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日本法医鉴定人员素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日本近代法医学教育事业迅速崛起源于不断吸收外域法医学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最终形成基础教育与专业培训层级分明、课堂教学与案例研讨相辅相成的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国内培训与国际交流协作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日本法医行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据此,本文以日本法医学专业发展史为切入点,研究其如何在近代逐渐形成法医学教育事业发展雏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现代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炼其中的优秀经验予以本地化改造,如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作用、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效能以及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以供我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所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医院员工培训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是提升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建立员工培训大学,搭建一体化培训管理平台,探索对全体员工分层分类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以医院发展目标及服务宗旨为导向,设置专业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各专业按照员工层级设置课程内容和学分要求,并根据需求和培训效果动态调整课程设置。该培训模式保证了院内培训的有效落实,员工学分合格率由2012年的29.31%提升至2020年的85.37%;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及实用性;拓宽了培训资源,打破了培训的时空限制,消除了工学矛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科护士专业自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 ± 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 OR=1.137,95% 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 OR=2.763,95% 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 OR=0.498,95% CI= 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 OR= 0.548,95% 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 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修复住培学员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分层教学在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提高临床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起至2023年5月期间在口腔修复科完成规培且出科的297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层组培训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纳入研究对象141人;对照组培训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纳入研究对象156人。分层组依据学员专业、规培阶段及身份类别分为3个层级,采用分层式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方式。对照组则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学员的病史采集、口腔检查、病例分析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和病例汇报评分。利用SPSSAU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 结果:分层组学员出科考核成绩有所提高,第一层级学员的病例分析成绩(85.72±4.14)高于对照组(83.00±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3);第二层级分层组学员的病史采集成绩(88.20±7.14)高于对照组(85.38±5.63);分层组住院医师病例汇报评为优秀的人数占比(第一层级:54.02%;第二层级:52.63%;第三层级:75.00%)均高于对照组(第一层级:42.65%;第二层级:45.33%;第三层级:46.15%)。 结论:在口腔修复科住培中实行分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员的病例分析、病史采集及病例汇报能力,对于口腔修复专业学员技能操作水平的提升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层儿科医师专业能力层级式提升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基层儿科医师常规的专科培训(以公共科目理论学习为主)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基层儿科医生的需求。为带动基层儿童医疗事业发展,促进区域儿科医务人员素养、医疗、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方案的构建及评价、质量控制等方面自行设计和构建“儿科医师专业能力层级式提升培训模式”;并在咸阳市儿童医院分别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儿科专业基础专项培训”和为期9个月的“儿科专业能力提高培训”。在“基础专项培训”中,88名学员经培训后进行综合考评,其中53名学员均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在“能力提高培训”中,实际参评的29名学员中有26名学员均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学员反馈其有效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展了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研究思路,为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研明确护士培训具体需求,以空间距离或专科相关性划分层级,借助移动信息技术考核方式开展由上而下的培训过程。结果:构建了完整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培训后,全院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9.7%,技能操作合格率为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了4.8%,护理质控得分平均提高了2.7%,患者满意度提高了3.2%。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切实可行,对提升护士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易于实施和操作,具有可推广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在急重症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在急重症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市某三甲医院急重症科培训的3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考核方式,观察组采用基于OSCE理念的护理实践培训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得分、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各层级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各层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培训各维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OSCE模式可以提高急重症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急重症护士的培训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年中国省、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我国省、市、县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不同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培训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按照中国地理单元划分,于2023年9-10月采取分层随机抽取北京市、湖南省、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吉林省和四川省7个省(直辖市)的7个省级、7个市级、14个县区级疾控机构,对2 520名疾控人员进行基本信息、培训内容、时长、频率等需求情况调查.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以x2检验比较不同层级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对象选择培训理想频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290份,来自省、市和县区级疾控人员分别为671、607和1012人.不同层级的人员均比较关注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县区级更偏好实践技能训练(x2=7.917,P=0.019)和应急模拟演练教学方法(x2=6.255,P=0.044).省级和市级人员更需要数据分析软件(58.9%和59.6%)、科研项目设计(54.2%和43.0%)和论文撰写(34.4%和35.3%)培训,县区级人员更需要信息系统使用(41.4%)和计算机技能(39.1%)培训.选择理想的培训频次影响因素(P<0.05)为性别、学历、资格证书类型和岗位,女性比男性选择高频次培训(≥4次)的可能性低(OR=0.745,P=0.001);与大专及以下学历者比较,本科(OR=2.093)和硕士(OR=2.519)及以上学历者选择高频次的可能性增加(P<0.001);与具有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证人员比较,其他类型人员选择高频次的可能性增加(OR=1.488,P<0.001).结论 不同层级人员均有参加培训的强烈意愿,需增加培训机会以满足需求.不同层级人员对培训内容、时长等需求存在差异,应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探索并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妇幼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妇幼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6 月—2022 年 5 月妇幼医院急诊护士 68 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 名)和研究组(34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研究组采用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结束时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 研究组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有助于提升妇幼医院急诊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某儿童专科医院西部班进修人员培训效果的探索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索性分析某儿童专科医院西部班进修人员的培训效果,总结经验与不足,为更高质量推动进修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与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从2002-2021年参加过西部班的436名进修学员中218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称、学历、行政任职、医教研、项目评价等情况.采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数据统计处理,对职称、学历、科室行政任职情况运用配对秩和检验或配对卡方检验分析,对性别、类别、医教研、医院行政任职、项目评价等分类资料运用频数(频率)进行描述.结果 参加西部班前与目前的职称水平(Z=11.769,P<0.001)、学历水平(Z=7.488,P<0.001)、科室行政任职水平(x2=62.694,P<0.001)有差异,且目前层级较高.医院行政任职中6人担任医院副院长,医教研水平较高,对项目的评价较高,各条目满意度均超过了93%.结论 西部班进修培训模式较为科学,有助于进修人员职称、学历水平及管理、医教研能力的提升,较好的满足学习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