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互联网+护理服务"医保在家支付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1年12月,宁波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进中,为切实解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支付困难,将患者需求大、发生频次高的经外周静脉置入的导管维护、导尿管护理和鼻胃管护理3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并可在家支付(以下简称"医保家付")。作者介绍了"医保家付"的相关概念和服务流程,总结了"医保家付"实施以来的效果、问题及进一步改进措施。3项纳入"医保家付"的居家护理项目2022年服务量为7953单,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05.29%,且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医保家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为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保支付及服务收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社区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2—6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9名失能老人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将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和10个子主题,即配偶压力感知动态多变(压力随失能老人的状态同步变化、压力呈"U"形变化、压力递增式变化)、配偶在长期照顾失能老人中的挑战(意见观点难以统一、内心情感不被理解、自身养老难以保障、多种角色共存)、配偶的积极应对体验和策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尊重失能老人的主观意愿、提高二元应对能力)。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特征的变化对承担照顾工作的配偶进行支持和指导,同时了解其在长期照顾中面临的多种挑战,借鉴配偶积极的应对经验,为构建居家养老友好型家庭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居家失能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就国内外"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居家失能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以及影响居家失能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居家失能老年人中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居家失能老人"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需求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编制居家失能老人"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测试版问卷。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251名青岛市居家失能老人进行测试并检验其问卷的信效度。结果:终版调查问卷共计27个条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295%,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折半信度系数为0.809,重测信度为0.859。结论:居家失能老人"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较好,可用于反映居家失能老人"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居家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居家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命质量、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广州市161名已经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居家失能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家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分为(41.17 ± 7.79)分,其中环境领域得分最高,其次是社会关系、心理、生理领域,分别为(11.38 ± 2.71)、(10.36 ± 3.16)、(9.86 ± 2.08)、(9.56 ± 1.8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近1年住院次数、主观幸福感、抑郁、焦虑是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不容乐观,居家护理机构的护士应针对影响因素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命质量,同时为优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6个社区老年人多维度照护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影响社区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北京市6个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现患疾病和照护需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从个人基本情况、身体健康状态、经济情况、心理和社交状态多个维度对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46例社区老年人,平均年龄(77.88±9.12)岁,在所有年龄段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老年人高发和共患疾病[60~69岁57.81%(74/128),70~79岁56.49%(87/154),80~89岁76.74%(165/215),90岁及以上83.67%(41/49)],其中7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高于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 χ2=47.209, P<0.001)。现患病种类超过2种、长期服用1种以上药物、偶尔出现便秘、感到孤独和认为护工不需要基本医学常识的老年人照护需求低( OR=0.172、0.006、0.088、0.112、0.005,均 P<0.05),而子女为独生子女、有疼痛史、愿意接受给护理员照护的费用在4 000元以上、半失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需要照护( OR=548.732、5.941、4.265、7.373,均 P<0.05)。 结论:北京市6个社区的60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受自身家庭结构、身体健康状态、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多个方面的影响,老年人需要并接受具备基本医学常识的多元化照护服务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家庭照顾者视角的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真实体验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在失能老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后,家庭照顾者在提供照护服务、接受居家护理机构管理过程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7—9月对广州市14名已经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受访者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的个人感受及建议,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家庭照顾者的收获、管理模式存在不足。结论: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有利于减轻家庭照顾者的经济负担及照顾负担,促进居家护理服务规范发展,但家庭照顾者的管理模式仍存在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农村居家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农村居家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失能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0年6月—10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陕西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地区共6个乡镇对211名失能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访谈,并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211名失能老年人中,对社会支持不满意49名(23.22%),一般满意110名(52.13%),满意52名(24.6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等级、慢性病数量、2019年是否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距离最近医疗机构用时、与家人的关系是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均 P<0.05)。其中女性、失能等级越低、2019年没有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是配偶、距离最近医疗机构时间越短的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水平越高( OR分别为2.07、71.52、30.75、19.22);与家人关系不好的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水平越低( OR=0.39)。 结论: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失能等级、慢性病数量、近年是否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距离最近医疗机构用时、与家人的关系是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估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5名居家失能老人、12名家庭照护者、6名社区为老服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内容。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指标进行完善和修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家庭照护的经济能力、家庭的照护人力、家庭的照护凝聚力、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12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咨询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647、0.635、0.620( P<0.01)。 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内容全面,可为完善现有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标准、实施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提供参考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全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温州地区接受政府养老服务补助的946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判别分析对老年人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41例(88.9%)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表示满意,3例(0.3%)老年人表示一般满意,102例(10.8%)老年人表示不满意;年龄、是否失能、是否接受低保救助、每月接受服务次数及是否接受医疗保健服务五个因素可以有效区别老年人不同的满意度,五个因素区别老年人不同照料满意度的总预测率为76.5%。结论:年龄、是否失能、是否接受低保救助、每月接受服务次数及是否接受医疗保健服务这五个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