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产后抑郁在父亲育儿胜任感和父亲母乳喂养支持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父亲产后抑郁在父亲育儿胜任感和父亲母乳喂养支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3—10月选取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37名4~8周婴儿的父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中文版父母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和产妇配偶版配偶母乳喂养支持量表(PBI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父亲产后抑郁与其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支持间的相关性,并采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37份,回收问卷337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18%(314/337)。314名婴儿父亲EPDS得分为3.00(2.00,6.00)分、C-PSOC得分为66.00(62.00,71.00)分、产妇配偶版PBIS得分为83.00(74.00,90.00)分。父亲育儿胜任感与父亲产后抑郁呈负相关( r=-0.435, P<0.01),与父亲母乳喂养支持呈正相关( r=0.480, P<0.01),父亲产后抑郁与父亲母乳喂养支持呈负相关( r=-0.423, 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父亲产后抑郁在育儿胜任感和母乳喂养支持间的中介效应为0.341,占总效应的39.51%。 结论:父亲产后抑郁是父亲育儿胜任感和父亲母乳喂养支持间的中介变量,医务工作者应制订针对父亲的围产期教育方案,提升父亲育儿胜任感,缓解其负面情绪,从而促进父亲母乳喂养支持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能老人突出品格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这一群体最突出的品格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的失能老人2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长处问卷(CVQ-96)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进行横断面调查和品格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28例失能老人品格优势为亲和力90例,品格优势为生命力137例,品格优势为意志力1例。失能老人最突出的品格优势为生命力,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使用智能产品、宗教信仰、与配偶的关系、社会交往、生活总体满意度、月收入和是否存在言语障碍的失能老人生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562、5.025、10.551、-2.098、4.047、96.006、11.094、20.952、-2.196; P<0.05);其中年龄>85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会使用智能产品、社会交往频率高、对生活总体满意度高对失能老人品格中的生命力优势有独立的影响( P<0.05)。 结论:针对上述可控的保护因素,在品格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可为相关部门完善失能老人健康政策和建立健全老年人群健康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造口治疗师实施肠造口患者性教育时的困境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造口治疗师对中青年肠造口患者实施性健康教育或指导时遇到的困境与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4—10月选取国际造口师学校接受培训的15名造口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造口治疗师的"消极行为"与"积极意愿"、实施中青年肠造口患者性教育现存的多重困境和实施中青年肠造口患者性教育的需求。结论:造口治疗师应积极关注中青年肠造口患者的性教育问题,克服影响中青年肠造口患者性教育缺失的多重障碍,并坚持在临床实践中推动中青年肠造口患者的性教育,以提升患者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及婚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弯曲菌龟亚种中国分离株的种群结构、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胎儿弯曲菌龟亚种( 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 testudinum, Cft)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对本实验室2010—2022年收集的15株胎儿弯曲菌龟亚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GenBank公布的全球 Cft基因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MLST-GrapeTree分析 Cft的群体遗传结构;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gSNP)构建 Cft的系统发育树,rhierBAPS确定其种群结构;CARD、ResFinder及VFDB注释 Cft的耐药及毒力基因; 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参考CLSI-M45空肠/大肠弯曲菌药敏标准进行结果解释。 结果:基于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分析,共纳入全球41株 Cft基因组信息,其中人类来源24株,动物来源13株,未知来源4株。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4株人类来源菌株中,20株感染对象为黄种人,1例为白种人(配偶是亚裔),其余未知,差异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13株动物来源菌株均分离自爬行动物,包括龟类6株、蛇类4株、蜥蜴类3株。MLST分型显示,中国分离株以ST46为主要序列型,美国则以ST15为主要序列型;Grapetree显示,中国分离株的遗传多态性高于美国分离株;通过cgSNP及BAPS重建的系统发育发现全球 Cft构成6个种群,中国分离株呈散在分布且与动物源菌株亲缘关系密切;美国分离株相对较集中(SC3),且以ST15克隆传播为主;毒力基因分析显示,与鞭毛、糖基化系统及黏附素相关的毒力基因在 Cft中携带率为100.00%,而与侵袭性相关的Ⅳ型分泌系统 virB4、 virB9、 virD4因子及 tetO外排泵基因均存在于新发现的ST74中;15株中国分离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 Cft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6.67%,对红霉素敏感性为100.00%。 结论:全球 Cft的群体结构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且感染人群多伴有基础免疫性疾病,其感染可能与食入或接触爬行类动物有关;本次研究发现的中国临床分离株主要流行型为ST46及新发现ST74型别,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市社区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2—6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9名失能老人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将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和10个子主题,即配偶压力感知动态多变(压力随失能老人的状态同步变化、压力呈"U"形变化、压力递增式变化)、配偶在长期照顾失能老人中的挑战(意见观点难以统一、内心情感不被理解、自身养老难以保障、多种角色共存)、配偶的积极应对体验和策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尊重失能老人的主观意愿、提高二元应对能力)。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特征的变化对承担照顾工作的配偶进行支持和指导,同时了解其在长期照顾中面临的多种挑战,借鉴配偶积极的应对经验,为构建居家养老友好型家庭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绵阳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四川省绵阳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人ADL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月—2021年12月选取四川省绵阳市3个县/区的17 259名社区老年人(≥6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7 259份,回收有效问卷16 482份,有效回收率为95.50%。结果:16 482名社区老年人中,20.59%(3 394/16 482)老年人ADL受损,其中ADL轻度受损2 557名(75.34%),ADL中度受损517名(15.23%),ADL重度受损320名(9.4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是社区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绵阳市社区老年人ADL受损率较高。社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文化程度较低、无配偶、有子女、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的老年人,尽早给予针对性干预,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配偶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配偶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配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身体应激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0.05),且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干预前均无显著差异( P>0.05),而常规组血压及心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 P<0.05)。 结论:对肾移植手术患者采用配偶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过度身体应激,对促进其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4例,以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配偶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身体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配偶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应激水平,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水平,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明确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模式HIV感染者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浦江县新确证的疑似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相关HIV感染者及其性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流动信息、HIV既往检测史、高危性行为史及性伴侣情况等信息。结合HIV分子传播网络监测进行传播关系分析,采集新确证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前的全血样本6~8 ml,分离出血浆。通过核酸提取、PCR扩增 pol基因,通过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 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浦江县共发现HIV感染者88例,其中异性性传播74例,有31例为非婚非商业性行为感染。初步个案调查发现,其中3例女性均与1例男性发生过无保护的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4例感染者中,有2例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对新确证感染者开展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共获得异性性传播序列65例,形成9个传播簇,最大传播簇中包含10例HIV感染者。HIV聚集性疫情共涉及HIV感染者1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均≥50岁,职业类型为农民或农村家庭妇女;追踪溯源到7例性伴,其中6例HIV阴性,1例未检测。18例调查对象的性社会网络关系中,夫妻关系6对,固定性伴关系8对,临时性伴关系3对。11例HIV感染者中,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9例,婚内传播2例。7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与病例2(56岁男性农民)的流行病学关联,3例有流调和分子传播簇结果证实,3例有分子传播簇和流调结果证实,另有1例流调结果证实。结论:本起HIV聚集性疫情的传播模式是以病例2为核心,通过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HIV,继而引起婚内和固定性伴间的传播。流调与分子传播网络相结合的溯源调查支持本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患者家庭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家庭韧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9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为96.4%(106/110)。 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中文版家庭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分别为(58.77±7.49)、(33.99±6.8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中文版家庭韧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呈正相关( r=0.485,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家庭韧性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宗教信仰、主要照顾者(配偶)和社会支持水平( 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家庭韧性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宗教信仰、主要照顾者(配偶)和社会支持水平是乳腺癌患者家庭韧性的影响因素,下一步应针对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