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卫生与健康的价值观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国卫生与健康价值框架是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健康中国战略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文章对我国的卫生体系发展进行了历史的回顾,首次探讨了中国卫生与健康的价值观,它包含5个要素:公平可及、质量、全生命周期服务、健康扶贫和共建共享.不同国家医疗卫生制度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中国需要将宏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微观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结合起来指导当前的卫生改革.本文还对欧美国家的价值评价框架作了简要介绍.一个国家的卫生与健康价值观需要有法律的保障.中国的卫生与健康价值观体现了政府对健康的政治意愿和政治决心,将会给世界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外中医制度文化探索之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概况与发展战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是指马来西亚卫生部推出政策,明确规定要将包含中医的传统与辅助医药纳入以西医为主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与西医达成共生共存,一起促进马来西亚国民的卫生与保健.为了实践传统与辅助医药与现有西医体制的结合(本文简称中西医结合),马来西亚政府在2006年开展了一项计划,把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纳入政府医院.针对过去10年来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回顾,梳理与总结,所得出结论是有必要提出符合马来西亚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发展宏观理论,以便指导接下来10年发展战略的制定.结合马来西亚的特殊国情与中西医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未来10年,马来西亚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有必要回归到各自的文化母体,作出明确的定位,厘清彼此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范畴与范式:健康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框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发展健康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日渐兴盛,但对健康产业的范畴界定缺乏追问与反思.要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其范畴界定是绕不开的基础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维度界定健康产业范畴并固化,较具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范式上,应突破"经济学理论—定性与应用研究"的常规模式向"经济学—定量—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并统一.基于固化后的范畴和统一后的研究范式建立的健康产业分析矩阵为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可行的分析框架,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玉米转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合作态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转基因玉米是最重要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之一,其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玉米转基因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合作情况,文章构建了基于专利权人合作网络的目标技术领域专利权人合作态势分析框架,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技术,以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玉米领域的重要专利权人为分析对象,构建合作网络、分析整体合作特征、挖掘合作子网、探测领域内重要专利权人,从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客观展现玉米转基因技术领域专利权人合作态势,为科技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我国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及SWOT发展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2009-2018年热带医学领域相关论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国内外18家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本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 过去十年间,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总发文量高于国内各机构,篇均引用次数为16.63,H-index为30,高于国内机构并优于部分国外机构,但与国际领先机构如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院等差距很大.依据SWOT分析框架,总结出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发展的优势是有长期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经验、人才及数据积累;主要劣势是缺乏学科发展规划和缺少热带医学专业人才;目前机会是国家对热带病越来越重视及输入性热带病在国内时有发生,主要威胁为国内相关单位的投入增加、影响力逐渐赶超.基于SO、WT、SW、OT四种策略提出对该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建议.结论 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宏观上应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热带医学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机构的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开展继续教育和合作交流,做好人才、技术储备工作;应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应继续扩展海外科研基地,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UNDP与中国合作实施GEF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成就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财务机制的运行主体,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7个周期,各国在执行GEF项目期间,遇到了可持续性不强、项目设计方案复杂、期望过高等挑战.作为GEF的国际实施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中国政府合作,针对各项挑战,采取综合应对措施,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取得了系列成就,这些项目的实施是落实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和《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有效实践并提供了成功范例.这些应对策略与成就包括:(1)撬动了中国政府5-10倍的配套资金用于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各级政府的主流化,使得财务、制度和环境的可持续得以实现.项目贡献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和五年计划的制订、完善法律法规、探索融资机制、推进政策导向等方面,并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重要议程,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发挥政策引领作用.(2)项目从设计到执行,充分征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目标的设定明智,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成效.(3)借鉴相关国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开展了诸多创新和示范.(4)提供培训、教育和广泛交流,综合提升了生物多样性领域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能力,对于增强技术、管理、协调、协作等领域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5)利用各种窗口和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推广、研讨交流等,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为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群众基础.本文结合UNDP作为国际实施机构与相关部委和省级及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GEF生物多样性项目实践,总结了项目的成就与经验,期望为全球相关项目设计和实施以及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提供借鉴,以共同实现"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文献计量研究——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一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倡导实验区基于自身特点设计实验主题,自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做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建设时间最长、覆盖规模最广、实验主题最为多样的政策试点,实验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对发展理念的概念和框架探讨、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区域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等,为实验区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打下基础.为了系统梳理实验区研究的整体演进情况,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为主题的研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厘清实验区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研究领域、核心问题、前沿热点和科学合作网络结构,基于此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区主题的发文量总体上呈波动趋势,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局部性合作较强;研究的核心问题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在实验区的政策实践;研究前沿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相呼应,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一直都是热点问题;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到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的历程.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一全球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区和创新示范区作为政策试点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与SDGs研究的衔接;二是增加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系统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政策工具视角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我国2009—2022年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发展政策文本的内容特点,为持续完善优化县级公立医院政策体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构建的"基本政策工具—系统维度—发展阶段"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政策条目进行频数统计与交叉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的95篇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在3个发展阶段中,政策工具的开展总体上基本以环境型工具使用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为辅的特点;系统维度工具的使用具有差异性,宏观维度居多;基本政策工具与系统维度工具之间的组合搭配较为合理,二者内部的子维度占比在各发展阶段维度中基本稳定.结论 政策制定者应结合战略需求与社会环境等发展背景,进一步统筹基本政策工具与系统维度工具运用的均衡性与合理性,合力推动新时代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拓展深化,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