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游离腹股沟真皮片移植在尿道下裂重度下弯矫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腹股沟真皮片移植在尿道下裂阴茎海绵体不对称所致重度下弯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6例重度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情况,患儿年龄范围为1. 5~5. 2岁,中位年龄为2. 6岁。所有患儿均采用分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先给予阴茎皮肤肉膜脱套矫正浅筋膜所致的阴茎下弯,再横断尿道板解除引起阴茎下弯的因素,如阴茎下弯仍>30°,于最大腹侧弯曲处切开白膜,松解白膜与阴茎海绵体之间的Smith间隙,经人工勃起试验检测下弯矫治情况,如仍有下弯,继续松解Smith间隙直至阴茎勃起试验证实阴茎伸直满意,切取同等面积游离自体腹股沟真皮片覆盖阴茎白膜缺损区域。背侧包皮正中剪开后包绕覆盖至阴茎腹侧正中区域以备二期尿道成形使用,对于尿道下裂术后阴茎下弯者选择相应皮瓣覆盖阴茎腹侧以备下次尿道成形,比较阴茎伸直前后背侧、腹侧的长度。第二期手术采用腹侧尿道外口至龟头远端皮肤卷管成形尿道或自体唇黏膜镶嵌阴茎体后联合局部皮瓣耦合成形尿道,并覆盖周围筋膜或阴囊精索外筋膜,皮肤改形覆盖。在阴茎白膜切开前和白膜切开真皮瓣修补后分别测量阴茎腹侧和背侧的长度,采用 t检验分析测量数据。 结果:26例一期手术患儿,阴茎下弯一期矫直满意,第一期手术中测得阴茎伸直前背侧长度为(35. 6±3. 1)mm,腹侧长度为(31. 8± 3. 2)mm;伸直后阴茎背侧长度为(35. 8±2. 9)mm,腹侧长度为(35. 6±3. 1)mm;第二期术前阴茎背侧长度为(36. 5±3. 1)mm,腹侧长度为(36. 3±2. 9)mm。比较手术前后阴茎腹侧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术后无阴茎腹侧血肿、下弯复发等现象,二期手术出现1例尿道瘘,无尿道狭窄、伤口裂开、尿道憩室等发生。 结论:应用自体游离腹股沟真皮片移植技术可以充分矫正尿道下裂阴茎海绵体不对称所致的阴茎下弯,并可延长阴茎长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在学龄前期(3~6岁)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原发性尿道下裂,均由同一名术者手术。根据术中阴茎脱套后阴茎下弯程度分成两组。阴茎下弯≤30°为Ⅰ组,28例,手术时中位年龄3.2(1.1~5.4)岁;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阴茎下弯>30°为Ⅱ组,27例,手术时中位年龄2.8(1.5~4.7)岁;行分期包皮瓣术。两组手术时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对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儿术后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排尿异常表现包括排尿喷洒、排尿滴沥、尿线偏斜、尿线细小4种。根据小儿阴茎感知评分量表评估阴茎外观满意度,包括尿道外口位置及外形、阴茎头外形、包皮外形、总体外观4项内容,每项均按受试者主观满意度打分:非常满意3分,满意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0分。调查时患儿均为术后>1年,均无需再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皮肤瘘、阴茎头裂开、尿道狭窄、尿道憩室、阴茎下弯残余等。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例中排尿异常者共21例(38%),Ⅰ组7例(25%),Ⅱ组14例(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具体表现为排尿喷洒5例(Ⅰ组2例,Ⅱ组3例),排尿滴沥7例(均为Ⅱ组),尿线偏斜10例(Ⅰ组4例,Ⅱ组6例),尿线细小6例(Ⅰ组3例,Ⅱ组3例)。55例的阴茎外观满意度中各项均满意(得分≥2分),Ⅰ组和Ⅱ组的总分分别为(10.3±2.2)分和(9.0±2.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Ⅰ组和Ⅱ组的尿道口外形评分分别为(2.6±0.7)分和(2.3±0.8)分,阴茎头外形评分分别为(2.6±0.5)分和(2.3±0.8)分,包皮外形评分分别为(2.5±0.7)分和(2.3±0.8)分,总体外观评分分别为(2.6±0.6)分和(2.2±0.8)分。 结论: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在学龄前期随访中,家长对阴茎外观的满意度较高,但是患儿排尿异常表现较普遍。相对于TIP术后患儿,采用包皮瓣分期治疗者的排尿异常表现更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阴茎头宽度和尿道板宽度对尿道下裂TIP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治疗组收治的接受TIP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将患儿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尿道口位置、尿道板宽度、阴茎头宽度、尿道缺损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尿道瘘、尿道狭窄、龟头裂开等),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IP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尿道下裂患儿275例,平均年龄3.7岁(1.0~16.0岁);阴茎头宽度≥13 mm者240例,<13 mm者35例;尿道板宽度<8 mm者224例,≥8 mm者51例。27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其中17例(17/275,6.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尿道瘘12例、尿道狭窄2例、龟头裂开4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尿道板宽度≥8 mm组与尿道板宽度<8 mm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3.9%)比(15/24,6.7%), P=0.448]。阴茎头宽度≥13 mm组较阴茎头宽度<13 mm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9/240)比(8/35,22.9%), 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包括尿道外口位置、阴茎头宽度、尿道缺损长度以及手术时间(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P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阴茎头宽度( OR=0.624,95% CI:0.423~0.920, P=0.017),尿道板宽度与TIP手术后并发症无关( P>0.05) 。 结论:阴茎头宽度可影响尿道下裂TIP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阴茎头宽度<13 mm的尿道下裂,需要慎重考虑行TIP手术;临床可不必根据尿道板宽度来决定是否行TIP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的40例小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每3个月患者在门诊复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 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和勃起硬度评分(EHS)等指标,观察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和射精异常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8例一次性扩裂成功,2例首次扩裂效果不理想立即行二次扩裂后达到满意效果。扩裂部位均位沿12点方向前列腺包膜裂开,扩裂充分深达脂肪层。术毕按压膀胱辅助排尿尿线较术前明显增粗,且射程变远。其手术时间为(20.34±5.6) min,术中出血量(15.5±6.4) 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6±2.4)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5 d,术后住院时间(5.5±1.5)d。术后患者的IPSS、QOL评分、Q max、PVR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存在性生活的35例患者术前、术后的IIEF-5 、EH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有2例出现短暂性逆行射精。术后患者发生短暂性尿失禁6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0例,术后出血2例,排尿困难2例,尿路感染4例,经短期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 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BPH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要求保留性功能的患者,术后尿道瘢痕狭窄和膀胱颈挛缩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尿道冲洗降低闭合性球部尿道损伤患者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冲洗降低闭合性球部尿道损伤患者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5例男性闭合性球部尿道损伤合并留置尿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软膀胱镜下导丝法留置导尿及尿道外口护理30例(常规组),行软膀胱镜下导丝法留置尿管及尿道药物冲洗35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拔除尿管后1和6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拔除尿管后6个月扩尿道次数、最大尿流率,留置尿管期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期间,改良组尿道外口分泌物量少而稀薄,常规组尿道外口分泌物量多而黏稠。两组拔除尿管后1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和留置尿管期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拔除尿管后6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和扩尿道次数明显小于常规组[5.7%(2/35)比26.7%(8/30)和(7.1±1.0)次比(11.4±1.8)次],拔除尿管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明显大于常规组[(19.8 ± 2.9)ml/s比(16.3±2.3)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结论:改良尿道冲洗取材方便,制作容易,有利于尿道分泌物的排出,减轻尿道炎性反应,减少尿道瘢痕形成,降低球部尿道狭窄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BPH患者快速康复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尿道100 W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研究组(40例)采用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式为改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三叶十七步法);比较两组的前列腺剜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h血清钠下降程度、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最大尿流率(Q 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观察学习曲线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前列腺剜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Q max、PVR、IPS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损伤及TUR综合征患者,无输血患者,无术后尿道外口狭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学习曲线方面,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学习曲线较短。 结论: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高、风险较小、疗效良好、术后康复快,且学习曲线较短,表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女性尿道下裂的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女性尿道下裂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女性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1.0±16.6)岁(7~67岁)。其中3例既往有骨盆骨折外伤史,3例有产伤史,余6例无外伤及手术史。12例中先天性尿道下裂6例,获得性尿道下裂6例。临床表现为尿失禁6例,排尿费力6例。查体:外阴部正常尿道外口位置未见尿道口,尿道口下移至阴道前壁的不同部位。所有患者均采用尿道延长术。对于先天性尿道下裂,术中采用尿道板裁剪卷管以延长尿道。对于获得性尿道下裂,采用阴唇带蒂皮瓣卷管扩大狭窄段尿道并予延长。游离大阴唇皮下脂肪垫并转移到新构建的尿道外侧,以防止尿道阴道瘘的发生并提高尿道压力。5例存在明显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行膀胱颈部重建。解剖性修复成功定义为外观上可在阴蒂下方见到正常外形的尿道外口;功能性修复成功定义为患者术后无中、重度尿失禁出现;术后12个月随访,最大尿流率>15 ml/s。分析患者手术效果。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57.3±32.5)个月(18~96个月)。12例术后均能自发排尿;术前有尿失禁症状的6例中,术后4例尿失禁症状消失,2例明显改善;6例排尿费力者中术后4例排尿通畅,2例术后仍有排尿费力,后通过扩张尿道减轻症状。本组手术解剖性修复成功率为100.0%(12/12),功能性修复成功率为83.3%(10/12)。结论:尿道延长术是治疗女性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带蒂脂肪垫有助于增加尿道压力和防止瘘的发生;对于女性尿道下裂合并严重尿失禁患者,膀胱颈部重建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黏膜预构尿道在成人复杂型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预构尿道修复成人复杂型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就诊的复杂型尿道下裂成年患者,均进行二期手术修复。一期口腔黏膜预构尿道,采取口腔黏膜长5.0~6.0 cm,宽1.0~1.2 cm;二期行尿道吻接,并应用阴囊皮瓣覆盖创面。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随访患者术后阴茎外观及排尿情况。结果:共纳入114例患者,年龄18~63岁,平均28岁;既往曾行修复手术1次者22例,2次者69例,3次者23例;距前次手术时间6~60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36例伴有尿瘘,52例伴有尿道外口狭窄,58例伴有阴茎瘢痕。46例阴茎创面应用阴囊中隔皮瓣修复,68例应用阴囊筋膜皮瓣修复,皮瓣大小1.2 cm×3.0 cm~3.0 cm×5.5 cm。术后6例并发尿外渗,经换药、理疗及局部清洁,2~4周自行愈合;2例出现阴囊皮瓣远端血运障碍,形成尿瘘,半年后再次手术修复;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94例患者获得6~84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所有患者阴茎无弯曲,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及尿瘘,阴茎外形良好。18例患者来院复诊,行尿道超声及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显示再造尿道光滑,移植黏膜伸展性良好,尿道内无残余尿液。结论:采用口腔黏膜预构尿道,二期修复成人复杂型尿道下裂,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急诊治疗行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会师组)33例,膀胱造瘘(造瘘组)27例。会师组和造瘘组的年龄分别为(42.2±13.8)岁和(44.1±15.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5)。会师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20例(60.6%),高处坠落伤11例(33.3%),挤压伤2例(6.1%);造瘘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15例(55.6%),高处坠落伤12例(44.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36)。两组均于B超引导下行膀胱造瘘。膀胱造瘘后,会师组顺行置入膀胱软镜,经膀胱颈口至后尿道断裂处近端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由尿道外口逆行进镜寻找输尿管支架管,用异物钳夹持并拉出尿道外口。沿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斑马导丝,沿斑马导丝置入F16硅胶尿管。比较两组术后尿道狭窄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后尿道吻合成形术的复杂程度。后尿道吻合成形术中仅行单纯吻合切除的定义为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需采用阴茎海绵体纵隔劈开、耻骨部分切除等辅助技术的定义为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 结果:会师组手术时间为(24.5±7.0)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尿道出血4例(12.1%),泌尿系感染发热2例(6.1%),对症处理保守治疗后均好转。会师组术后发生尿道狭窄28例(84.8%),狭窄段长度(3.10±1.20)cm;造瘘组术后发生尿道狭窄27例(100.0%),狭窄段长度(3.83±1.18)cm,两组的尿道狭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会师组接受后尿道吻合成形术24例(85.7%),其中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8例(33.3%),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16例(66.7%);内镜下切开和扩张各2例(7.1%)。造瘘组接受后尿道吻合成形术25例(92.6%),其中简单后尿道吻合成形术6例(24.0%),复杂后尿道吻合成形术19例(76.0%);内镜下切开2例(7.4%)。两组的后尿道吻合成形术复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38)。 结论:采用膀胱软镜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安全、可行,术后尿道狭窄需行后尿道成形手术,膀胱软镜下尿道会师术较单纯膀胱造瘘能够缩短尿道狭窄长度,有降低后尿道吻合成形术难度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外口和舟状窝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外口和舟状窝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例尿道外口和舟状窝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58.4±10.4)岁。5例既往有经尿道腔镜手术史,2例为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2例无明确诱因。9例术前通过逆行尿道造影检查诊断为尿道外口至舟状窝狭窄。术前最大尿流率(3.2±0.7)ml/s。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外口采用眼科剥刀于6点位置切开狭窄部分,切开尿道海绵体瘢痕全层,切开长度至尿道腔内正常尿道黏膜处。向尿道口两侧4~8点的位置扩大切除瘢痕,形成1个扇形创面。扩大的尿道管腔可以顺利通过F24尿道探子。测量剖开的狭窄段长度和宽度,取口腔黏膜裁剪为相适应的形状。术中测量尿道狭窄段长度为(1.6±0.5)cm。用5-0可吸收线一端穿过口腔黏膜瓣尖端和尿道扇形创面顶点外的正常尿道黏膜,然后从阴茎腹侧皮肤穿出;另一端缝线穿过扇形创面顶点从阴茎腹侧皮肤穿出。收紧缝线将口腔黏膜带入尿道腔内覆盖在创面上,于阴茎皮肤外侧打结固定。若狭窄长度较长,可以采用此方法将扇形创面"V"形顶点缝合3针固定口腔黏膜。直视下缝合固定其余部分口腔黏膜与尿道创缘。术后1、3个月复查,记录阴茎头外观、有无狭窄复发、最大尿流率和患者自觉排尿症状。手术成功的定义为患者自觉排尿通畅,对阴茎头外观满意,尿道外口呈裂隙状。结果:本组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复查最大尿流率为(21.5±3.7)ml/s。9例手术均成功,1例拔除尿管1个月后出现排尿呈喷洒状,查体发现尿道吻合处出现隆起分隔,予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余8例未见明显并发症,阴茎头外观满意,排尿通畅。结论:经尿道口腔黏膜修复尿道外口和舟状窝狭窄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在解决排尿问题的同时兼顾阴茎头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