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功能检查在国内外大型慢阻肺队列中的应用研究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居全球致死性疾病第3位。近年来,为推进对慢阻肺进展的认识及为慢阻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慢阻肺队列研究,包括COPDGene、ECLIPSE、SPIROMICS和COMPASS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以上4个队列的基本情况,并重点阐述肺功能检查在队列研究中的应用状况,主要内容包括:(1)肺功能指标的稳定性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随时间的变化;(2)支气管舒张剂反应性作为慢阻肺表型特征的探索;(3)小气道功能指标、衍生指标及非肺量计检查指标的应用;(4)特殊类型的肺功能障碍;(5)肺功能与临床预后、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学习,加深对慢阻肺异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延伸及拓展肺功能在慢阻肺的应用研究,为今后提高我国慢阻肺临床研究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0~6月龄肺功能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在纠正年龄0~6月龄的肺功能结果及临床特征,探讨BPD早产儿在婴儿期的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5例患儿资料,其中患BPD早产儿25例(BPD组),未患BPD早产儿30例(早产儿对照组),无呼吸系统疾病足月儿30例(足月儿对照组),早产儿在纠正年龄37~41周、6月龄,足月儿在生后3 d~1周、6月龄时检测潮气呼吸肺功能,并随访6月龄内呼吸系统疾病情况。结果:(1)肺功能:早产儿在纠正年龄37~41周、足月儿在出生3 d~1周比较,BPD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均低于早产儿对照组和足月儿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早产儿对照组与足月儿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BPD组和早产儿对照组的达峰容积(VPTEF)、呼气峰流量(PEF)、75%潮气量时呼气流量(TEF75%)、TEF50%、TEF25%均低于足月儿对照组(均 P<0.05),BPD组与早产儿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纠正年龄6月龄时,BPD组患儿TPTEF/TE、VPTEF/VE、呼气中期流量与吸气中期流量比值(TEF50%/TIF50%)比纠正年龄37~41周时降低,VPTEF、PEF、TEF75%、TEF50%、TEF25%比纠正年龄37~41周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呼吸系统疾病情况:BPD组纠正年龄6月龄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43.3%,10/23)、喘息(21.7%,5/23)、再次住院率(39.1%,9/23)与早产儿对照组[16.7%(4/24)、8.3%(2/24)、16.7%(4/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BPD患儿在纠正年龄37~41周时存在小气道阻塞,并且可能持续至纠正年龄6月龄时无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其在气道疾病诊治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上下气道、大小气道NO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上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少见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哮喘联盟在2015年发表的“无创气道炎症评估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以及重要文献,撰写本共识,针对气道NO检测的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判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助更好应用该项技术指导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慢阻肺的定义与识别手段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以呼吸系统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我国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或接近慢阻肺终末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早期慢阻肺是病程开始之初的生物学早期,可能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和(或)肺部结构和功能改变,但肺部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出现肺功能轨迹异常。肺部影像学上出现的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小气道病变及肺气肿,肺功能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下降、FEV 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正常的肺功能受损或小气道病变等可能有助于发现早期慢阻肺患者。深入探讨早期慢阻肺的定义和识别手段,以期提升临床医生的防治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联合在线数据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首先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荆州地区“幸福呼吸”慢阻肺筛查肺功能数据共16 187例,对于缺失问卷信息、质控不合格以及存在单纯限制性或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数据剔除,最终获得进行分析的数据有3 999例,其中非慢阻肺组2 330例,慢阻肺组1 669例。以是否患有慢阻肺为因变量,以BMI为自变量,采用平滑曲线图法展示BMI与慢阻肺发生之间的关系,若观察到非线性关系,则采用二段线性回归模型计算阈值效应,并对潜在的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生物燃料接触史、慢阻肺认知)进行调整。其次利用在线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采用MR分析高BMI与慢阻肺发生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结果:利用荆州地区“幸福呼吸”慢阻肺筛查肺功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BMI与慢阻肺患病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当BMI<23.7 kg/m 2时,BMI每增加1 kg/m 2,慢阻肺患病风险下降18%( OR=0.82,95% CI:0.79~0.85),当BMI>23.7 kg/m 2后,BMI的增加与慢阻肺患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OR=1.00,95% CI:0.96~1.05)。利用在线GWAS数据进行MR分析发现高BMI与慢阻肺发生可能不存在潜在因果关联,异质性检验及水平多效应检验均 P>0.05。 结论:BMI与慢阻肺患病风险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当BMI>23.7 kg/m 2后,BMI与慢阻肺患病风险可能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影响整个呼吸道,包括中央气道到外周小气道。哮喘患儿小气道阻力可达总气道阻力的50%以上,是气道阻塞的主要部分。早期识别和评估小气道功能异常,并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对控制儿童哮喘、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家共识对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提出了评估方法和治疗建议,有助于提升临床医师的诊治能力,进一步优化儿童哮喘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囊性纤维化相关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囊性纤维化(CF)相关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22例CF相关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等指标。结果:确诊CF相关ABPA患儿22例(男12例、女10例),确诊年龄(10.4±2.8)岁,症状初发年龄(5.5±4.4)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22例,反复喘息15例,咯血7例,生长发育落后12例,胰腺炎10例,肝大7例,脾大及脂肪泻各4例。胸部高分辨CT示22例患儿全部存在肺实质浸润以及弥漫中心型支气管扩张,17例同时伴有管腔内黏液嵌塞,12例存在高密度黏液栓。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8例;血清总IgE>0.5×10 6 U/L 22例;烟曲霉特异性Ig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真菌培养阳性15例,其中单一曲霉菌感染8例,两种曲霉菌混合感染3例;痰或BALF细菌培养阳性20例,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7例),其余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例)。肺通气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小气道功能障碍4例。22例患儿均接受系统治疗,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激素与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19例;随诊1~7年,6例经治疗缓解后处于稳定状态,10例呈现多次复发-缓解,1例死亡,5例失访。 结论:儿童CF相关ABPA在中国极为罕见,且CF和ABPA具有部分重叠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免疫学特征,诊断难度大,首选全身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措施,也可以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复发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的监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就诊患儿,按就诊顺序依次纳入200例慢性咳嗽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将100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cough variant asthma,CVA)作为观察组,100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post infection cough,PIC)作为对照组。患儿均根据病情需要行肺通气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监测。比较两组的通气指标和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呼吸系统阻力(Z 5)、总呼吸道黏性阻力(R 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 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 20,反映小气道的阻力)、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 5,反映周边气道的顺应性),共振频率(Fres),以及1s用力呼气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 1/FVC。 结果:观察组: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57.0%(57/100)患儿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照组患儿均存在气道高反应,14.0%(14/100)患儿有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FEV 1、FVC均明显降低( t=5.160、16.678,均 P<0.05);FEV 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743, P>0.05)。观察组Z 5、R 5、R 20、R 5:R 20及Fre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5.270、2.143、3.271、13.558、7.774,均 P<0.05)。 结论:临床可通过肺通气和肺功能监测对慢性咳嗽患儿做出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常规肺功能正常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特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肺功能正常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典型哮喘(CA)的气道炎症、小气道功能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气道炎症、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相关性,为临床识别CVA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且后期经随访确认诊断为CVA、CA的病例资料,分为CVA组(50例)、CA组(60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病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FEF75%pred]、FEV 1下降≥20%基础值时累积吸入乙酰甲胆碱剂量(PD20-FEV 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2组小气道功能障碍(SAD)比例、FeNO≥25 ppb比例、诱导痰EOS≥2.5%比例、FeNO≥25 ppb或诱导痰EOS≥2.5%或SAD比例之间的差异。对2组小气道功能(MMEF%pred、FEF50%pred、FEF75%pred)、气道炎症(FeNO、诱导痰EOS)与PD20-FEV 1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2组诱导痰EOS是否≥2.5%分为CA(EOS)组(47例)、CA(非EOS)组(13例)、CVA(EOS)组(24例)、CVA(非EOS)组(26例),比较各组间小气道功能、PD20-FEV 1、FeNO的差异。 结果:与CA组比较,CVA组女性更多[62.0%(31/50)比40.0%(24/60), χ2=5.28, P=0.022],病程更短[6(10.50,12.95)月比12(6.00,19.75)月, Z=4.04, P<0.001]。CVA组的FEV 1%pred、FEV 1/FVC、PEF%pred、MMEF%pred、FEF50%pred、FEF75%pred、PD20-FEV 1均高于CA组(均 P<0.05),而FeNO、诱导痰EOS、SAD比例、FeNO≥25 ppb比例、诱导痰EOS≥2.5%比例、FeNO≥25 ppb或诱导痰EOS≥2.5%或SAD比例均低于CA组(均 P<0.05)。CA组MMEF%pred、FEF50%pred、FEF75%pred、FeNO、诱导痰EOS与PD20-FEV 1相关性分别为 r=0.31、 P=0.015, r=0.27、 P=0.039, r=0.32、 P=0.013, r=-0.86、 P<0.001, r=-0.59、 P<0.001。CVA组MMEF%pred、FEF50%pred、FEF75%pred、FeNO、诱导痰EOS与PD20-FEV 1相关性分别为 r=0.20、 P=0.157, r=0.22、 P=0.128, r=0.16、 P=0.255, r=-0.61、 P<0.001, r=-0.55、 P<0.001。亚组分析:CA、CVA 2组中EOS组与非EOS组比较,小气道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EOS组PD20-FEV 1均低于非EOS组,FeNO均高于非EOS组(均 P<0.05);CA(非EOS)组与CVA(非EOS)组比较,小气道功能、PD20-FEV 1、Fe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A(EOS)组小气道功能、PD20-FEV 1均低于CVA(EOS)组,而FeNO高于CVA(EOS)组(均 P<0.05)。 结论:在常规肺功能正常的CVA及CA中,与CA患者比较,CVA患者女性更多见、病程更短,其特点更多表现为轻的大小气道阻塞、轻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轻的AHR。CVA患者与CA患者一样,无论气道炎症表型如何,SAD程度一致,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则AHR更重、FeNO更高。非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的CVA患者与非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的CA患者SAD及气道炎症一致。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的CVA患者SAD及气道炎症程度轻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的CA患者。CVA与CA一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与AHR具有较高相关性,但小气道功能与AHR相关性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肺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影像学、内镜和肺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1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并进行肺功能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病年龄2个月至6岁,男孩多见,病程约2~4周,高热[总热程(10.6±3.6)d]、呼吸急促、精神欠佳、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LDH)升高、D-二聚体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易合并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像学提示进展迅速,多肺叶融合病变,呈向心性分布,可累及大小气道,胸腔积液少,易留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电子支气管镜下可见黏膜粗糙红肿,较多黏液栓,黏膜糜烂、通气欠佳、纵行皱褶、胶冻样分泌物及塑型性支气管;潮气呼吸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参数值越低,阻塞越重。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起病急、病情重,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支气管镜、肺功能的特点对其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