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胚胎种植前产生的一种信号因子。近年来hCG在辅助生殖领域的胚胎发育、种植及维持妊娠状态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由于新鲜周期形成胚胎数增加、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应用及生育力保存等技术的需求,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已成为人类辅助生殖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当前hCG在FET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包括hCG在不同FET方案中的应用时机、剂量、给药方式及妊娠结局,还探讨了其在薄型子宫内膜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女性中的应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药物来源hCG的作用效果是否有区别,本文一并予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Klinefelter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Klinefelter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是X染色体数目异常性疾病,可导致精子生成障碍、生殖细胞丢失,引起男性不育和生长发育异常。KS患者多余染色体造成的基因表达异常和睾丸微环境异常与生精障碍、生殖细胞丢失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精子冷冻、显微取精术、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等技术为KS患者生育力保存和生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尤其是人造配子技术可能成为KS不育的新疗法,但该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本文对K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生育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是一种生物学行为介于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的特殊类型,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预后较好,合并不孕率较高,BOTs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可行,早期、无组织学高危因素的BOTs术后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可行,生育咨询应成为BOTs临床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BOTs术后不孕症或不孕高危因素患者应尽早向生殖医生寻求合适的助孕治疗。本文围绕BOTs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及ART的安全性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MH在女性非辅助生殖领域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女性体内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增减,并在两性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AMH已成熟运用于辅助生殖领域,但在非辅助生殖领域的运用较少。本文就AMH在非辅助生殖领域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做简单综述,包括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预测女性绝经年龄、辅助诊断与治疗女性肿瘤、保存生育力、避孕及预测生育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6年至2020年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06年至2020年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基于PubMed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抗苗勒管激素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每5年为时间节点,分析每个阶段与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的发文趋势、高频主题词/副主题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预测。结果:本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276篇,总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相关研究热点逐步增多,2005年至2010年的核心研究热点为抗苗勒管激素的生物标志物作用;2011年至2015年、2016年至2020年两个阶段的核心研究热点均为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热点不断拓展与丰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更迭和交替,部分新兴热点仍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与生育力保存可能成为今后该领域的新兴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0年ESMO青春期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和治疗后妊娠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和保存日益受到重视。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发布了最新的青春期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和治疗后妊娠的临床实践指南,对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策略的实施,抗肿瘤治疗性腺毒性的风险评估,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患者生育力保存,抗肿瘤治疗后妊娠等给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意见。指南提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不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情况下,对青春期后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生育力保存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癌症幸存者生育保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儿童癌症生存率的不断提高,儿童癌症幸存者生存质量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向,其中生育能力保护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生殖辅助技术为癌症群体生育力的保存提供了可能。现就儿童癌症治疗对男女患者生育能力的损害、国内外现有的生育保护方式及其效果进行综述,为儿童癌症患者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也希望更多人重视生育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青春初期女性行卵巢组织冷冻过程中发现成熟卵母细胞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一例15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一个疗程化疗后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生育力保存.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期间发现1枚MⅡ成熟卵母细胞和3枚生发泡期卵母细胞.3枚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培养未获得成熟卵子,最终玻璃化冷冻1枚成熟卵母细胞和12片卵巢皮质.提示对于青春期性腺轴反馈已建立患者,卵巢组织冷冻不是唯一的生育力保存方式,可考虑促排卵取卵冻存卵母细胞,或根据月经周期判断处于排卵期者,在卵巢组织冷冻前尝试穿刺取卵获得自然周期成熟卵母细胞行卵母细胞冷冻,从而提高患者生育力保存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卵巢组织切除术中获取未成熟卵在生育力保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女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卵巢皮质切除术中获取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后( in vitro maturation,IVM)冷冻卵母细胞保存生育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腹腔镜下卵巢皮质切除术的22例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资料。研究组纳入腹腔镜术中同时获取未成熟卵IVM的患者( n=14);对照组纳入仅行皮质切除的患者( n=8)。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冻存皮质数量等数据,评估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研究组根据取卵方式不同分为两个亚组,经阴道取卵亚组( n=10)及经腹腔镜取卵亚组( n=4),分析两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获卵数、冻存皮质数量等数据,评估不同获卵方式的效率。全部22例患者术后每年进行随访,询问肿瘤治疗情况、月经情况,条件允许者返院复查盆腔超声、性激素水平测定,记录这些患者肿瘤治疗后的卵巢功能并予以适应证范围内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患病时间、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冻存皮质数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研究组的基础窦卵泡数(19.71±6.04)、手术时间[(68.07±17.35)min]、出血量[(9.0(5.0,10.5)mL]高于对照组[9.25±3.15, P<0.001;(44.25±16.97)min, P=0.005;3.5(2.0,5.0)mL,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4例取卵患者中,经阴道取卵亚组的获卵数[15.5 (11.0,21.0)个]及年龄[(27.00±2.94)岁]显著高于经腹腔镜取卵亚组[4.0 (0.8,10.3)个, P=0.028;(15.75±2.22)岁, P<0.001],两亚组间患者窦卵泡数、手术时间、冻存皮质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7例患者出仓后均出现闭经,疾病缓解后予以HRT,身体发育及生活质量得以维持及改善。 结论:年轻肿瘤患者在进行卵巢皮质切除术时同时获取未成熟卵IVM后冻存可增加生育力保存的机会;经阴道获取未成熟卵的效率更高;HSCT治疗后闭经率高,HRT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数据统计表明,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为3.88万,这些恶性肿瘤患者急需得到医生关于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建议,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是保存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影响卵巢组织存活的关键是解决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本文将从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促血管生成和远处缺血预处理等干预方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有助于结合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开发更有效、安全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卵巢移植后缺血状态,解决日益增长的女性生育力保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