患者均未出现Clavien-Dindo Ⅳ或Ⅴ级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新辅助化疗组中病理分期T 1的患者比例高于辅助化疗组[27.5%(11/40)比5.0%(2/40)],而病理分期T 3的患者比例低于辅助化疗组[20.0%(8/40)比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432, P=0.001)。新辅助化疗组肿瘤退缩分级:0级4例,1级8例,2级16例,3级12例,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0%(4/40),总体病理反应率为70.0%(28/40)。两组患者化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40%(16/40)比37.5%(1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生存期(43个月比40个月)和3年总体生存率(66.1%比5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28);新辅助化疗组无病生存期和3年无病生存率均优于辅助化疗组[36个月比28个月,51.4%比35.8%, P=0.048)。 结论:CapeOX或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增加手术风险,可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替妥木单抗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可引起多种眼部表现甚至威胁视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将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但有部分患者对其产生了耐药。目前认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TAO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替妥木单抗是IGF-1R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IGF-1R并阻断其与IGF-1的α亚基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对于活动期中重度TAO,已有临床试验证实其在减少眼球突出(减少≥2 mm)、降低炎症活动度(临床活动性评分减少≥2分)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替妥木单抗起效快,安全性高,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高血糖是目前可确定与替妥木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可通过药物来控制。鉴于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性且可使炎症性肠病病情严重恶化,妊娠和炎症性肠病为替妥木单抗治疗的禁忌证。美国FDA已于2020年1月正式批准替妥木单抗用于活动期中重度TAO的治疗。本文就替妥木单抗治疗TAO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自2021年6月发起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队列研究(研究名称:CRAFT研究,临床注册号:NCT05282563),参与的中心包括南阳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病例入组标准:(1)术前胃镜确诊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评估可行R 0切除;(3)术前评估无手术禁忌证;(4)术中计划行食管空肠吻合;(5)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6)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7)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Ⅲ。病例排除标准:(1)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史除外);(2)胃部手术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除外);(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胃癌合并症(穿孔、出血、梗阻)行急诊手术者;(5)5年内出现过或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6)患者6个月内发生过动脉栓塞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7)合并有其他疾病或精神状态异常,可能影响到患者参与研究。病例剔除标准:(1)无法完成根治性胃癌切除术;(2)术中未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3)无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开腹手术使用倒刺线或3-0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加固吻合口1周然后进行吻合口浆肌层包埋1周,每周平均缝合6~8针。腹腔镜手术,自吻合口前壁偏左侧采用逆时针全层缝合加固,缝合至吻合口右后方时,向右侧牵拉空肠残端,适当翻转吻合口继续完成后壁加固,缝合间距5 mm左右。全层缝合1周后继续逆时针缝合完成浆肌层包埋。根据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连续入组自2021年6月开始,于以上12个中心接受胃癌根治术并于术中行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的患者临床病理及围手术期资料。主要观察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指标(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处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恢复(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随访情况(生活质量采用Visick评估)。 结果:截至2022年9月,共45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55例,女102例,年龄(60.8±10.1)岁,体质指数(23.7±3.2)kg/m 2;肿瘤位于胃上部294例、胃中部139例、胃下部24例;肿瘤直径(4.3±2.2)c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腹手术352例,经腹食管裂孔手术25例,胸腹联合手术80例;近端胃切除48例,全胃切除409例。全腹腔镜53例(11.6%)、腹腔镜辅助189例(41.4%),开放手术215例(47.0%)。术中中位出血量200(10~1 350)ml,手术时间(215.6±66.7)min,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时间(7.3±3.9)min,其中腔镜下加固时间(17.6±1.7)min;开腹加固时间(6.0±1.2)min。术后排气时间(3.1±1.1)d,术后中位造影时间6(4~13)d,术后进食中位时间7(2~14)d,术后住院(15.8±6.7)d。共有184例(40.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2%(10/457),其中4例(0.9%)吻合口漏(亚临床漏和临床漏各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另6例(1.3%)为吻合口狭窄,2例分别于术后21 d、46 d经内镜下球囊扩张治愈,其余4例改变饮食方式后好转。全组均无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非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38.1%(174/457)。中位随访时间10(3~18)个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Visick分级,Ⅰ级89.1%(407/457),Ⅱ级7.9%(36/457),Ⅲ级2.6%(12/457),Ⅳ级0.4%(2/457)。 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应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原则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结石长径0.8~2.0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肾结石,或结石长径<1.5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③术前尿细菌培养阴性;④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②合并输尿管瘢痕狭窄或输尿管狭窄、梗阻、扭曲等预计内镜不能通过;③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④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⑤严重髋关节畸形,取截石位困难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试验组采用国产(广州瑞派公司)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对照组采用进口(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术。记录两组临床综合评价(包括影像质量和操作性能)合格率、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后血尿、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结果:本研究3家医院共纳入186例,其中8例因术中输尿管狭窄未能完成试验而退出研究,最终试验组90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年龄[(48.40±11.36)岁与(47.40±12.53)岁, P=0.594]、男女比例(62/28与56/32, P=0.874)、体质指数[(24.8±2.1)kg/m 2与(25.1±2.0)kg/m 2, P=0.331]、中重度肾积水比例(28/90与23/88, P=0.874)、结石位置( P=0.063)、结石长径[(12.8±4.7)mm与(11.9±5.2)mm, P=0.2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综合评价合格率[98.9%(89/90)与100.0%(88/88), P=0.991]、碎石成功率[84.4%(76/90)与84.1%(74/88), P=0.8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器械故障/缺陷率均为0。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45/90)和52.0%(5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9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者均为术后尿常规红细胞升高[两组分别为88/90和88/88]和白细胞升高[分别为88/90和88/88];试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1.1%)严重不良事件,为肾绞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94)。 结论: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体外激活( in vitro activation,IVA)技术是指IVA原始卵泡,使其生长至可接受激素刺激的阶段,结合促排卵获得成熟卵泡的技术,最终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达到受孕目的。常用方法为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阻断Hippo信号通路。随着研究深入,新的激活方法逐渐发展。现已有多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应用IVA技术成功妊娠的案例报道,结合生育力保存技术,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以及女性恶性肿瘤患者都可能受益于IVA技术。然而IVA技术尚不完善,仍在临床成功率、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机制和临床应用继续探索。本文针对IVA技术的机制、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发展方向方面进行论述,为IVA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椎管内镇痛在臀位妊娠产妇行外倒转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椎管内镇痛对臀位妊娠产妇行外倒转术(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 ECV)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臀位妊娠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行ECV时不做镇痛;硬膜外镇痛组(EA组),行ECV时采用硬膜外阻滞进行镇痛;腰硬联合镇痛组(CSEA组),行ECV时采用腰硬联合阻滞进行镇痛。记录3组产妇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ECV成功率(瞬时成功率和总成功率),转剖宫产率,产妇和胎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EA组、CSEA组产妇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 P<0.05),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高于C组( P<0.05);EA组与CSEA组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及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A组和CSEA组行ECV的瞬时成功率、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转剖宫产率低于C组( P<0.05);EA组、CSEA组行ECV的瞬时成功率、总成功率及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SE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3组产妇胎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胎、臀位妊娠的孕妇行ECV时,硬膜外镇痛或腰硬联合镇痛更能有效矫正胎位,降低剖宫产率;但腰硬联合镇痛下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