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来看,现有的保护成效评估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对象的状态和变化两个层面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侧重点逐渐由管理成效向保护成效转变,评估方法基本涵盖了全球、地区、国家和单个自然保护地等多种空间尺度.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区域间的评估结果难以比较,因此多尺度集成评估也难以开展.近年来,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多种新技术(如遥感、环境基因组学等)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使得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基因水平的多层次连续监测成为可能.基于此,建议未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应在认真总结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建设,发展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跨学科的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也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双重危机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借鉴NbS的标准与方法在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实施,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现协同增效.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及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热点领域.为此,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的NbS全球标准的八项准则,首先梳理了 NbS的各项准则对我国国家公园理论与实践的适用性,进而结合NbS的八项准则,以及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即:(1)如何科学建设国家公园(准则1,应对社会挑战;准则2,根据不同尺度设计);(2)国家公园如何有效治理/管理(准则5,基于包容、透明和赋权的治理过程;准则7,基于证据进行适应性管理);(3)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如何(准则3,带来生物多样性净增长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准则6,在首要目标和其他多种效益间公正地权衡);(4)国家公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准则4,具有经济可行性;准则8,具可持续性并在适当的辖区内主流化).最后,充分借鉴NbS的各项准则,研究就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及相关研究提出了启示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推动将NbS纳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行动提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智能医学背景下医工融合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意义 探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医工融合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模式,以应对医疗健康模式变革,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方法/过程 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质量保障3方面探讨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融合,构建跨学科团队,完善监控体系.结果/结论 该模式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医学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医疗健康模式变革提供有力支持,并为其他医工融合型专业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沙漠生态学概念、学科特色、内容及指导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学科发展与区域生态特色相结合,已成为生态学特色学科方向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依据.沙漠生态学以沙漠或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区域,以沙漠生物为研究对象,是沙漠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学科,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色.从沙漠生态学的概念和学科定位的角度,分析了沙漠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和特色优势.基于此,沙漠生态学具有自己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在学科层面上存在其他学科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好的科学问题,并从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分析了沙漠生态学形成独立学科方向的必要性.沙漠生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基础理论丰富与完善,有利于指导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的发生原因、过程及原理、沙漠化逆转过程的恢复机理的全面系统研究,为沙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与治理实践、沙漠自然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沙漠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关键科技支撑,凸显了沙漠生态学的特色学科方向对区域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院专科评价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对国内医疗机构专科评价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探讨专科评价的研究进展与热点主题.方法 采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关于专科评价的文献,运用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文献的发文量、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882篇,自2016年以来专科评价研究文献数量显著增加,发文量>10篇的期刊共10种;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王伟、郭金玲,各发文7篇;发文最高的机构是郑州大学,发文量16篇;文献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为分散,高频关键词包括专科建设、学科建设、医院管理、重点专科、指标体系等,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共聚为9类,突现强度排名前3位的关键词为专科建设、公立医院、德尔菲法.结论 在医院专科评价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研究者应加强专科评价方面的合作及交流;评价指标体系是专科评价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患一团队"应急救治管理策略在群体有机氟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成熟规范的医疗管理体系在救治行动中至关重要 [1]。高效的护理管理体系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代表一个医疗单位的护理救治水准,在救治过程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 [2,3]。因此,构建规范成熟的应急救治管理策略非常重要。急性有机氟中毒是指由于短时内吸入过量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所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4]。急性有机氟中毒可引起肺水肿、呼吸衰竭,同时可损伤心肌、脑、肾等脏器,从而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6]。重度急性有机氟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肺损伤,以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性肺水肿和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7]。2021年浙江省衢州发生一起有机氟中毒事故,本院护理部外派护理骨干承担此批患者的救治任务。在救治行动中,迅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亚专科护理为基本单位、为护理小组长为核心的"一患一团队"应急救治管理策略,为每一位患者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笔者单位参与了此次事故伤员救治,4例为极重度化学性肺炎患者,经过多学科积极救治,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应急救护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构建青少年抑郁自杀风险监测与防治的多学科多主体协作模式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的防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因素、科学合理监测自杀风险、多学科多主体协作衔接干预变得至关重要。如何早期评估自杀风险,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目前国内仍缺少相关的权威循证指南。本文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解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因素,讨论综合性评估方法和家-校-医-社联合干预体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评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并结合社会各界力量作出有效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致敬医学精神 做好顶层设计 服务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20年冬春之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相关思考,本文从14个方面进行阐述。(1)医护人员用血汗和生命诠释当代医学精神可歌可泣;(2)社会层面有效的综合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行和卫生健康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3)提高突发疫情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坚持学科协同和结果导向;(4)应该加强对医学发展的支持并落实医学发展的制度保证;(5)医学教育的改革应当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且强调顶层设计;(6)当今时代的医学应当坚持循证理念;(7)在强调科学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创新;(8)医学科研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9)学术研究与疫情防控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体;(10)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11)医学院校的设立和医学专业的开办应该在国家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12)建立涵盖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职业发展的医学教育认证评估体系;(13)科学设计医师资格考试以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研究生备考问题;(14)加强全民健康的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 提升患者总体健康结局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组与免疫相关,以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人数较多,治疗依从性差,达标率低,致残比例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近年来,虽然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水平进步明显,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且政府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重视度相对不足,支持和投入有限。因此,进一步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及提升高质量服务能力是风湿免疫学界同仁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在此呼吁风湿免疫科、医院、社会及国家政府部门增加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倡导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模式,组建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切实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中国经历了长达3年的抗疫斗争,在重大传染病救援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严重群体性创伤救治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如何借鉴这次重大传染病救援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中国特色创伤救治体系的内涵、创伤医学自身特征在创伤救治链条中的作用、创伤救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创伤医学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公共培训教育与加强创伤医学立法等6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