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吻合弓上动脉的儿童指尖离断再植技巧及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吻合弓上动脉的儿童指尖离断再植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对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2例62指儿童甲根部平面以远指尖完全离断进行再植,所有动脉断裂平面均位于动脉弓以远的弓上动脉处,弓上动脉口径在0.15~0.35 mm之间,术中均成功吻合弓上动脉,术毕及时通血,对术后坏死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对成活病例采取门诊复诊、微信、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指体饱满度、指骨间关节自主活动度、指甲生长情况、瘢痕增生情况以及再植指体对针刺的反应情况,并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术后指体成活56例,其中2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经加强伤口换药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后再植指体成活。坏死6例,其中2例行坏死指体解脱后远侧指骨间关节平面残端修整,4例因指体较小,坏死后予伤口换药,最终痂下愈合。52例获得随访(包括2例感染后换药成活病例及4例坏死后痂下愈合病例),10例失访(包括2例坏死后行残端修整病例),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6个月,再植指体外形、功能恢复良好;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4指,良6指,中2指。结论:儿童指尖弓上动脉纤细,只要方法应用得当,均可以吻合,对于该平面的离断伤,再植术后疗效满意,临床上应尽量选择再植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热压伤致小儿手指离断再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热压伤致小儿手指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热压伤所致4例9指小儿手指离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清创后采用克氏针行指骨纵行固定,修复指屈、伸肌腱,吻合两侧指动脉及伴随神经,并吻合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移植重建指背静脉,指背热压伤皮肤予暂时保留或一期皮瓣覆盖指背创面。结果:术后1例小指发生静脉危象,拆除部分伤口缝线,侧切放血成功存活,余指体均完全存活。术后随访0.5~1.0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手功能:优2例,良1例,可1例。结论:热压伤所致小儿手指离断,只要指体完整,术中综合判断皮肤、血管、骨损伤的程度,通过吻合指动脉及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行指背静脉移植,局部带蒂皮瓣覆盖创面再植术后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在小儿单指Yamano Ⅰ区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在小儿Yamano Ⅰ区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行单指Yamano Ⅰ区断指再植术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7例均为单指男患儿,年龄为5.6(2~12)岁。采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动、静脉进行断指再植,术后予预防感染、抗血管栓塞、抗血管痉挛等对症治疗,通过门诊、电话、微信等方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例断指再植后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出现血管动脉危象,予解痉治疗后血管动脉危象解除;1例术后出现血管静脉危象,予侧切口放血后血管静脉危象解除。随访时间6~18个月,成活的患指无畸形,外形饱满,颜色红润,质地饱满,甲床完整,手指各关节屈伸活动正常。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可用于小儿Yamano Ⅰ区断指再植手术,是小儿Yamano Ⅰ区断指再植的理想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幼儿前臂及腕掌部毁损伤寄养再植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2017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外科一区收治1例左前臂及腕掌部毁损伤、第3~5指离断伤幼儿。手术一期行前臂及腕掌部血管、神经、肌腱修复加腹部皮瓣修复术加第3~5指寄养再植术;二期行腹部皮瓣断蒂;三期行寄养手指回植及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足部供区;四期行手指功能重建及足部皮瓣显微削薄术。术后4年随访,第3~5指与拇指可完成抓捏、对掌功能,轻度活动受限,足部皮瓣无明显臃肿,感觉恢复至S 3,走路、跑步不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蔡锦芳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蔡锦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显微外科专家,一直从事创伤及显微外科临床与研究。他立足临床第一线,结合临床搞科研,在显微外科领域做出多项重要贡献。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小儿断指再植与显微外科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3次突破了幼儿及婴儿断指再植最小年龄界限;1986年11月,主刀成功完成了世界第2例十指离断再植;1987年在国际上首创了"足跟再造";1989年首创了前足再造;1991年首创用"腹直肌前鞘显微移植重建跟腱",开辟了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腱性组织代跟腱的先河;1991年又获世界第1例"圈状断掌合并多指多段断指"再植成功;1992年在世界上首先提出"指节再造"问题,并创用"前臂复合组织瓣逆行移植再造指节"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针对平战时足部伤不断攀升的趋势,他把显微外科技术和生物力学、现代应用解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2002年,以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为核心,编著出版了国内外首部120万字大型专著——《显微足外科学》。经过拓展完善,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严重足部战创伤等伤病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分类治疗到康复成为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术,创立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显微足外科学。中国显微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拓,一直走在世界显微外科的前列。梳理、回顾老一辈显微外科大师的奋斗历程,能激励我们不断传承、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蔡锦芳教授从事显微外科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他始终秉持排除万难、勇于攀登的断肢再植精神,非常值得年轻一代显微外科医生学习和借鉴。本刊特对蔡锦芳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将相关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多指离断再植术后血运障碍监测与围术期护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多指离断再植术后血运障碍的监测及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例小儿多指离断再植术后的护理过程,包括病房管理、血运监测、伤口护理、饮食管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等。结果:通过护理门诊和社交软件随访6~14个月,3例患儿共8根断指全部成活,血运良好,形态、长度正常,伤口愈合良好,2例6指术后产生指蹼瘢痕挛缩,予二期行瘢痕松解术。3例患儿术后疼痛均不严重,患指远端均有触觉,能做基本的抓握动作,患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主动屈、伸功能大致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在小儿多指离断的护理中,注重断指血运循环监测、患肢康复训练,强调减少激惹、降低疼痛,护理操作时应操作细致,动作轻柔,血运监测可借助红外线成像仪,康复训练应顺应幼儿喜抓握、好模仿的天性进行。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小儿多指离断再植术的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断指再植10例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再植的损伤特点、手术要点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0例具有再植条件的小儿断指进行再植治疗。术后按照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结果:10例再植指体存活9例,坏死1例,成活率9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存活再植指体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小儿断指只要指体大部分完整均应努力进行再植。术后指体存活与血管吻合质量和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1月龄小儿断指缺血48 h再植存活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女,21月,因右中指完全离断、示指软组织离断2 h入院。2023年10月6日16时许,患儿被铁制门把手割伤右手示中指,致右示指中远节桡侧软组织离断,右中指远指间关节完全离断(图1)。离断指体未携带来院。X线片示:右手示指远节指骨骨折、中指远节指骨缺损(图2)。专科检查:右示指远指间关节桡侧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1.5 cm×1.2 cm,示指指端色红润;右中指于远指间关节完全离断,近节近端至中节头端掌侧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3.0 cm×1.5 cm。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示中指清创,见右示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桡侧指固有神经缺损,示指指深屈肌腱部分缺损,远指间关节桡侧少许关节面、关节囊、侧副韧带缺损,予克氏针内固定远指间关节;中指双侧指固有动脉、指固有神经于中节远端断裂,中节指骨头端部分关节面缺损。创面予人工真皮覆盖,荷包加压包扎(图3)。术后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10月7日00:30患儿家属于受伤现场寻及患儿中指离体指体并送至我院。适当清创后冷藏,准备行中指断指再植术。但因患儿父母不能接受断指再植的相关手术风险,要求出院。辗转多家医院后于10月8日返回我院。期间以恒温箱冷藏患指。于10月8日12:30行右中指再植术,清创后标记血管,尖刀片去除关节软骨,保护远节骺板,避免损伤,行远指间关节融合,两根直径0.6 mm克氏针交叉固定。吻合双侧指固有动脉、掌侧背侧各一根静脉,血管口径约0.5 mm,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经过4 h的手术,指体顺利通血,此时距指体离断约48 h(图4~6)。术后予抗感染、6-542及罂粟碱解痉、扩管治疗。对患肢简易固定 [1]。密切观察断指血运,前3 d每1 h观察一次,3 d后每2 h观察一次,术后第10天见右中指再植指体色红润,毛细血管反应灵敏,温度张力正常。术后45 d复查(图7),右示指创面瘢痕愈合,右中指再植指体色红润,复查X线片,去除克氏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口径小于0.30 mm的小儿指尖再植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口径小于0.30 mm的小儿指尖再植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我科对12例12指血管口径小于0.30 mm的小儿指尖完全离断伤行再植手术,均成功吻合动脉。结果:术后12例再植指体全部存活,其中1例术后7 d发生伤口感染,加强换药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后再植指体存活。所有病例随访2~22个月,平均6个月,再植指体外形、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指,良3指。结论:小儿指尖平面血管纤细,再植难度大,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口径为0.10 mm的血管在显微镜视下难以辨别及吻合;口径为0.15 mm及以上的血管,只要方法得当,均可以吻合,具有再植条件,且术后效果满意。因此对于小儿的指尖完全离断伤,在离断指体内只要能找到口径0.15 mm及以上的动脉,临床上应尽量选择再植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保留关节的小儿指间关节离断再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非断面截骨保留关节的小儿指间关节水平离断再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9例指间关节水平完全离断的小儿断指,采用近端指骨中远1/3平面截骨短缩0.3~0.5 cm不等,保留损伤的指间关节进行再植.结果 再植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4例,差1例.再植指体发育良好,指间关节活动好,X线片显示关节面完整,退变不明显.结论 对于指间关节水平的小儿断指,通过近端指骨的截骨短缩进行再植,保留关节和骨骺,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及指体的正常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