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患龋情况及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项目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患龋情况及牙齿治疗内容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4至11月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项目,全身麻醉下进行牙齿治疗的103例ASD患者作为ASD组,病例来源于我国13家口腔专科医院,依据年龄、性别,应用分层倾向评分配比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相同13家口腔专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97名无全身疾病的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龋失补牙数(decay missing filling tooth,DMFT/dmft,DMFT表示恒牙,dmft表示乳牙)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SD组与对照组儿童人均DMFT/dmft[ M( Q25, Q75)]分别为0(0,3)/11(8,14)和0(0,3)/9(7,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全身麻醉下人均牙齿治疗数量ASD组[13(11,15)颗]显著高于对照组[12(9,14)颗]( P<0.01);ASD组儿童人均牙髓治疗数量[3(2,6)颗]显著高于对照组[2(1,4)颗]( P<0.05)。 结论: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ASD与对照组儿童相比,DMFT/dm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SD组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数量相对更多,龋坏程度相对较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级40名儿科住院医师分成传统教学组、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每组20人。对其进行执医技能培训,并对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两组学员掌握单项技能的时间、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问卷星调查师生对示教与反示教系统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21.75±3.24)min vs.(48.65±2.91)min]、住院医师单项技能掌握时间[(20.46±3.57)min vs. (30.24±4.73)min]均短于传统教学组( P<0.05)。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成绩[(92.96±5.21)vs.(84.13±3.28)]及综合能力评分[(91.23±5.06)vs.(85.23±5.72)]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调查问卷显示住院医师对示教与反示教教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认为其具有便于全维度观看、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好等优势。 结论: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能弥补在儿童专科医院少见的成人临床操作学习机会,迅速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防控管理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PICU精准防控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22年3月1日至5月10日PICU精准化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策略及管理经验。结果: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标准,我院PICU针对重症医学科的专科特点,联合院感科、医务科共同构建本次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暴发阶段的精准化病房管理策略。从危重患儿收治流程、PICU病房区域划分及院感防护、患儿家属的接待管理制度和PICU工作人员"气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制定精准防控管理策略,并在疫情期间运行3个月内无患儿或医护人员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期间共收治140例危重患儿,其中院内普通病房转入87例,急诊(非发热)收治48例(3例转运团队转入),发热门诊4例,管控病房1例。其中4例危重患儿入PICU时无急诊核酸检测报告。140例危重患儿中接受机械通气54例,血液净化18例,肝移植术后监护2例;合并基础疾病共78例(55.7%)。结论:上海地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PICU制定的危重儿童收治及病房管理流程,在确保新冠肺炎院感防控零感染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危重症患儿的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年龄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年龄,并探讨其与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416例,按发病年龄的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组(Q1~Q4),并对各组的性别、便秘症状持续时间及父母便秘情况等进行相关研究。结果:416例患儿发病年龄为(1.58±1.64)岁,Q1组发病年龄为(0.27±0.19)岁,Q2组发病年龄为(0.82±0.17)岁,Q3组年龄为(1.64±0.32)岁,Q4组发病年龄为(3.91±1.83)岁。416例患儿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为(1.50±1.62)年;Q1组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为(2.20±1.95)年;Q2组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为(1.33±1.48)年;Q3组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为(1.11±1.05)年;Q4组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为(1.35±1.66)年;Q1组便秘症状持续时间最长,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644, P<0.05)。416例患儿中男190例(45.7%),女226例(54.3%);Q1组中男54例(50.9%),女52例(49.1%);Q2组中男47例(39.8%),女71例(60.2%);Q3组中男39例(40.6%),女57例(59.4%);Q4组中男53例(55.2%),女43例(44.8%);性别分布上4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210, P>0.05)。416例FC患儿中,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便秘症状者196例(47.1%),其中Q1组61例,占Q1组总人数的57.5%,Q2组66例,占Q2组总人数的55.9%,Q3组34例,占Q3组总人数的35.4%,Q4组35例,占Q4组总人数的36.5%,发病年龄较小的2组患儿(Q1~Q2)与发病年龄较大的2组患儿(Q3~Q4)其父母的便秘情况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96, P<0.05)。 结论: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年龄较小,且越早发病越不容易早期接受正规的指导治疗;性别与患儿的发病年龄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越小的患儿,遗传因素对其意义越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5—2019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 926例0~17.5岁居住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AD患儿,记录一般情况、AD疾病严重程度及皮损分布情况、AD的临床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AD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AD疾病转归及治疗现况。采用SAS 9.4、SPSS19.0和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对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AD患者,男∶女比例为 1.4∶1;有79.0%(1 522/1 926)、86.1%(1 658/1 926)、91.3%(1 758/1 926)和97.3%(1 907/1 926)在6月龄、1岁、2岁和5岁起病;轻度占13.2%(255/1 926)(SCORAD评分0~24)、中度50.1%(965/1 926)(SCORAD评分25~50)和重度36.7%(706/1 926)(SCORAD评分>50),重度患儿年龄小于轻度和中度患儿;面部、头部、躯干和下肢为中重度AD常见起病部位,手、足、耳部为重度AD好发部位;温度变化、热水因素、精神情绪和春冬季是诱发AD加重的常见因素;有35.2%(678/1 926)处于症状加重状态,61.8%(1 191/1 926)处于症状持续存在状态;洗澡越频繁,AD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越轻( χ2=29.791, P<0.001);有28.0%(520/1 856)的AD患儿从没有润肤习惯,与AD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χ2=15.908, P<0.05);中、重度AD患儿联合用药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度AD患儿。综上,2015—2019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专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多在5岁内发病,疾病严重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佳,传统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识别儿童AD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有助于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感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感知与需求,为完善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11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自拟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认同度高;信息获取便捷、及时、安全的需求;诊疗服务专业可靠、有亲和力的需求;收费合理透明的需求。结论:以儿童专科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儿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服务,符合广大家长的就诊需求,具有良好前景。同时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应更多关注用户的便捷性、专业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重PCR技术和呼吸道病原体微流体芯片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多重PCR技术(RespiFinder?SMART 22检测试剂盒)和呼吸道病原体微流体芯片技术(TaqMan array cards, TAC)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8月份至2019年8月份采集的成都市儿童专科医院275例有ARI症状的患儿咽拭子样本中随机选择120份样本,分别使用RespiFinder?SMART 22和TAC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120份儿童ARI标本经RespiFinder?SMART 22和TA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33%和93.33%,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6.67%和35%。在120份样本中,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88.33%,其中阳性一致性106例,阴性一致性7例。结果不一致的有7例。结论:多重PCR技术和TAC技术在此次实验检测中检出阳性样本一致性较高,两者对于呼吸道病毒检测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96例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院际转运在危重症儿童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系统建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疾病转运中心通过院际转运收治PICU的296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96例院际转运危重症患儿主要来自深圳地区及深圳周边地区共74家医院,辐射半径2.5~365 km,其中164例(55.4%)转运半径为50~200 km,117例(39.5%)转运半径为50 km以内,15例(5.1%)转运半径>200 km。转运患儿中男186例(62.8%),女110例(37.2%)。年龄范围1月龄~16岁(中位数1岁10个月)。所有转运危重症患儿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152例(51.4%),转运途中发生不良事件4例(1.4%)。需紧急处理的:需吸痰18例(6.1%),球囊通气1例(0.3%),镇静药止痉4例(1.4%),无一例患儿在转运途中死亡。转运病种呈多样化,其中意外伤害103例(34.8%),呼吸系统疾病60例(20.3%),神经系统疾病52例(17.6%),心血管系统疾病24例(8.1%),感染致多脏器功能障碍20例(6.8%),消化系统疾病(含外科疾病)15例(5.1%),传染性疾病11例(3.7%),血液系统疾病5例(1.7%),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各3例(1.0%)。296例危重症患儿均经过我院急诊科绿色通道收入PICU住院治疗,住院后经手术治疗39例(13.2%),主要为颅脑手术29例(9.8%),2例(0.7%)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住院天数1~246 d(中位数12 d),243例(82.1%)治愈或好转出院,27例(9.1%)放弃治疗或转院,26例(8.8%)死亡。结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系统在三甲医院尤其是儿科专科三甲医院的建立,有助于解决周边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疗设备不齐全和医疗水平受限的问题,有利于更迅速、更积极有效地救治危重症患儿,而持续推广和优化院际转运系统对实现三级诊疗阶梯建设、保障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极其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八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现况,为进一步规范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7月8日至28日通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神经学组和儿童药物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 073家医院1 850名儿科医生,针对8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进行电子问卷调研,病种包括细菌性脑膜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幼年型皮肌炎和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并与现行指南或共识进行比较以判断应用是否规范,规范性评价相关因素分析以医院等级、医生从业时间及有无小儿神经专科为自变量,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收集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073家医院1 834名(99.1%)儿科医师的有效问卷。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率依次为幼年型皮肌炎5.8%(51/879)、重症肌无力13.7%(153/1 115)、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18.2%(142/781)、细菌性脑膜炎18.5%(310/1 680)、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23.0%(248/1 079)、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或多发性硬化33.4%(322/964)、吉兰-巴雷综合征43.5%(477/1 096),其中以使用疗程不规范最为常见,规范率36.8%(12.5%~62.2%)。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所在医院有儿童神经专科的医生在细菌性脑膜炎( OR=1.83,95% CI 1.39~2.43, P<0.01)、吉兰-巴雷综合征( OR=1.97,95% CI 1.50~2.59, P<0.01)、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 OR=1.85,95% CI 1.38~2.48, P<0.01)、幼年皮肌炎( OR=2.08,95% CI 1.03~4.19, P=0.040)、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OR=0.302,95% CI 0.20~0.46, P<0.01)的诊治中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率较所在医院无儿科神经专业的医师更高。 结论:儿科医生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应用总体规范率不足一半,所在医院有儿童神经专科的医生在多种疾病中的糖皮质激素应用更为规范,需进一步加强指南或共识学习及儿童神经专科医师相关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儿科急诊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儿科急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28家医院中6家无行政上独立的儿科急诊或者无独立的儿科急诊区域。22家医院中,除了1家二级医院缺少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其余医院儿科急诊专科医生数平均9.7名。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占在岗医生数的比例平均为70.0%。22家医院中,18家(81.8%)儿科急诊是24 h开放的,14家(63.6%)具有独立的预检分诊,8家(36.4%)儿童急救室与成人合用。22家医院中,20家医院填写了儿科年急诊总量,儿科年急诊总量在2 791~467 428例次,平均为93 966.65例次。结论: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儿科急诊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培训不达标、设备配备不齐全、关键急救技术缺失等问题,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仍需要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